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涛  张伟明  蒋明 《化工机械》2014,41(6):733-738
对离心泵和滑片泵的流量脉动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两泵串联运行的可行性。然后建立以离心泵为前级泵、滑片泵为后级泵的串联实验平台,通过改变串联中间管路阻力和滑片泵的出口管路阻力对滑片泵的运行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泵与管路所构成的系统流量小于或接近滑片泵的理论流量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否则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流量和压力脉动;不可改变串联中间管路阻力,以免滑片泵偏离正常工作状态;可通过改变滑片泵的出口管路阻力调整泵和系统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导则为化工部下达的95年机泵技术基础项目。该项目由化工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化工部第八设计院负责编写,作为设计系统内指导机泵选用,采购的技术文件。 本导则适用于确定化工装置中各种主要转动设备(离心泵、屏蔽泵、磁力驱动泵、往复泵、离心压缩机、蒸汽透平、往复压缩机、燃气透平、离心式风机、搅拌器、活塞推料离心机等及其辅助设备(如润滑油和密封油站、齿轮箱)两年操作用备件数量。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某LNG接收站气源及设备操作参数为依托,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对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流程模型。通过控制再冷凝器气相出口流率,改变LNG流量得到BOG完全再冷凝所需最小LNG量。同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模拟分析BOG流量、LNG低压泵出口压力、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及气源气质对BOG再冷凝工艺的影响,可以看出,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与BOG流量呈正线性变化关系;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增加而减小;超出一定压力后,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增加而增加;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LNG低压泵出口压力增加而增加;甲烷含量越高的LNG,其BOG中甲烷含量越少,冷凝单位质量BOG所用的LNG用量越少。  相似文献   

4.
林猛 《当代化工》2007,36(4):371-372,376
通过离心泵与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图分析了离心泵流量调节的几种主要方式:出口阀门调节、泵变速调节和泵的串、并联调节.用特性曲线图分析了出口阀门调节和泵变速调节两种方式的能耗损失,并进行了对比,指出离心泵用变速调节流量比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可以更好的节约能耗,且节能效率与流量变化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
离心泵的调节方式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离心泵与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图分析了离心泵流量调节的几种主要方式:出口阀门调节、泵变速调节和泵的串、并联调节。用特性曲线图分析了出口阀门调节和泵变速调节两种方式的能耗损失,并进行了对比,指出离心泵用变速调节流量比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可以更好的节约能耗。由于节能效率与流量变化大小有关,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变速调节的范围,才能更好的应用离心泵变速调节。  相似文献   

6.
叶莹 《山西化工》2023,(4):123-124+128
BOG压缩机作为天然气液化厂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液化厂正常生产营运至关重要。通过对BOG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出口压力偏高及BOG压缩机油压波动较大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为同类设备高效运行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与系统有关的离心泵问题发生在吸入侧。常见的吸入侧问题包括:净吸入压头不够;流体中夹带气体;浸入深度不够导致涡流产生(该问题也会诱发前两个问题);泵的入口处流动状态不当。  相似文献   

8.
张沂圭  刘汉华 《磷肥与复肥》2002,17(1):40-40,46
介绍云南磷肥厂 6 0 kt/ a P2 O5湿法磷酸装置过滤系统 ,泵体内侧径向吸入卧式离心泵的使用情况。从作用原理上谋求解决高腐蚀、高磨蚀工况下普通化工离心泵泄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泵和压缩机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和冶金等行业。管道内的瞬态流动是管道振动的重要原因,强烈的管道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甚至危及泵和压缩机的安全运转。所以准确的模拟和测量管路中的瞬态流动已成为管道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以平面波动理论为基础,借助有限元方法中结构离散化的思想,建立了压缩机管路瞬态流动的模拟模型,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获得管路任意位置压力脉动幅值及波形。搭建了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气流脉动试验台,并对管道系统各个位置压力脉动幅值及波形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0.
将电潜泵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地层子系统、泵子系统和管路子系统,并建立了各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于地层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用油井的向井流动态关系来描述;对于泵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用电潜泵的特性曲线来描述;对于管路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用油气水多相管流的方法来描述。在上述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由此对电潜泵井的压力温度进行仿真,应用实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庄友明  陈言桂 《化工学报》2008,59(Z2):148-153
建立泵供液氨制冷装置的吸气管和回汽管流动压降的数学模型。基于吸气管、回汽管流动压降模型和氨热力特性模型对泵供液制冷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对制冷量为100 kW的某水产冷库制冰回路(152 m长回汽管和102 m长吸气管)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选径方法比较,通过程序优化选径可以使整个系统的COP上升7.6%;年节电达9092 kW•h;优化后管件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初投资可在两年内回收。模拟计算结果也表明管径优化后的系统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间接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东 《煤化工》2011,39(2):20-23
针对煤气化工艺高压耐磨离心泵输送介质高入口压力、高含固量的特点,分析了高压耐磨泵使用和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以德士古工艺中的激冷水泵和壳牌工艺中的渣池循环水泵为典型参数泵,对国内在线运行的泵的布置方式、结构、材料以及密封、轴向力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压耐磨泵的设计选型及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家用“煤改电”空气源热泵,提出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替代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搭建了热泵系统实验装置。研究压缩机不同频率下,不同的毛细管长度对压缩机吸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机组制热量等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替代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后,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毛细管长度为500 mm、压缩机频率为35 Hz时系统制热性能最优,制热量、制热COP获得最大值,而其吸气压力和排气温度适中。  相似文献   

