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发明着色纤维织物由着色间芳酰胺纤维、对芳酰胺纤维和纤维素和/或聚酯纤维混纺纱编织而成,极限氧指数27.0以上,例如由75:5:20的聚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纤维、聚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和阻燃PET纤维混纺纱编织而成织物,色泽均匀.极限氧指27.2,具很好的保形和抗皱性。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配方组成:丙烯聚合物100份、含B阻燃剂3—30份、95:5—5:95的2,3-二甲基二苯基烷(Ⅰ)和有机锡羧酸盐的混合物0.05—2.0份和多元醇0.05—2.0份。一具体例:PP、Sb2O3、Fire Guard3100[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Nofmer BC(Ⅰ)和三月桂酸单甲基锡混合,造粒,注塑,所得试样具很好阻燃性。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涂料由100:1—200的聚烯烃和含磷聚酯组成,适用于塑料、金属、纸、木制品、纤维、玻璃、橡胶、陶瓷和混凝土,例如由100份0.61μm的Evaflex分散液和80份0.3txm的二乙二醇-二氢-3-(6-环氧-6H-二苯并[c,e][1,2]氧膦-6-基)甲基2,5-呋喃二酮-对苯二甲酸共聚物(含5%P)组成的混合涂料,涂布于聚酯布上,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配方含一种乳液具有Tg-20℃-10℃.增塑剂沸点300℃以上,其中的交链乳液能提供的熟化涂膜,伸长率1000—1500%,抗张强度2.0×10^5-4.9×10^5N/m^2及100%的模量0.98×10^4-2.0×10^4N/m^2。实例:将含丙烯酸丁酯5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8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份、丙烯酸10份、磷酸三芳酯50份、表面活性剂Hitenol18E的20%水溶液150份、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配方的特点是加工中不滴落,由基础树脂、酚醛环氧树脂表面处理剂或粘合剂处理过的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组成,配方中含(a)聚苯撑和/或聚苯撑硫10-150份、(b)磷酸酯100份和(c)含N环化物0-100份,一具体例:Duranex100份、YPX100F50份、PX200 60份、酚醛环氧树脂处理的玻纤短纤100份、Toyo Styrol GP-G200C 15份、Irganox1010 1.0份和PTFE1.5份,用该配方料模塑得试片。UL-94测试为V-0,150℃加热5小时不滴落不起霜。  相似文献   

6.
本发明配方:(A)橡胶增强苯乙烯接枝共聚物40-95份,(B)聚苯醚树脂5—60份,(C)含5-18wt%丙烯腈的苯乙烯共聚树脂2—30份,(D)一种磷化合物(见原文)0.5—20份和(E)膦酸化合物0—30份。一具体例:由丁二烯橡胶、苯乙烯和丙烯腈制得的接枝共聚物40份、含25wt%丙烯腈的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25份、聚(2,6-二甲基-1,4-亚苯)醚35份、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种纤维品种、六个长度及五个掺量,试验研究了纤维品种、长度及掺量对道面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能显著提高道面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但对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其中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最高,抗折强度并不是简单地随纤维长度及掺量的增大而增加,而是存在一个最佳长度及掺量范围,其最佳长度为8mm~16mm,最佳体积掺量为0.10%~0.16%。建议机场高强道面采用体积掺量为0.10%~0.16%、长度为8mm~16mm的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铺筑。  相似文献   

8.
配料组成含未硫化粘合剂100份、软磁金属粉600—950份和防火剂50—350份,一例:Elaslen301 AE 100份、BASF—EW(铁粉)815份、Nonnen R005—10(六溴苯-Zn混合物)60份、HBB—S(六溴苯)120份、润滑剂2份和稳定剂2份,由该配料制成1.9mm板,抗张强度4.1MPa,UL94阻燃级V-0,18GH2波的反射损失-23.7dB。  相似文献   

