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分析刚度大小对筏板基础承载性状的影响,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筏板基础、地基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在保持模型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筏板基础的刚度,进行了8种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筏板基础最大竖向应力、最大沉降量、沉降差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上部结构群柱效应对筏板基础最大竖向应力及最大沉降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筏板基础的沉降量偏大,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通过提高筏板基础刚度的方法以降低基础沉降量存在一个刚度上限值。当筏板基础刚度达到这个上限值时,增加基础刚度对于降低沉降量的效果不再明显。此外,如果筏板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过大,通过增大基础刚度的方法会取得理想的效果。降低基础沉降的刚度上限值与调整不均匀沉降的刚度取值并不相等,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刚度取值,在工程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变形和经济效益。考虑群柱效应对筏板基础最大竖向应力的影响是很小的,但不考虑群柱效应的影响,将会高估筏板基础的最大沉降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桩筏基础外挑筏板内力计算复杂的现状,提出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地基土压缩理论,在一定的基本假定条件下,利用地基土沉降与筏板底部受力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筏板底部均布荷载系数计算公式;结合筏板顶部均布荷载系数计算,在荷载叠加原理下得到筏板等效均布荷载系数;进而利用结构力学的基本公式,建立外挑筏板内力与筏板以下各层土体压缩量之和的简化计算公式。将该简化计算方法应用于某桩筏基础外挑筏板,验算在规范允许的最大沉降量下外挑筏板的受力状态,并判断其配筋是否满足要求。结果表明,该简化计算方法简单实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坑开挖对邻近桩筏基础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限元边界模拟地基半空间特征以避免"静力边界效应",同时考虑体系界面的非连续接触特性和地基土的弹塑性本构特性,通过建立桩筏基础-地基-弹性支撑构成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基坑开挖共同作用体系弹塑性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邻近基坑开挖引起地基应力和筏板基础沉降分布向基坑方向调整.并且其分布的非对称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与筏板基础沉降和地基土内力分布调整特征方向相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基础承载中心向远离基坑方向调整,体现了桩基础对筏板起到补偿作用;当由筏板基础主导开挖引起的桩筏体系承栽变化时,桩项总反力和与其相关的桩-土荷载分担比在开挖过程中呈现非单调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筏板基础在共同作用下的静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程中上部结构、基础同地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共同作用下不同地基条件对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很大的影响。本论文基于共同作用理论进行了地基、筏板基础和巨型框架结构共同作用力学机理分析,详细论述了力学数值模型特性,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算例数值计算,得出砂卵石地基对筏板的罚刚度较大,使得筏板在上部结构作用下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时造成上部结构边柱内力较小,而软弱地基对筏板的罚刚度较小,筏板发生了整体弯曲变形,上部框架中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次应力,造成上部结构边柱内力较大。本论文所得结论对工程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桩—筏(梁)基础设计时,筏板(梁)底部的地基反力的确定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仅受到上部结构的刚度影响,还受到地基土的固结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及地基刚度的时效性等的影响,设计时其计算模型的建立又和桩—筏(梁)的刚度有关。根据地基土在桩—筏(梁)基础的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况,结合工程实例,提出桩—筏(梁)基础设计时简化计算的3种模型及3种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疏桩-筏板复合基础的现场原位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建筑设计规范对筏板承担的荷载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为验证在徐州地区故黄河泛滥区内采用桩-筏复合地基时筏板的承载情况及建筑物的下沉量,以框架结构的某9层大楼桩-筏复合地基为例,在现场原位对筏板的承载情况和建筑物的下沉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筏板受土反作用力及地下水压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荷载分担率,建筑物的下沉量小且较均匀。  相似文献   

7.
竖向荷载相差较大的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及桩土之间涉及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依据子结构法,通过将差异上部结构刚度矩阵和荷载向量向筏板基础顶面的凝聚,分析筏板基础子结构的平衡条件和桩-土支承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特征,建立了桩筏基础-差异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以位于桩筏基础之上的某15层框剪结构体系为算例,进行了桩筏基础-差异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特征的有限元分析,揭示了满堂均匀布桩条件下,筏板基底反力和沉降的分布特征,以及差异上部结构和筏板基础共同参与调整基底不均匀沉降过程中,荷载与内力的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8.
砂卵石土由于其优良的工程特性而在高层建筑中逐渐开始应用,同时,其上部结构、基础同地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若设计再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不考虑上下部的相互作用则不甚合理。本文以结构刚度凝聚法理论进行上部结构力学机理分析,并将上部结构所有刚度和荷载凝聚于基础上;其次,基于动三轴试验建立砂卵石地基模型;最后,详细分析筏板的各种计算模型,在工程实例有限元数值计算基础上进行共同作用分析,重点归纳了砂卵石地基上各种筏板计算模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9.
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常规设计方法及共同作用分析的二维方法尚未真实地或全面地反映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的联合工作机理.为此,基于三维Biot固结理论,结合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考虑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来反映地基的固结效应,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共同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与分析表明:当考虑三维空间效应时,地基的固结作用对上部结构-筏板-地基共同作用体系的承载机理与变形协调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共同作用体系中各部分受力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并且紧密地依赖于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上部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时间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加拿大多伦多市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局部桩筏基础(PPRF)的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了设计PPRF的决定性因素;在保持PPRF设计的完整性前提下,提出了单位沉降量的准则,并用于筏板和桩的设计;计算了PPRF的滑移及转动;最后,采用有效方法对该工程采用的局部桩筏基础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PPRF的设计主要取决于侧向土压力、分布不均的建筑荷载以及地基土的非均匀承载力,工程桩应主要布置在沉降较大的区域,即位于筏板基础承受高压力而土体承载力较低的西北部。探讨局部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为该类型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筏式基础板设计常用的地基模型种类及适用范围、各种计算方法适用条件、特殊荷载(边荷载、温度荷载)的常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建筑、市政等工程得到飞速发展,在都市中,寸土寸金,因而在建筑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一个重要方向,高层及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地基基础工程和深基坑工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砼的特点,提出在砼中掺加减水剂及粉煤灰的双掺技术,改善砼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延缓、降低大体积砼的水化热,提高砼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大体积砼的浇注方向及速度、温度测点布置、测量时间安排以及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偏差进行分析,供高层建筑物筏板基础等大体积砼施工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砼的特点 ,提出在砼中掺加减水剂及粉煤灰的双掺技术 ,改善砼的和易性 ,减少水泥用量 ,延缓、降低大体积砼的水化热 ,提高砼的可靠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大体积砼的浇注方向及速度、温度测点布置、测量时间安排以及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偏差进行分析 ,供高层建筑物筏板基础等大体积砼施工时借鉴  相似文献   

15.
桩筏基础中筏板厚度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传统确定桩筏筏厚方法的弊端,提出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确定一个筏厚,再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方法,分析了这两种极限状态中,影响筏厚的基本因素,结合板的理论、桩筏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及工程实践经验,给出了相应的简明算式并附以算例,对其它确定筏厚的方法加以讨论,最后给出了合理确定筏厚的完整步骤.  相似文献   

16.
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体积筏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问题,根据兰州市城关区某工程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的成功案例,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及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高层建筑桩筏地基及基础的内力与沉降求解方法,提出了变基床系数的新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基础及地基平衡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18.
竹筏浮式消浪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种筏式消浪结构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单层平筏式消浪结构较佳,并列出了部分试验结果。不同水深和筏重对单层平筏的消浪效果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高层建筑桩筏地基及基础的内力与沉降求解方法,提出了变基床系数的新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基础及地基平衡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