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5,(19)
大足石刻和吴哥石窟雕刻都是世界上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它们在艺术特征与审美风格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文章对二者的雕刻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便为人们认识中国与东南亚传统宗教艺术提供借鉴,希望对传统雕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小吴哥,位于柬埔寨暹粒的西北部,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它在结构、比例、均衡及雕塑上的成就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考古学家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1992年,吴哥窟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造型已作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相似文献   

3.
吴哥古迹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古代高棉建筑艺术的杰作与集大成者。本文从古代高棉的历史出发,回顾了吴哥文明的历史源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了吴哥古迹建筑雕塑艺术的风格、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典型的混搭风格.有中东感觉的精美家具,有欧式的大气与精巧,有中式的稳重融合,有东南亚的绚丽色彩。本案是多元元素的融合体.是将差异与差异进行的无缝拼接。设计很大胆.无论是地域文化的呈现.还是传统思维的重组.跨度都是很大.一点不成.整体皆败。创作者在兼顾客户需求的同时.破而后立,巧妙地从多维空间入手.使细腻与雄宏并重.欢乐与安静同在。像雕刻的艺术,又像雕刻的时光.从回归、风情、  相似文献   

5.
侯建华 《石材》2010,(6):56-56
久负盛名的巴黎圣母院,在当地也称为巴黎圣母大教堂,是全欧洲最大的供奉圣母玛利亚的天主教堂,建于1163~1250年,正面宽有47米,一对塔楼高60米,正厅深约125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1)
中国境内的抚顺和缅甸地区的琥珀密度大、硬度相对偏高、光泽温润,非常适合雕刻。琥珀雕刻作品的奇妙之处在于局部或整体有大自然形成的图案、肌理或色彩,加上雕刻者奇特的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可以使作品浑然天成。传统琥珀雕刻作品的工艺表现手法大多是具象或符号化的表达,当代琥珀雕刻作品的工艺手法以写实、意象、抽象等为主,以"奇、巧"为创新形式。这就要求雕刻者尊重文化,了解文化内涵,同时要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给作品注入新时代的艺术活力,在传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同时创新雕刻技巧,既要体现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倡导建筑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与建筑本身达到的一种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刘冰 《中华民居》2011,(10):93-97
河南古代桥梁的雕刻艺术深深受益于古代中原地区发达的文化,具体表现在桥梁雕刻普遍,雕刻题材多样和雕刻艺术精美方面。本文从历史的光影里捕捉河南古桥的渊源,并从现存的雕刻中力图找出各类雕刻题材、内容,并努力发掘其蕴涵的丰富思想内涵以及对民间装饰艺术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开 《重庆建筑》2008,(4):49-50
<正>山西灵石县静升镇,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山庄古镇,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艺术在民间生活各个角落的渗透,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历史风貌,以及人们的寄托和追求,同时也造就着理想空间,把人们的信仰、愿望有节奏地安排布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文章旨在对数字雕刻概念、发展及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数字雕刻作为一门新型的艺术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艺术与科技的联姻。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深入社会生活、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把数字雕刻引入到传统造型艺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襄汾县丁村民居为例,从木雕、砖雕、石雕的发展进程,以及其中使用的雕刻技艺和蕴含的建筑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揭示山西明清时期民居雕刻装饰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雕刻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山西建筑》2014,(9):239-240
通过对我国砖雕艺术起源和发展的介绍,探讨了天津砖雕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发展空间,详细阐述了天津砖雕装饰的特点、艺术风格及寓意,为今后对砖雕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厦门大司中学新校区扩建方案,指出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功能组织合理的情况下,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融合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创造丰富的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4.
姚天影  朱毅 《山西建筑》2012,(30):234-236
对卜奎清真寺的砖雕艺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该寺砖雕的装饰形式、题材、寓意及构图方法,指出该寺砖雕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工艺、欣赏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建筑艺术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何慧群  邹伟民 《山西建筑》2012,(35):244-245
对宏村建筑装饰中木雕的艺术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观写意性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表现方式源于绘画图式的再现,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美学思想已深深渗透于宏村古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中,形成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形态。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山西建筑》2010,36(30):259-260
介绍了晋中地区古建筑雕刻艺术的制作材质和加工工艺,分析了雕刻艺术之于建筑装饰的作用,并探讨了雕刻纹样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对古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海妙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2):182-183
天水传统民居具有北雄南秀的艺术特质,是中国民居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其间精彩夺目的木雕艺术不仅体现着中国文化传承不绝的价值追求,还具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在天水民居的木质构件与配件上,以浮雕、透雕等手法刻制而成的木雕图案,充分展示了当地深厚的伏羲文化底蕴,表达了强烈的龙图腾情感归依,营造出浓郁的耕读传家氛围。  相似文献   

18.
肖磊 《南方建筑》2018,(2):84-90
柬埔寨吴哥古迹是人类历史上辉煌的遗迹,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际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的反映。其古迹保护修复理念及实践方法一直与国际上古迹保护修复的理念及方法同步。从最早作为法国殖民地,以西方的遗产保护理念对古迹进行修复;到新时期各国和国际组织发起的保护吴哥古迹国际行动中所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无一不反映各个国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迹保护修复方法和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梳理历史上吴哥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的发展,展示东西方文化古迹遗产的保护哲学,为国内的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董娅娜 《山西建筑》2010,36(9):24-25
通过了解山西丁村文化和对丁村木雕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雀替的起源和发展,对丁村雀替的题材和内容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晋南地区风土人情,促进传统建筑民俗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