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根本上说,照相是使用光和操作光的艺术。没有光就没有照相,当然有光也不等于有照相,所以,虽然光与宇宙的起源一样久远,不知要比人类的起源早多少,但照相却只有短短的160多年历史,是人类进步到一定物质和文化水平条件下才能有的一种创造和发明。光在照相的中的作用一是造形,形成多姿多彩的视觉世界,二是使感光材料感光,形成潜影。应该说什么光都能用于照相,但实际上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自然光,一类是人造光。而在人造光源中,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照相,电子闪光灯都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一种光源,因此,了解闪光灯在照相中的使用是学习照相知识和掌握照相技能的基本要求之一。 1电子闪光灯 电子闪光灯只是闪光灯的一种,在电子闪光灯之前,使用过镁粉、闪光泡,这些闪光材料和灯具都是一次性的,闪光一次就全部耗费,不能重复使用,而且给使用现场或者带来烟雾或者带来爆破声,常常发生不安全事故。后来制造出了一种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的闪光灯,与使用一次就作废的相比好多了,称为万次闪光灯,可是需配备笨重的充电瓶,充电也挺麻烦。电子闪光灯轻巧耐用,真正开始了闪光照相的旺盛时代。虽然闪光技术并没有停止发展,在电子闪光灯之后,随自动相机的出现,先后配套发展了在全自动曝光模式和程序曝光模式下的自动闪光灯和在所有曝光模式下都能实现自动曝光的通过镜头测光的闪光灯,闪光摄影不但达到了自动检测距离,正确测光和曝光的要求,而且生出了诸如高速同步,预闪,造型光等,给摄影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多项选择功能,但作为对闪光照相的初步了解,电子闪光灯应是基础。  相似文献   

2.
闫宝光 《感光材料》2000,(4):49-53,55
  相似文献   

3.
4.
照相知识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九)影响正确曝光的因素 对于摄影者,尤其是刚入摄影门槛的人,他们拍照的目的不只是得到一张照片,而是每拍一次都要长点知识,学点技术,不会依靠现在到处都有的全自动相机,举起相机不动动脑筋就拍照。当他们拿起相机对准拍摄对象按下快门拍照之前,都会有一个问题我该曝多少光?,并且,必须以一组实在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对该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快门一经按下,曝光也就完成,是正确是不正确已经由不得你了,胶片显影加工结果会对你当初的曝光决定作出最终的检验和评判:正确,过度,不足,三者必居其一。 正确曝光是照相的第一步,是取得一张高质量照片的基础和关键。曝光正确的照片层次丰富,色彩自然;曝光过度,景物高光细部消失,浅颜色的色彩失去颜色,几乎成了一片亮白色,深沉有力的黑色会变成无力的深灰色,细微的层次和颜色差别都会损失;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相反,这时景物的低光细部消失,暗部影调层次和色彩变成一片没有区别的均匀黑块,而景物的高光白色部分则再现为灰色,如果是彩色片,色彩混浊,没有鲜艳饱和的颜色。 毫无疑问,每个摄影的人都期望得到一张与景物明暗相当,层次对应,能得到景物正确再现的拍摄原件--底片或透明正片。要办到这点,必须满足的要求就是正确曝光。但正确曝光说起来简单而做起来不简单。 人们或者要问,为什么要曝光或者说为什么要正确曝光?曝光多少才正确?要获得正确曝光要考虑什么客观条件,主观可有什么作为? 1 曝光多少是胶片的要求 曝光量要求是由胶片决定的。我们如果对胶片有了一些知识,就知道要在一定感光度的胶片上得到一定的显影密度,其曝光量是一定的。所以说照相曝光量是由所用胶片的感光度决定的,也就是说,选择了胶片也就选择了正确曝光所要求的曝光量。胶片感光度高,要求曝光量就小,胶片感光度低,要求曝光量就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八)照相机的选购 1996年的一个统计,全世界共约有相机6亿3千万台,其(1-2)%用于高层次专业目的,各型哈色勃莱德相机和尼康F4相机是代表机型;17%是半专业相机,以商业使用为主,也拥有相当的业余用户;63%是业余相机,多为小型相机,只想用它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2.
13.
当1935年彩色反转胶片柯达克罗姆问世之时,它鲜艳的色彩,准确的还原宣示了减色法多层彩色胶片主导彩色照相时代的到来.可其后,当好莱坞因为发行电影,需要多部拷贝片,必须从拍摄原件再复制拷贝,或经过中间工作片来复制拷贝时,不管是反转复制,还是负正复制拷贝,其色彩还原质量都大打折扣,严重失真.这种现象人们起初还莫明其妙,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染料存在有害吸收等性能缺陷所致,并由此创造性地发明了马斯克技术,应用后大大地改善了彩色摹演影像的色彩还原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说到画面,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绘画。但在照相这个题目下谈论画面时,毫无疑问都是指的一幅幅由照相方法制作得到的,可以单独存在,单独观看和欣赏的影像单位。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照相画面形式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单幅照片。绘画是画家用笔墨颜料凭借丰富的想像力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小到大,一点一点,逐渐地完成的,或反复修改,从开始动笔到收笔,通常都要多少天,多少月,甚至多少年时间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而照片则是摄影者利用胶卷和照相机,面对无限广阔的现实生活题材,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面到点,衡量取舍,确定画面组成,最后定点聚焦到一个局部的景物上,只要按动快门曝光,如果抛开显影加工那些后期工作不说,通常几十分之一秒,甚至几千分之一秒,一幅照相画面就算完成,因此也说照相是瞬间的艺术。手持相机在现场对准真人实景进行取舍,曝光在胶片上,再加工成照片或幻灯片,把视觉形象用画面形式一一照片再现或表现出来。虽然再经过扩印放大,剪裁加工能在拍摄基础上作少量的删改,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曝光所确定的照片画面。 就画面的这种形成过程和方式来说,绘画和照片是根本不同的。因此,照相者的艺术家身份,照片的艺术价值曾经受到过怀疑。因为相机的快门一响是能轻易拍下一幅画面的,似乎照相是轻而易举的。显然并不是每一幅照片都是艺术品,因此,对一些照相工作者,曾经有人戏称为“咔嚓干部”。照相者能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照片是不是艺术作品,怎样才能拍好一幅照片,好照片是否有什么讲究和评判标准,值得我们作些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问:酯类的单体香料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以及合成方法? 答:(续接上期P18)4、丁酸酯类 (1)丁酸乙酯,是无色液体,相对密度0.87,沸点110℃,具有菠萝、梨和香蕉样的香气,主要用于杏、桃、梨、香蕉、甜瓜等的水果型食品香精中,在酒用香精中也可使用。其合成方法:将乙醇与丁酸进行回流酯化反应,再经蒸馏后制得。  相似文献   

