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原位聚合法制备PMMA/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将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插入膨胀石墨层间,经过原位聚合,制备出以石墨层片为纳米分散相的导电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渗滤阈值很低,质量分数只有0.7%;导电性能优异,当石墨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1%时,体积电阻率只有20Ω.Cm.与传统的高分子基导电复合材料相比,还具有力学性能好,易加工以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长生 《塑料加工》2007,42(5):12-15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经过插层处理的粘土加入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部分D4进入到粘土层间发生聚合反应,且有部分与粘土层间的羟基发生反应,使得由溶剂方法中单纯的物理作用插层驱动力向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双重驱动力转变。实验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PDMS补强硅橡胶具有理想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袁新强 《塑料》2013,42(1):61-64
以苯乙烯-丙烯腈(S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原料,采用原位本体聚合法制备SAN/PMM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玻璃化温度(θg)、热失重(TG)、邵氏硬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可见光透过率研究SAN/PMMA复合材料的性能。研发发现:SAN可提高PMMA的θg和热分解温度,20%~25%SAN与PMMA聚合可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强高韧SAN/PMMA透明复合材料。其中,硬度由88 HD提高到90 HD,冲击强度由0.99 kJ/m2提高到2.21~2.92 kJ/m2,弯曲强度由67.86 MPa提高到130.11~160.70 MPa,800~400 n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均大于80%。  相似文献   

4.
张莉莉  周磊  吴越  俞强  庄韦 《塑料工业》2013,41(5):68-72
主要研究载银凹凸棒土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原位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载银凹凸棒土/PMMA纳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银离子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显著提升;当载银凹凸棒土填充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达到8.49 kJ/m2,相对磨损量最低为0.52%;载银凹凸棒土填充量为2%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大,达到87.37 MPa。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石墨烯和甲基丙烯酸(MMA)通过超声共混后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PMMA/石墨烯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导电率分别采用拉力试验机和四探针金属/半导体电阻率测量仪器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PMMA中,加入石墨烯后,PMMA的拉伸应变弹性模量、最大拉伸应变得到了大大提高。而且,当石墨烯含量由0增加到1%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由1×10-14 S/cm提高到了8.89×10-2 S/cm,PMMA由原来的绝缘材料改性为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6.
徐惠  王伟  卢玉献  唐靖 《陕西化工》2012,(8):1314-1317
以有机改性凹凸棒粘土为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凹凸棒粘土(ATP)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粘土与PMMA的相容性良好,在PMMA中分散均匀。而其独特的一维纤维棒状结构也可以对PMM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强、增韧作用,当凹凸棒粘土的加入量在1.5%时,其综合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将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粒子经过超声分散和偶联剂处理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讨论了偶联剂种类、MMA与ATO质量比值、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对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叔丁基过氧硅烷(VTPS),最优工艺参数为m(MMA)∶m(ATO)=2,w(AIBN)=1.5%。往聚丙烯酸酯树脂加入该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所制得的涂料,其涂膜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光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酸性酚醛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结构为部分剥离、部分插层型,即一部分蒙脱土被剥离为单层,而另一部分为几个片层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9.
以经过表面胺基改性后的纳米SiO2为核心,通过重复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在其表面接上树枝型结构,合成了SiO2锚合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大分子。然后将不同代数的树枝化SiO2加入到十二内酰胺开环聚合反应中,以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PA12/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接枝率、加入量等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表面树枝状大分子的接枝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实际接枝率低于理论值。PA12/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较PA12的高,拉伸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蒙脱土( MMT)在聚氨酯(PUR)基体内呈不同分散状态的PUR/MMT复合材料.PUR预聚反应结束后加入MMT制备的PUR/MMT,MMT片层间距增大,基本以插层状态存在;利用异氰酸酯与MMT上的羟基官能团反应,使部分PUR分子链的硬段部分连接在MMT片层之上,可以使MMT片层在PUR基体内几乎...  相似文献   

11.
对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戴杜雁  张成长 《塑料工业》1994,(2):27-31,35
本文讨论了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研究了影响微胶囊粒径大小,分布和影响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乳化分散剂用量的增加,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增加,微胶囊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微胶囊壁材的聚合反应速率大,交联密度高,则孔隙率大,释放速率快;而壁膜厚度增大,则其释放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2.
原位聚合PLA/HA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原位聚合法和超声波辅助分散溶液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为30%的聚乳酸(PLA)/羟基磷灰石(HA)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对其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的存在对乳酸的聚合有一定的影响,使其摩尔质量降低、分布变宽。与共混法相比,原位聚合法改善了HA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在PLA与HA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结合界面,从而提高了PLA玻璃化温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西佛碱/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西佛碱(SD)刚性链/尼龙6(PA6)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D刚性链已在PA6基体中生成;DSC和TGA热分析结果表明,SD的加人,对PA6的结晶有诱导作用,但没有改变铸型尼龙的α晶型结构;SD(5%)/PA6的动态力学谱图上,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较PA6提高了9℃。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位聚合聚丙烯酸钠(PNaAA)改性交联聚乙烯,增加聚乙烯的极性。采用FTIR和DSC表征了原位聚合后交联聚乙烯的结构形态。讨论了PNaAA、DCP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NaAA用量的增加,体系拉伸强度略有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体积电阻率随PNaAA用量增加而变小;随着DCP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出现一个最大值后开始下降,体系断裂伸长率随DCP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从体系组成及分子结构方面分析了介电性能随PNaAA用量增加而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SiO_2/PMMA纳米复合胶体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在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230 nm亲水性SiO2微球表面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壳层,制备以SiO2粒子为核、PMMA为壳层的复合胶体微球。研究微球表面形貌、组成、粒径变化规律,探索聚合反应的成核过程和PMMA进料流量对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表面可形成稳定规整的PMMA壳层,SiO2/PMMA复合胶体微球球型度接近1.0,单分散性较好,多分散度指数(PDI)小于0.04。聚合反应受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体含量控制,随着PMMA进料流量增加,乳胶粒子成核过程由均相成核过渡为胶束成核,复合微球粒径加速增大,多分散性增强,其粒径可通过调节PMMA进料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树状分子PAMAM接枝改性纳米SiO2与尼龙6的原位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于建  郭朝霞 《塑料工业》2004,32(8):23-26
将树状分子PAMAM接枝改性的纳米Si02与尼龙6进行原位复合,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对树状分子改性无机纳米粒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PAMAM接枝改性纳米SiO2可以提高尼龙6的强度、刚性和非等温结晶能力,但材料的韧性在接枝PAMAM代数较高的情况下趋于降低,同时,基体的摩尔质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MC尼龙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my和Liu法进一步处理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纳米SiO2/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中,纳米SiO2对基体MC尼龙6的结晶有一定的成核作用,并提高了其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8.
吴越  周磊  张莉莉  俞强  庄韦 《中国塑料》2012,26(11):44-49
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滑石粉(Talc)改性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乳酸/滑石粉(PLA/Talc)复合材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热失重分析仪(TG)、偏光显微镜(PO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alc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PLA/含量3 %Talc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LA增加了102.56 %和47.83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Talc促进了PLA结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力学性能,复合材料降解速率比于纯PLA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9.
原位聚合法制备钼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洪  胡银霞 《塑料工业》2004,32(7):18-19,50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对钼酚醛树脂进行填充改性,制备了钼酚醛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纳米粒子填充改性对复合材料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O2质量分数为2%时,材料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和4.3kd/m^2;SiO2质量分数为4%时,材料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8MPa和30.3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