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筛选苯酚降解菌并研究固定化苯酚降解菌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率,为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皿稀释分离法在筛选平板中分离出苯酚降解菌,并进一步通过驯化及固定化手段提高菌株的降酚率.结果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菌S10;经进一步驯化及固定于聚乙烯醇凝胶颗粒后,在实验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含酚废水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且固定化细胞对环境的pH、温度的耐受能力以及对热的稳定性等性能增强结论采用固定化降酚菌株的方法处理含酚废水不仅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而且固定化细胞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沈阳某煤气厂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通过驯化、分离和纯化,得到一株对苯酚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菌株.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对苯酚降解菌进行固定化,考察在不同pH值和苯酚质量浓度下,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使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苯酚完全降解,稳定的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少用3 h,其最佳pH值由游离细胞的7.5-8扩大到7-8.5,且重复使用7批次、131 h后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仍较好.说明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有更好的苯酚耐受性、较高的降酚速率和更广泛的pH值,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 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 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酵母菌对苯酚的降解能力,确定不同条件对酵母菌降酚能力的影响,选育出性能优良的降酚酵母菌菌株.方法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酵母菌菌株,测定其对苯酚的降解率,并分析不同温度、pH值、振荡速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四株菌株对苯酚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其中101B、863B菌株降解效果较好,苯酚质量浓度为500mg/L时,两菌株24h降解率都达到94%以上;苯酚质量浓度为1000mg/L、l500mg/L时,101B降解效率高于863B,分别为90.18%、86.44%;101B菌株的最适条件为pH值4~5、温度25~30℃、振荡速度150r/min.结论101B菌株对高浓度苯酚有较好的降解率,pH值、温度对菌株的降酚能力影响较大,适当提高振荡速度有利于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从杭州市河道污水出口的淤泥中筛选到一株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降解菌HZ3,研究了该菌株的休止细胞对DEP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休止细胞浓度为2×108~6×108 cpu/mL,pH7.0,30℃,180r/min条件下,可在6h内将118mg/L的DEP完全降解,37℃下的降解效率也无明显差异,加入0.01g/L Tween-80则对降解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休止细胞对118~1 436mg/L的DEP表现出较高的降解能力,而生长细胞则对1 062mg/L的DEP无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某纺织厂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将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合16S rDNA测定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降解特性研究表明,该菌降解苯酚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5和30℃,在此条件下,浓度高达500 mg/L的苯酚能被该菌在17 h内将完全降解.在动力学研究中,由于高浓度苯酚对CN-6菌株的降解过程存在底物抑制现象,故采用Haldane非竞争性底物抑制模型,计算确定了模型参数μmax、KS和KI分别为0.452 h-1、28.617 mg/L、782.4 mg/L,该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能很好拟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根霉(Rhizopus sp. F-16)细胞,在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工作体积为10 L,高径比为2.9)中发酵生产酯酶.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发酵时间短、产酶活力高等优点,其最适通气量为0.70 m3/h,最适装液量为8.75 L,发酵48 h时酯酶活力达41.6 U/g细胞.固定化细胞的适宜作用pH为8.0~9.0,适宜作用温度为45~50 ℃,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比游离细胞明显增强.该固定化细胞可直接用于选择性水解外消旋乳酸乙酯生成D-乳酸,当底物的质量浓度为150 g/L,反应时间为3 h时乳酸乙酯的水解率达43.9%,D-乳酸的光学纯度达95.7%.固定化细胞性状稳定,可重复利用,连续降解6批乳酸乙酯的平均水解率为43.3%,D-乳酸的光学纯度平均为95.4%.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选育高效降酚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酚菌的降解影响因素,诱变选育出高效苯酚降解菌,并确定此株高效菌的降解特性.方法从3种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降解较高质量浓度苯酚的野生菌P4,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观察作初步鉴定.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从诱变后的正突变菌株中选取一株降解率最高且生长旺盛的菌株,命名为高效苯酚降解菌P4S,利用正交试验法测试其降解特性.结果初步鉴定野生菌株P4为酵母菌,该菌能在48h内将8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经紫外诱变选育出的高效降酚菌P4S,能降解1600mg/L的苯酚,并可耐受1700mg/L的苯酚.由正交试验与验证性试验结果相比较,得出其在苯酚废水中的最佳降解条件为150r/min,36℃,pH为6,生物投加量为5%,降解率可达85%.结论经诱变选育出的高效苯酚降解菌能降解更高质量浓度的苯酚,环境适应范围更广,更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从活性污泥中经定向驯化、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P1,通过革兰氏染色和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其为微球菌属.研究菌株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 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菌株P1的苯酚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降解适宜条件为:初始pH 值7.0、温度35 ℃、转速150r/min、接种量3%,在此培养条件下,菌株P1可将500mg/L的苯酚于12h内完全降解;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00~500mg/L时,菌株P1对苯酚的降解满足Monod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降低抚顺石油一厂排放废水中苯酚的质量浓度和提高循环水的质量,从长期受污染的土壤中通过筛选、诱变、分离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ZXY-75,能同时利用萘和二氯化苯,可在苯酚质量浓度高达1300mg/L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苯酚质量浓度低于825mg/L时,几乎能将苯酚完全降解。结果表明,在25~35℃之间,ZXY—75生长和降解苯酚比较稳定,30℃时最佳;在pH为6.0~7.5时,苯酚降解率达98 75%以上,pH为7 0是ZXY—75最佳生长条件。在活性污泥小试装置应用中能明显改善污泥性状和出水水质。同时考查了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将该菌株保存3a,其降解苯酚的能力未变,表明该菌株具有非常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4.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Java环境下的可视化Web开发。以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探索Sun Java Creator的数据源配置、可视化Web组件、行集、Session Bean等在Java Web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指标公式定义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 ,描述了对指标公式进行计算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给出了在PHP下实现了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9.
以松节油中的α-蒎烯为原料,SeO2为氧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5h生成桃金娘烯醛,产率为61%,在430℃60kPa下通过黄铜丝床层0.3-0.5s异构化反应生成紫苏醛,采用亚硫酸氢钠法,提纯紫苏醛后用盐酸羟胺进行肟化反应生成紫苏糖,总得率大约20%。  相似文献   

20.
在弱碱性介质中,Pb^2+,Bi^3+,F3^2+,Mn^2+与PAR显色剂形成水溶性有配合物,其吸收光谱严重重叠。本采用均匀设计与PLS方法结合,对这4种且分的混合体系进行分析,实现了不经分离而直接同时测定Pb^2+,Bi^3+,Fe^3_,Mn^3+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