18.
以十二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KOH作催化剂,经酰胺化反应,合成N,N-双-(十二酰胺乙基)胺,采用水洗、丙酮-甲苯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工序,提纯1,3-二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二乙烯三胺)∶n(十二酸)=1∶2.2,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8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在该条件下,1,3二酰胺质量分数>98%。  相似文献   

19.
黄燎  杨新国  赵秋丽  卓立 《化学试剂》2008,30(2):139-140
以没食子酸甲酯为原料,与1-溴代十二烷醚化生成3,4,5-三-(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甲酯,然后采用原位生成的硼氢化锂还原成3,4,5-三-(十二烷氧基)苯甲醇,再用氯铬酸吡啶盐(PCC)氧化成3,4,5-三-(十二烷氧基)苯甲醛,最后与巴比妥酸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了标题化合物.该合成路线简单,原料价廉,操作简便,产率高,易于常量合成.  相似文献   

20.
4 数字影像 4.1 200万像素是世界主导,100万以上像素是销售主体 自1999年3月4日富士率先销售20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富士FinePix 2700'以来,3月25日尼康销售了"CoolPix 950",4月1日索尼销售"CyberShot DSC-F55K",4月8日奥林巴斯出售了"Camedia 2000 Zoom"[69]。自此,200万像素以上的高画质数字相机大战终于展开,200万像素成了世界主导。多年来,数字相机的制造商一直对数字相机的研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后推出的数字相机新产品就约达70余种(见表9)[10,12,20,41,70~73],其中20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约为26种,分别由大约13个厂家制造。这些厂家除柯达外,其余几乎全部是日本厂商。因此,日本不仅是研制数字相机厂家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数字相机世界销量第一的市场。在日本,富士和奥林巴斯领导着数字相机市场,两家数字相机之和约占日本市场的40%[74](最新资料为60%);而在日本以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则是以索尼占居首位,柯达占居第二位,其次是奥林巴斯。目前,数字相机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研制厂家呈逐年减少的倾向,像素级别日新月异。在1998年3~12月短短的9个月中,日本百万像素级的数字相机就由5%的市场占有率一跃而为70%(见表10)[75]。据悉,目前日本百万像素以上的数字相机已超过90%[38],其增长速度令人瞠目。 尽管1999年第二季度200万像素以上的数字相机已占全球数字相机销售总量的20%,第四季度有望提高到40%以上[12],但就价格而言,100万像素的产品容易实现低价格。在数字相机方面,富士最近的方针是停止85万像素相机的生产,完全转向100万以上像素的百万像素相机。1999年内销售130~150万像素的低价格产品,明年以后将销售每台3万日元的百万像素相机[76]。看来,100万以上像素的数字相机将是近期的销售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