9.
应用两种水性磷系阻燃剂——磷酸铵类阻燃剂(DAG-50)和磷酸酯类阻燃剂(DAG-80)及其复配阻燃剂对天然黄麻纤维进行阻燃改性,并与皮芯结构聚酯纤维制备成黄麻纤维/聚酯纤维复合材料,通过燃烧测试、SEM、红外、热失重、热失重-红外联用等技术分析了此两种阻燃剂及复配阻燃剂对黄麻纤维及其黄麻纤维/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及阻燃机制,并筛选出适合黄麻纤维/聚酯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的阻燃改性配方。结果表明,阻燃剂DAG-50阻燃改性效果良好,但容易析出于黄麻纤维表面。阻燃剂DAG-80能较为均匀地包覆在黄麻纤维表面,阻燃改性效果好,但其价格较高。DAG-50与DAG-80形成的复配阻燃剂,阻燃效果好,既避免了单独使用DAG-50时阻燃剂易析出问题,且复配阻燃剂接近中性,避免设备腐蚀。综合考虑成本与阻燃性能,使用DAG-50与DAG-80复配阻燃剂比例为2∶1且浓度为55wt%时,可达到黄麻纤维/聚酯纤维复合材料B1级阻燃。  相似文献   

10.
将纤维素纤维接枝马来酸酐后,与Ca CO3反应得的到含钙离子的纤维素-钙纤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对其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在2597 cm-1的羧基O-H伸缩振动和1214cm-1的CO-OH的伸缩振动及纤维样品在在2500~2800 cm-1区间内吸收峰的变化证明了接枝方法的可行性和纤维素-钙纤维成功制备。极限氧指数测试结果发现含有钙离子的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明显提高。通过锥形量热测试表明,钙离子促使纤维素纤维生成更多的残炭,降低了纤维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解残渣分析表明,钙离子在纤维素纤维中的含量越高,残渣表面越致密,纤维阻燃性越好。最后提出钙离子对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泡沫是由含Br基阻燃剂和磷酸酯基化合物阻燃剂在发泡剂存在下挤吹发泡而制成,作为发泡剂可选用一种以上C3-5饱和烃的醚类、二甲醚、二乙醚和甲乙醚,如需要,也可选用其它非卤发泡剂。一具体例:Estyrene G17(聚苯乙烯)100份、Ben—Gel 15(班脱土)1份、Aerosil(SiO2)0.1份、滑石粉0.1份、六溴环十二烷3份、TPP(磷酸三苯酯)0.5份、和硬脂酸钙0.25份共混并于200℃捏和,  相似文献   

12.
袁宗征  徐方  刘苗  邓新  王双超 《材料导报》2015,29(18):108-112
要 在固定水灰比为0.35条件下,分别研究了聚酯纤维、聚合物丁苯乳液单掺与复掺时对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折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聚酯纤维在一定掺量下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折压比随着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单掺聚合物乳液降低了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而折压比则随聚合物乳液掺量增加呈现逐步变大的趋势;聚酯纤维与聚合物乳液复掺时,聚合物乳液的掺入使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出现小幅降低,增强了其抗折强度,提高了其折压比,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1%、聚灰比为15%时,聚酯纤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柔性最大;纤维-聚合物复掺能够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效果优于两者的单掺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探讨了聚酯纤维与聚合物乳液在水泥砂浆中的作用机理,表明两者复掺有效填充了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宏观与微观缺陷,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程度.  相似文献   

13.
键合型纳米银-腈纶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部分偕胺肟化的腈纶纤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使纤维表面络合上银离子,再用甲醛溶液还原Ag(Ⅰ)成金属Ag,得银复合腈纶纤维。控制AgNO3浓度,可得到银粒尺寸在纳米级的纳米银复合腈纶纤维(Ag—PAN)。用IR光谱和SEM进行表征。对Ag-PAN进行抗菌实验,结果显示:Ag—PA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Ag含量达0.8%的Ag-PA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灭率超过99.99%。Ag含量迭1.3%时,Ag-PAN对3种菌的杀灭时间均在0.5h以内。  相似文献   

