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梁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用一个具有分布质量、阻尼和刚度的动力学模型来表示附着于梁上的人体,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有限个人留驻在梁上(即人-梁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分析了人-简支梁联合体系的动力学特征,展现了人对简支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英国学者的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文所建立的人-梁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人-板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卫  谢伟平  刘隆 《工程力学》2013,(1):295-300
基于单自由度的人体模型,将分布人群简化成均匀连续分布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并考虑楼板的阻尼,建立了有阻尼的分布人群-薄板耦合系统模型。分析了薄板与人体的频率比及人板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四边简支的均质矩形薄板为例,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文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人与结构相互作用及结构的人致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算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种工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体系内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会放大桥桩、临近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而桥桩却会对侧穿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起到减弱作用;隧道与桥桩的存在均会增大彼此的截面剪力与弯矩,其中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隧道上下拱,桥桩的桩底与桩-土交界面.  相似文献   

4.
结构-设备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陈淮  孙增寿 《工程力学》2003,20(1):157-161,85
根据对6种不同类型的结构-设备组合模型体系在多维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具体分析了结构-设备组合体系的动力特性、结构与设备的抗震性能、对称结构体系与非对称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差别等问题,总结了结构-设备动力相互作用的一般特点。对结构-设备组合体系的抗震设计与进一步理论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ABAQUS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结构-土系统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动水平和竖向作用时在不同水深条件下水-结构、水-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土体和水体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地震动作用下水-土相互作用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远小于水-结构相互作用,且对水、土、结构响应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竖向地震动作用下水-结构相互作用对系...  相似文献   

6.
在已完成的土与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群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上部结构取为剪力墙,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土与建筑群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运用Davidenkov模拟土体动力非线性.通过调整建筑物数量和布置方式,设置土与3栋建筑、土与5栋建筑、土与7栋建筑三...  相似文献   

7.
邹立华  方雷庆 《振动与冲击》2010,29(11):100-104
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主动控制方程,分析了PSSI对结构控制的影响,以及土与结构各种主要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PSSI,结构地震响应有所加大,控制效果有所降低,最大控制力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土的剪切波速、桩的截面惯性矩以及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对结构的主动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强  王进廷  金峰  张楚汉 《工程力学》2011,(2):94-100,185
振动台试验中如何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是结构动力试验中的一个难题.该文采用实时耦联动力试验(RTDHT)方法,在试验系统的数值子结构中引入地基集总参数模型,将地基的数值模型计算与结构的物理模型试验实时耦联,从而实现了考虑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SSI)的结构振动台动力试验.利用该方法,对一个双层结构考虑结构-地基动力相互...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体有限元法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下网架的动力性能。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结合FORTRAN程序实现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精确施加、土体自重应力平衡及粘弹性边界条件下地震动输入,并通过算例验证有限元计算过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建立地基土-支承体系-网架屋盖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模型,分析SSDI对网架结构动力性能影响。研究表明,SSDI使网架结构自振周期较刚性地基下延长且地基土越软周期越长,网架结构自振频率随地基土变软更密集;SSDI使基础底面峰值加速度较自由场地表峰值加速度增大5%~30%,且地基土越软增大幅度越大;SSDI效应可增大网架结构节点加速度及节点水平相对位移,且使网架结构节点水平相对位移随地基土的变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的楼盖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对楼盖考虑和不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时的振动控制。每个静止的人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都作为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附加在楼盖控制模态上,得出了人-楼盖-MTMD系统耦合振动方程,通过对该方程的傅里叶变换和静力缩聚法,得到了以无量纲参数表示的楼盖加速度响应。运用遗传算法,以楼盖的加速度响应最小为条件对MTMD系统进行优化,得出了对应不同MTMD系统质量比和楼盖阻尼比的无量纲设计参数(频率比和阻尼比)。通过对不考虑和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减振控制效果进行对比,提出了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MTMD系统的设计建议。另外,对MTMD系统由于楼盖模态质量、自振频率以及MTMD阻尼的变化所导致的去谐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结了考虑去谐效应的MTMD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坝基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的子结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应用混合类型的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缩减复杂坝基系统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方程,以减少相应的计算时间,并提出了计入自由子结构高阶模态静力影响的修正方法,以提高模态综合精度。算例表明:这些方法对于求解复杂主从结构系统的特征值问题是很效的。  相似文献   

12.
空气间隔装药爆破动态应力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亮  位敏  钟冬望  蔡路军 《爆破》2009,26(4):17-21
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并结合混凝土损伤模型,对上部空气层间隔装药爆破作用下岩石动态应力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受自由面以及炮孔内加、卸载波两方面的影响,临空面单元随着位置的增加,破坏方式由压剪破坏逐渐转变为剪切拉伸破坏.比较反向起爆与正向起爆动态应力场发现,反向起爆时爆轰气体对岩石的静态作用强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克服孔底岩石所受的夹制力而不易产生根底.正向起爆时,大量爆轰气体自上部裂纹及孔口逸散,不利于爆炸能量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究群桩动力阻抗的基础,而桩桩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反映。将饱和土视为液同两相介质,利用薄层法得到了饱和土的竖向动力阻抗,进而得到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分析桩土力学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发现:桩间距、耦合系数、桩土模量比等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有较大的影响,液固耦合系数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存民 《计测技术》2006,26(4):12-14,65
根据滞止式温度传感器的换热原理建立了动态理论传热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方程进行了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0MW高温气冷堆堆芯的动态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应堆堆芯部分的物理和热工水力实际过程出发,经过科化建立了10MW高温气冷堆堆芯的具有分布参数的非线性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采用多重网络算法研究了在典型工况下堆芯的动态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模型的稳态结果与设计数据相符合动态结果也符合基本的物理规律。由于缺乏同类反应堆动态数据,动态结果需要进一步校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机交互的老年人产品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影响老年人与产品交互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老年人产品交互设计的一般原则,构建了老年人交互产品的设计流程以及老年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的模型。通过对老年手机用户的问卷调查,对得到的手机外观、功能反馈信息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老年用户手机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7.
徐伟民  曾山 《包装工程》2004,25(5):149-150
对包装产品在铁路储运过程中的力学环境进行了分析,再以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为基础,建立了车体上包装件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的虚拟三维环境中人机交互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网络三维技术中的代表,本文以VRML为例分析了网络虚拟三维环境中人机交互的实现模式。详细分析了具体节点接受鼠桔操作事件以实现交互的方式,并且介绍了通过Script节点和外部编程接口扩展交互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