14.
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徐卫荣  杜垲 《化工学报》2008,59(Z2):230-234
受热源温度以及系统本身性能的限制,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单级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出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这种热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热源侧和使用侧有较大温差要求的场合,新的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能够实现大温差热泵循环,可以作为冬季高温热泵使用。在设计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选择适合该系统运行的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基础上,对该热泵循环系统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数据计算和热力性能分析。理论分析结果显示:R134a充注浓度的增加将引起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升高,且浓度增加过程中COP存在一个最大值、压比存在一个最小值;最低冷凝温度和最低蒸发温度一定时,排气压力和循环充注浓度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蒸汽喷射压缩器的变工况特性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热力学,建立了蒸汽喷射压缩器变工况特性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水蒸气物性程序,对热压缩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蒸汽喷射压缩器的变工况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工作蒸汽压力、引射压力、混合蒸汽压力的变化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压缩蒸汽的压力高于设计值时,引射系数随压缩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压缩低于设计值时,引射系数保持不变;提高引射蒸汽压力会引起引射系数的增大;主动蒸汽压力偏离设计值时,主动蒸汽压力的降低(低于设计值)或提高均会引起喷射器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高翔慧 《广东化工》2011,38(5):234-235
文章以硫酸冷却塔稀酸泵为控制对象,应用功能分析和系统化设计方法进行技术方案构思,并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和当前企业经济、技术现状,提出了使用EJA变送器现场检测压力,再结合数显及报警设备组成自动控制报警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三部分的改进,能够实现在线压力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准确、稳定,对稀酸泵出口压力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报警,从而操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未能及时处理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并且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8,(12):139-141
喷油螺杆式空压机成为当今空气压缩机发展的新主流。与同等功率下的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性能优越而可靠,在压气场站,喷油螺杆式空压机主要应用于为干气密封系统提供隔离气、电机提供正压通风气、气动阀门提供动力气源,是压缩机辅助系统的核心设备。榆林首站喷油螺杆式空压机自投运后,因设备故障、运行不稳造成仪表风压力低,排气温度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将常见故障及实际运行过程中特殊问题隐患排查思路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保障空压机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发节能与环保的新技术一直都是国内外特别重视的研究热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结合了高温热泵与自然工质水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回收低品位热能,而且绿色环保,是理想的下一代高温热泵技术。从理论计算以及实验验证两方面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压条件下蒸发、正压条件下冷凝的水蒸气闭式热泵循环系统是可行的,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机吸气温度为80℃,排气饱和温度从117℃提高到133℃,系统压比从3.47升高到5.94时,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COP从5.6下降到3.7。其中压缩机的排气饱和温度为120℃,压比为4.2时,热泵系统的COP接近于5,性能优越,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蒸馏塔热泵系统的计算机模拟计算,以实际工业装置丙烯精馏塔为例,对塔釜液相节流式热泵流程给出了详细的模拟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对该类热泵系统,需要由设计者确定的关键工艺参数主要有塔顶气体采出量、循环工质流量、压缩机出口压力和高压工质节流后压力等4个,并给出了确定这4个参数的方法。文中还比较了热泵流程的节能效果,和常规无热泵蒸馏塔相比,实际热泵流程可以节省操作费用达48%以上,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此外文中还分析了不同热泵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经优化后的热泵工况,操作费用的节省进一步上升到60.8%。  相似文献   

20.
在低温工况下,因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系统气体冷却器的进水温度和CO2出口温度降低,压缩机吸气压力和温度随之降低。当系统的吸气压力低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下限时,将导致系统无法稳定运行。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采用在气体冷却器冷水入口处混水的方法,将热水箱的热水旁通至气体冷却器冷水入口。采用三通调节阀调节混水比例,适当提高气体冷却器的进水温度,以期实现系统在低温工况下的稳定运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混水方法不仅可保证低温工况下跨临界循环CO2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可降低结霜频率,延长系统运行时间,但系统的制热量和COP将小幅下降。兼顾系统的热力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当环境温度为-20℃、制热温度为60℃时,较为适宜的混水温度为1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