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减振法兰盘的刚度对电磁风扇离合器系统的固有频率有很大影响,分析了典型橡胶减振法兰盘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轴向刚度、径向刚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刚度计算,为柔性法兰盘和离合器系统的参数匹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媛媛  马力  王翠 《汽车零部件》2011,(10):71-73,76
研究了柔性减振法兰盘的参数化设计问题,基于ANSYS的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开发了面向振动问题的法兰盘参数化设计程序。应用程序对典型法兰盘进行参数化设计,不仅解决了法兰盘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问题,还为其他同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空气离心式离合器是一种新型离合器。本文介绍该种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可求得主要结构参数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4.
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的初步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勇  陶宝祺 《机械强度》1998,20(3):207-211
采用智能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对压电元件用于柔性结构振动控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压电驱动器与结构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模态传感-驱动器对在柔性悬臂板结构中的布置数量和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结构振动进行了控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轻量化惯导系统振动响应分析与减振器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惯导系统轻量化设计产生的结构柔性对其振动响应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针对某型轻量化惯导结构,采用基于频响函数的子结构综合方法,建立了惯导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分析了IMU柔性对惯导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减振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减振器优化,惯导系统的角位移明显减小,有效抑制了振动耦合。最后通过振动实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发现惯导系统经减振器参数优化后提高了振动过程中惯导系统航向和姿态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机械传动》2015,(1):70-73
在圆锥式摩擦离合器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离合器"理想工作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针对圆锥式摩擦离合器主要设计参数的模糊性,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此类离合器进行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优化设计的工作体积明显减少,该优化设计方法为圆锥式摩擦离合器的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通过一套补偿机构,使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调节补偿由于摩擦片磨损而引起的工作压紧力变化。针对某型皮卡车的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中的关键元件膜片弹簧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优化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从膜片弹簧弹性特性曲线优化前后对比得出,当形变量相同时,得出的压紧力明显减少,使离合器操纵轻便舒适,充分展示了优化设计方法的优势。最后利用CATIA软件对膜片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开发的角传动双柔性电磁离合器在搭载大马力发动机后置客车上的应用。阐述了双柔性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优势;以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的战略车型——领航者为例,介绍了双柔性电磁离合器在角传动结构布置中的匹配优化:为风扇角传动结构模块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牙嵌离合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牙嵌离合器传统工程设计的不足,建立了以齿根弯曲应力为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的牙嵌离合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实例计算表明,优化设计提高了离合器的承载能力,也为牙嵌离合器的结构改进和设计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岳林  刘福强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20(3):456-457,466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实验室控制仿真。实验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了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通过测量加速度 ,进行了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使被控模态阻尼比增加 ,频响函数的幅值衰减较大 ,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志慧    边宇枢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5):567-569,624
对于柔性机器人而言 ,系统柔性所引起的振动使得机器人很难准确地跟踪预定的末端轨迹 ,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柔性机器人的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柔性机器人躲避振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柔性机器人末端振动变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结构参数和末端运动轨迹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适当调整关节运动参数可以使柔性机器人有效躲避振动的结论 ;然后研究了机器人末端运动参数与关节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通过规划机器人末端运动参数从而调整关节运动参数 ,以使机器人能够有效躲避和减小柔性振动的方法 ,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离合器碟形弹簧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碟形弹簧的工作特性,阐述了碟簧在车辆离合器中的应用。提出了适用于车辆离合器的碟形弹簧优化设计方法;考核了优化程序与优化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碟簧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智能桁架结构作为一种控制结构一体化的新型空间结构,具有几何、物理可自调性,但这类结构同时具有柔性大、阻尼小、低频模态密集、模态耦合程度高以及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和耦合等特点,给振动控制带来很大挑战。基于此,研究不依赖于模型的自抗扰控制技术在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建立自抗扰振动控制器的一般框架。就自抗扰振动控制器参数较多,手工整定比较繁琐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分步优化设计的思想。最后,对区间参数102杆三棱柱智能桁架结构进行自抗扰主动振动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步优化设计思想优化设计的自抗扰振动控制器首先保证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具有优秀的观测性能,从而最终保证了自抗扰振动控制器的"自抗扰"能力;优化设计的自抗扰振动控制器对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外扰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适合于空间智能桁架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支承法兰盘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松  李彩霞  毕江涛 《机械》2010,37(5):15-17
重载变速箱支承法兰盘的结构设计对节约成本、减小箱体整体重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支承法兰盘的结构特征,通过目标函数的建立、设计变量的选取以及约束条件的确定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法兰盘进行了静力分析。在结构轻量化的目标下,通过对法兰盘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法兰盘安全、可靠的结构最优尺寸,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了安全校核,验证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该分析方法对法兰盘结构尺寸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离合器碟形弹簧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应用约束度尺度优化方法 ,编制了离合器碟形弹簧的优化设计软件。利用该软件对SH5 0拖拉机主、副离合器碟形弹簧进行改进设计 ,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使离合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的卫星模型,利用Adams/vibration模块对卫星柔性的太阳能帆板展开后进行振动分析,得出太阳能帆板的振动模态和特征值,以及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得出系统的最大振型,为以后卫星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弹簧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传递功率密度大的特点,但目前对其传扭失效特征尚不明晰。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2000 kW弹簧离合器模型;重点研究了弹簧离合器的变截面弹簧间隙及其激发圈厚度等关键结构参数对离合器传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弹簧内外圈应力以及弹簧离合器的传扭失效特征;实验测试了弹簧激发圈厚度较小时离合器传扭性能,验证了其打滑失效特征。研究表明:较大的弹簧间隙会降低弹簧离合器传递扭矩能力,导致其打滑失效;适当减小弹簧间隙,可提高传递扭矩能力,使应力分布更合理;减小弹簧激发圈厚度,激发扭矩减小,易导致弹簧离合器打滑。弹簧离合器传扭性能的研究,为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型柔性天线展开臂结构由于其尺寸大,阻尼和刚度小,其振动呈现明显的低频特性,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衰减,从而影响天线工作性能。传统的被动控制大都采用阻尼材料,通过增加阻尼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对低频柔性结构的控制效果是有限的。因此研究带负载的复合材料柔性展开臂结构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用压电元件粘贴在展开臂结构表面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用基于同步开关阻尼技术的自适应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驱动器,从而对展开臂结构实现振动控制。完成了展开臂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建立了展开臂结构的开关阻尼半主动控制试验平台,设计并制作了控制电路,针对需要控制的结构一阶弯曲模态进行压电元件的合理布设。对不同激励下的振动进行了展开臂结构的控制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带负载柔性天线展开臂结构的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于初始位移为100 mm的瞬态激励振动工况,受控系统等效阻尼比由0.6%增加至4.03%;对于稳态振幅为50 mm的稳态振动工况,系统控制后结构端部振动幅值降低至10 mm,稳态振动幅值降低了16.843 dB。在大型柔性结构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浮式平台的柔性及在不停晃动,如果将按常规设计的往复压缩机组直接安装在上面,机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有振动超标等问题。以某浮式平台往复压缩机组为例,针对浮式平台及往复压缩机的特点,对机组进行了振动控制优化设计。探讨了如何通过气流脉动和机械振动分析控制机组橇上设备及管道的振动水平,以及如何通过机组底橇和平台支撑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分析,使系统既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动态振动要求,可为浮式平台往复压缩机组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优化设计的摩擦离合器接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摩擦离合器模糊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传统设计和模糊优化设计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接合过程摩擦片的角速度、滑摩功率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糊优化设计的离合器在保证工作体积最小、传递转矩性能最佳的基础上,在动力学性能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