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曲广淼  张微 《辽宁化工》2006,35(1):44-47
对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特性。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丙烯聚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的特性。其中,以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二酮类和二醇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在聚合时不用外给电子体,这将降低催化剂体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内给电子体的Z-N催化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和酯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相比,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和催化剂活性。采用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和酯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相比,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和高的等规度,在纺丝加工应用中,可获得更高的取向度。采用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具有相对较低的灰分和挥发份以及良好的聚合物形态,可满足挤出加工工艺长周期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综合介绍了目前丙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热点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之一--二醇酯类催化剂的研发进展情况, 讨论了以此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系列催化剂的性能, 对该类催化剂在不同聚丙烯工艺生产中的聚合物性能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重点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二元醇酯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对所得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发现化合物结构中较大取代基团的存在可使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及定向能力提高, 结构中取代基团的大小及其位置对所得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能有影响。该二醇酯类催化剂符合绿色与环保要求, 所生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酮类和二酯类为复配内给电子体制备了一种高效乙烯聚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了单个内给电子和复配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中给电子性能为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乙酰丙酮二异丁酯乙酰丙酮。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3种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乙烯进行了表征,与单个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相比,复配内给电子体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乙烯具有更高的聚合活性,更明显的"共单体效应"和更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具有不同旋光性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DISE)对映异构体并作为内给电子体用于丙烯聚合催化剂。本工作发现,只有使用D-薄荷醇制备的R,R构型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D-薄荷醇酯才能够通过结晶分离得到纯品,这也是进一步制备相应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的关键所在。本工作还研究了不同旋光性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作为内给电子体对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对映异构体分子构型不同,但其作为内给电子体的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别,并且都能够赋予催化剂很好的聚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系列β-二酮类化合物作内给电子体的新型TiCl4/MgCl2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丙烯聚合的影响.该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淤浆反应的最佳条件:聚合温度为40℃、n(Al)/n(Ti)为100.给电子体2,4-戊二酮结构中3-位上有取代基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都明显优于3-位上无取代基的催化剂:二酮类内给电子体中3-位上取代基的体积越大,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越高.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丙烯等规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中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是以二醚类为代表的新型外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复配技术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机理。并在综合考虑给电子体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内、外给电子体匹配的条件下,展望未来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将自制的内给电子体与芳香二酯内给电子体复配,制备丙烯聚合用新型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考察了内给电子体加入温度、用量、负载时间及复配比例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剂的表观形态及所制聚丙烯(PP)的性能。确定了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条件:内给电子体与MgCl_2的摩尔比为1∶15,内给电子体的加入温度为80℃,两种内给电子体负载时间均为30min,芳香二酯与磷酸酯的摩尔比为0.5∶0.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形态良好,所制PP很好地复制了催化剂的形态;PP的等规指数为97.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7.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聚丙烯(PP)树脂中灰分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PP树脂中灰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两方面综述了世界上各大公司开发的直接在反应器内制备高纯PP的技术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工业化前景。目前,各大公司生产高纯PP主要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包括多元羧酸酯类、琥珀酸酯类、醚类、二醇酯类以及含有可取代的亚苯基芳香族二酯类化合物,聚合工艺包括气相工艺、液相工艺以及超临界技术,且大多对助催化剂(即有机铝化合物)的用量进行了严格限定。  相似文献   

11.
钟卓  黄乐鹏  张恒 《硅酸盐通报》2021,40(8):2609-2621
为防治混凝土自约束作用导致的开裂现象,对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和自约束应力场开展了研究。通过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对不同强度、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内部温度和湿度进行测试。之后,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混凝土内部湿度、应变与内部湿度关系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内部湿度随着水泥水化作用和干燥作用的增强而降低。混凝土湿度扩散系数是表征其内部湿度的函数,随着与干燥面的间距增加,混凝土内部湿度扩散系数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与内部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存在导致了应变梯度的存在,进而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自约束应力。相同环境条件下,高强混凝土内部自约束应力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量管内低温气体、管壁温度分布及冰层图相,分析了波纹内翅片管管内传热热阻、管壁温度和冰层增长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内翅片管管内传热阻仅为光管的6.65%,由管壁至管内低温气体的热流量大大增加,因此,管外冰层增长速度在距入口250 mm和500 mm处分别约为光管的4.2倍和1.7倍。冰层热阻占整个耦合传热总热阻的比例更大,以至于管外冰层热阻的增加引起管壁和管内气体温度的降低。由于内翅片管管内低温气体沿轴向温升更大,使其冰层厚度沿轴向斜率远大于光管。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10年来磷铵喷浆造粒干燥机实现内分级、内破碎、内返料的一体化,即“三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三内”技术目前的状况和已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毕文思  王莉华 《当代化工》2016,(10):2489-2492
以化学制品、化学原料、石油化工等化工行业的7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通过沪市化工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其经济效益指标的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其经济效益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本文构建的以财务指标为主,能够量化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借鉴金属材料退火降低其内应力的热处理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制品置于干燥箱及水浴锅中进行后处理,利用自主研制的高分子材料透明制品内应力检测装置研究了不同后处理工艺参数对以镜片为代表的聚碳酸酯制品内应力影响,结果发现,在同一后处理时间、不同后处理温度且缓冷条件下,在热变形温度以下提高后处理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聚碳酸酯制品内应力并改善其内应力分布状态,而急冷条件下则会造成制品二次内应力集中;同一后处理温度、不同后处理时间且缓冷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后处理时间范围,而急冷的条件下延长后处理时间不利于制品内应力的改善。以上结果可为今后寻求有效降低高分子材料制品内应力的措施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剖析了企业传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企业最佳实践,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fundamental internal friction behavior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is studied. Two internal friction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internal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 thermoelastic mechanism,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amplitude, mainly leads to the internal friction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The other is a static hysteresis mechanism that internal friction depends on the amplitude but is independent of frequency. Moreover,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some abnormal internal friction phenomena can be observe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friction and dynamic modulus versus temperature i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materials. This special behavior may be a result of interfacial CTE effects,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effects of the individual response of the fibers, matrix and interface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internal friction analysis methods for densific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an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is discus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nal friction testing method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monitoring process and inspecting components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non-destructively.  相似文献   

18.
影响密炼机炼胶温度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炼胶温度是决定密炼机生产能力和炼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影响密炼机的炼胶温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机台对转子转速,冷却水温度等因素对炼胶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电池内压测试仪测量了不同正负极配比的镍氢电池在充电时的内压情况,研究正负极配比对电池内压的影响,从而通过电池内压的变化来评估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on MFCNTs and MFCNFs; however,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the internal metal used in MFCNF under heating has been limited.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an MFCNF was heated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internal meta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n-situ TEM observations. The internal metal used in the MFCNF did not melt. It was supposed that the non-melting was because of the high pressure of the internal metal resulting from a difference in the coefficients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graphite wall of the MFCNF and the internal metal. The pressure of the internal metal was calculated; it was approximately 12 GPa when the MFCNF was heated at 1500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