14.
所涉及的阻燃聚碳酸酯配方具很好抗冲性和改进流动性。其组成为:100份芳烃聚碳酸酯、5-40份橡胶改性苯乙烯-(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物、1-40份磷阻燃剂和0.01-5份聚四氟乙烯。其中聚碳酸酯含100-1000ppmOH端基,由芳烃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的酯化而得,而改性的接枝共聚物系由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腈在橡胶存在下乳液聚合和嵌段聚合制得.  相似文献   

15.
以聚酯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表面电气石负载改性整理,以增加聚酯纤维的远红外辐射率和负离子释放等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时间、硅烷偶联剂用量及温度对聚酯纤维改性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最佳改性整理工艺条件为1g聚酯短纤维浸泡在含有电气石的硅烷偶联剂酸性溶液中,于50℃烘箱中静置反应6h时,电气石负载率可达1.71%。对所得改性整理纤维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电气石粉体成功引入到了聚酯纤维表面,其远红外辐射率达0.7,负离子释放量为950ions/cm3。  相似文献   

16.
所涉及的粉状阻燃剂含NH4C1100份、季戊四醇20-40份,双氰胺20-40份、丙二醇0.2-0.6份,而所涉及的液体阻燃剂含NH4Cl11.0-30.0%,季戊四醇0.5-10.0%、双氰胺0.5-10.0%、丙二醇0.01-0.2%、水49.8-97.99%。泡沫的生产是把生产泡沫的原料与上述粉状阻燃剂混合,再将混合料发泡,或用固体份含量为0.1-40%的上述液体阻燃剂浸渍泡沫,经干燥后即得本发明所说阻燃泡沫。  相似文献   

17.
Sb—Zn合金的电沉积及其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和硼酸为缓冲剂的酸性镀液中电沉积Sb—Zn合金,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合金的起始共沉积电位在约-0.805V(vs.SCE),并且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沉积条件对合金镀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Zn镀层的组成受镀液pH值或阴极电流密度影响较大;镀态镀层含非晶态相和SbZn(Pbca)相。腐蚀极化实验表明在3.5wt%NaCl溶液(pH7.0)介质中,Sb—Zn镀层可以作为阳极性镀层起到防止碳钢腐蚀的作用(牺牲阳极镀层);并且该镀层中锌含量越高,其耐腐蚀性能越优异。  相似文献   

18.
张冠星  李双喜  李庆奎  龙伟民 《材料保护》2012,45(9):58-59,62,9
与其他表面处理方法相比,AZ91镁舍金表面热浸镀Zn-4%Al—1%Sb合金层工艺简单、费用低,且又能提高其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AZ91镁合金表面热浸镀Zn-4%A1-1%Sb合金镀层。结果表明:AZ91镁合金预热温度为200℃,Zn.4%A1.1%Sb合金液温度为420℃,浸镀时间为6s时,能获得较光滑的镀层;且在AZ91镁合金和Zn-4%Al-1%sb合金中含有Mg,Zn,Sb,Al元素,其主要为Mg2Zn3,Mg3Sb2,Mg17Al12化合物,冶金结合效果良好,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Sb元素的加入能在-定程度上减缓锌合金液与基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原位模板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了聚磷腈纳米纤维(PPZF),将不同比例的聚磷腈纳米纤维掺杂到聚环氧乙烷(PEO)基质中制备得到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在电解质中形成一种3D网络导电通道,利于锂离子贯通迁移,从而提高电导率;含15 wt%PPZF的SPE室温离子电导率达2.21×10-5 S/cm,同时具有优异的5.3 V电化学窗口和0.41的锂离子迁移数.  相似文献   

20.
本发明复合板用于建材,由密度150-500kg/m^2并具高不燃性发泡聚烯烃板两面粘合上铝板制成。发泡聚烯烃板由含聚烯烃100份、可膨胀石墨2-15份和红磷2—10重量份的混合物发泡而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