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溶剂环氧涂料作为套管外防腐材料使用性能优异,易于自动化喷涂施工,正逐步在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大量推广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溶剂环氧涂层套管外防腐管预制施工工艺,分析了影响涂层质量的工艺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质量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能源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症。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户,实施节能减排责无旁贷。从超低渗油田的角度分析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确立年产5000万吨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超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是关键。陇东超低渗储量占长庆油田超低渗储量的四分之三,是长庆油田超低渗油藏开发的主战场。但这些超低渗储量一大部分分布在当地政府划定的生态保护区范围内,为了实现陇东油田的大发展,超低渗油田坚持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按照国家、地方对林区勘探开发的要求,探索出了"内外隔离、三废回收、数字监控、井林一体"的"林缘区生态开发模式",为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长庆油田陇东地区的长7油藏的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合长7油藏的特点,优选弹性溶解气驱动的方式,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降低油藏生产成本,提高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内广泛分布着厚度达数百米的洛河水层,存在多种腐蚀介质,导致早期油水井生产套管腐蚀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长庆油田油水井正常生产。2003年来在陇东老区陆续规模推广应用环氧冷缠带牺牲阳极套管外防腐和套管改性环氧酚醛喷涂热固化涂层内防腐等工艺措施,极大的缓解了套管的腐蚀损坏。通过长庆油田陇东老区防腐前后套损率对比,表明完井数年后套损率大幅降低,防腐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提出了防腐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低渗透油田井筒腐蚀防护工艺技术优化提出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长庆油田陇东区块水平井钻井施工为背景,介绍和分析了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困难,并且提出几项提高水平井钻井速度的措施,目的是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实现钻井的安全、高效和提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稀土元素对陇东地区长9物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的主要物源区和物源方向来自研究区西南方向,其次是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西南方向的物源物源区为陇西古陆及南部的祁连—秦岭古陆的沉积岩母岩区,西北部物源区母岩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北缘的太古代花岗岩与元古代变质杂岩体组合,东北方向为太古代花岗岩与元古代变质杂岩体。  相似文献   

7.
刘尧刚  李佰涛 《河北化工》2011,34(7):59-61,71
从微生物驱油的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微生物驱油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并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盘33-21区块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前后生产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分析,利于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微生物驱油的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微生物驱油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并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盘33-21区块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前后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分析,为下步该项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油房庄原油储备库是长庆油田北部油区枢纽站场。该储备库毗邻长庆油田输油干线靖惠原油管道中间站场油房庄输油站建设。储备库进油点多,接收油房庄输油站及周边油区多座联合站来油,担负着调节长庆油田北部油区生产运行及给长庆油田-呼和浩特石化原油管道供油的重任,储运系统复杂。文章介绍了储备库收油、存储、发油及与新老系统衔接等工艺设计和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页岩油成藏期次及时期,利用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荧光光谱定量化描述、均一温度投点等方法,对该地区长7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陇东地区长7储层见发蓝绿色、绿色、黄绿色3种荧光颜色的油包裹体,其中广泛发育蓝绿色和黄绿色两种荧光颜色油包裹体。根据λmax与QF535的相关关系特征,识别出研究区共有三幕油气充注,同时在井中观察到少量的沥青存在,说明有一部分早期充注的油遭受到破坏。综合分析认为陇东地区长7页岩油共发生了三期成藏,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在早白垩世初期137~139 Ma期间,第二期油气充注发生早白垩世晚期121~123 Ma期间,第三期油气充注发生中白垩世初期107~S109 Ma期间,其中第三期油气充注对储层贡献度最大。该成藏期次拟定为该地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彦舒  王剑  白远 《辽宁化工》2011,40(9):962-964
陇东油区油层属低产、低渗、低压三低油田,区块较多。各区块平面上、纵向上渗透率分布差异大,导致注入水或边底水沿高渗带、大孔道、裂缝指进或锥进,使油井过早见水,并很快水淹,降低了油田采收率。为了遏制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势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和采收率,研究适应陇东油区的堵水调剖技术,满足封堵大孔道、驱替小孔道残余油、剥离岩石孔隙中的油膜的目的,从而提高中高含水期的水驱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次研究综合运用示踪剂分析、脉冲试井、PI决策、水驱前缘测试4种方法,开展对储层的见水类型、见水方向、窜流程度研究与分析;对于三叠系裂缝油藏堵剂进行了优选与评价并且提出了堵水调剖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主要目的层为延长组,该地层属于低渗透致密油藏,并且在水平井开发中长水平段水平井占比率越来越大,开发难度大,需要通过压裂或者其他的手段才能提高采收率。经过对陇东区块的地层特点,长水平段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的分析研究,探索出了适合该区块长水平段水平井固井技术方案,优选出了能保证固井质量的水泥浆体系和工具,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保证了水平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以来,长庆油田开展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与实验,实现了渗透率0.15~0.30 md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水平井开发单井产能达到定向井开发的7~10倍,开发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水平井单井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期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长庆油田地层特征,研究了油藏地质因素和压裂工程因素对水平井初期产能的影响,为下步水平井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51区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油区舍水油田三叠系长2的一个新开发区,油层薄,平均厚度3.4m。本文通过对宁51井区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的认识和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块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局部含水上升快、低产低效、稳产基础薄弱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西41区为长庆油田陇东油区西峰油田的一个地质开发区块,2009年正式投入开发,2011年至2013年大规模滚动产建,开采层位长8,是西峰油田的主产区块之一。该地质区块在开发过程中与同西峰油田白马南区、西峰油田白马中区相比,表现出较强的油井裂缝性见水、局部注水单方向见效的特征,2011-2014年产能大幅递减。因此遏制区域含水上升,实现"控水稳油",对缓解西41区开发三大矛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长庆油田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开发的主战场。先注后采、水平井规模开发和多级分段体积压裂是该地区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也为配套固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型分段压裂会对常规水泥环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油、水窜现象,直接影响油井后续的投产效果,因此防止环空窜流,不仅要考虑到水泥浆的防窜性能,还要考虑到改善水泥石力学性能的问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发了增韧防窜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可有效改善水泥石力学性能,提高水泥浆的防窜能力,优化了固井工艺,形成了适用于该地区致密砂岩油藏的配套固井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内源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特点。从室内研究分析、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说明了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白153区微生物驱先导性试验的情况。白153区共进行3个井组试验,14口油井中见效6口,有效率42.9%,含水平均下降38%~80%,累计增油1850t,累计降水5201m3。矿场试验表明,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激活油层中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及产物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提高了水驱波及体积,使油井产量增加、含水下降,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8年年底,长庆油田共完成石油产建量460万吨、天然气产建量100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达1256.8万吨,这意味着长庆油田千万吨级产建工程已全面告捷,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油气田开发建设的基础,产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油气产量和开发效益。2018年是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稳产的第六个年头,油气产建任务十分繁重。油田公司统筹优化部署,全员参与、上下联动,施非常之策,全面推广"大井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的陇东油区开发过程中,实施注水开发,通过水驱开发生产,获得一定的油气产能。为了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加强对注水开发油藏的调整潜力进行研究,通过注水剖面的调整,达到合理的注采井网的注采比例关系,提高水驱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氮气泡沫酸化工艺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长庆油田**区长6油藏的6口低产低效井的现场应用,以及对比与常规酸化作业的效果,得出氮气泡沫酸化在长庆低压、低渗透油藏的增产上具有良好推广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