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以大连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双隧道-砂土-桥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SS-SI),得到结构、场地的动力响应规律,并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型引入Kelvin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等效线性方法处理砂土在计算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种工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体系内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会放大桥桩、临近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而桥桩却会对侧穿隧道的峰值加速度起到减弱作用;隧道与桥桩的存在均会增大彼此的截面剪力与弯矩,其中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隧道上下拱,桥桩的桩底与桩-土交界面.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采用整体有限元法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下网架的动力性能。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结合FORTRAN程序实现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精确施加、土体自重应力平衡及粘弹性边界条件下地震动输入,并通过算例验证有限元计算过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建立地基土-支承体系-网架屋盖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模型,分析SSDI对网架结构动力性能影响。研究表明,SSDI使网架结构自振周期较刚性地基下延长且地基土越软周期越长,网架结构自振频率随地基土变软更密集;SSDI使基础底面峰值加速度较自由场地表峰值加速度增大5%~30%,且地基土越软增大幅度越大;SSDI效应可增大网架结构节点加速度及节点水平相对位移,且使网架结构节点水平相对位移随地基土的变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采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对楼盖考虑和不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时的振动控制。每个静止的人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都作为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附加在楼盖控制模态上,得出了人-楼盖-MTMD系统耦合振动方程,通过对该方程的傅里叶变换和静力缩聚法,得到了以无量纲参数表示的楼盖加速度响应。运用遗传算法,以楼盖的加速度响应最小为条件对MTMD系统进行优化,得出了对应不同MTMD系统质量比和楼盖阻尼比的无量纲设计参数(频率比和阻尼比)。通过对不考虑和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减振控制效果进行对比,提出了考虑人-楼盖相互作用的楼盖MTMD系统的设计建议。另外,对MTMD系统由于楼盖模态质量、自振频率以及MTMD阻尼的变化所导致的去谐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结了考虑去谐效应的MTMD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坝基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的子结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应用混合类型的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缩减复杂坝基系统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方程,以减少相应的计算时间,并提出了计入自由子结构高阶模态静力影响的修正方法,以提高模态综合精度。算例表明:这些方法对于求解复杂主从结构系统的特征值问题是很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究群桩动力阻抗的基础,而桩桩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反映。将饱和土视为液同两相介质,利用薄层法得到了饱和土的竖向动力阻抗,进而得到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分析桩土力学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发现:桩间距、耦合系数、桩土模量比等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有较大的影响,液固耦合系数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滞止式温度传感器的换热原理建立了动态理论传热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方程进行了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0MW高温气冷堆堆芯的动态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应堆堆芯部分的物理和热工水力实际过程出发,经过科化建立了10MW高温气冷堆堆芯的具有分布参数的非线性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采用多重网络算法研究了在典型工况下堆芯的动态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模型的稳态结果与设计数据相符合动态结果也符合基本的物理规律。由于缺乏同类反应堆动态数据,动态结果需要进一步校验。 相似文献
16.
17.
对包装产品在铁路储运过程中的力学环境进行了分析,再以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为基础,建立了车体上包装件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的虚拟三维环境中人机交互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网络三维技术中的代表,本文以VRML为例分析了网络虚拟三维环境中人机交互的实现模式。详细分析了具体节点接受鼠桔操作事件以实现交互的方式,并且介绍了通过Script节点和外部编程接口扩展交互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