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20年来,在水环境管理、水质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曹捍 《人民黄河》2001,23(6):25-26
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2001-2005年改革发展五年计划的编制要求,分析了制约黄河水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黄河水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探讨了今后五年内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水质监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成、特点及其在黄河水质监测中的运行情况。通过LIMS在黄河水资源保护中综合应用和实际运行成效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在短时间内有重点地增强黄河水质监测的快速测试能力,实现黄河水质监测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增强了水质监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广泛地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促进黄河水质监测工作的发展,黄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监测中心站近期已编制完成了《黄河水质监测工作》录像片。该片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河水资源保护遥感技术业务需求分析,指出可以利用较为成熟的遥感监测技术,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水质监测、生态保护、水质模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建立具有遥感监测、评价、预报、分析等功能的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建立黄河生态系统数据库,初步实现流域重要河流湖库水域的水质信息动态监测.提高流域大范围内应时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成就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黄河水资源保护领域近20年的科研成果,根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总体目标,提了出未来黄河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构建流域水质应急管理体系以保证黄河水质安全;构建水质保护监测体系以提高水资源保护、监督及管理能力;保证河道内生态水量需求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优化水生态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黄河水利水电资源以减少大坝对生态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因其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怏、成本低、便于长期动态监测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对流域水质变化、水体污染等进行监测,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及时、有效的水质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资源保护的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库、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五部分。信息采集可通过常规监测、省界监测、水量调度监测、实时监测、人河排污口监测、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以及遥感监测等监测站点完成。数据传输主要依托黄委计算机网和公共信息网,建成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中心的水资源保护网络系统。水资源保护综合数据库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数据库、文件资料数据库和图形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监测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两部分。信息服务系统由信息检索查询、图表生成、多媒体显示和信息发布等组成。通过这5个环节的建设,整体提高水资源保护的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祥龙  宋世霞  封克俭  彭勃 《人民黄河》2004,26(12):17-18,34
通过对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成果的回顾,提炼了以往研究成果中的精髓,并对发展中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和监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黄河治理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出了近期亟待开展的“黄河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研究课题,为今后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于2002年成功建设了黄河花园口、潼关两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填补了国内多泥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空白。水质自动监测站为水量调度实时水质监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三条黄河”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源服务,为全面提升黄河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它以社会效益为主,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黄河泥沙含量高、河道主流摆动频繁等环境条件使得在黄河上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黄河花园口水质监测站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加强常规监测的同时,逐步实现了由定点监测向流动监测、定时监测向实时监测转移,实现了实验室测试与动态监测的有机结合,为全面、准确、快速、及时地掌握和发布水质信息,为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1996年2月10~11日,水利部科技司在北京分别主持召开鉴定与验收会议,通过了《泥沙对黄河水质影响及重点河段水污染控制的研究》的鉴定与验收。《泥沙对黄河水质影响及重点河段水污染控制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85-926-04-02专题,该专题由黄河水贪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由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所、水利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完成。专题结合黄河多泥沙特点,采用室内模拟与河道监测相结合,微观机理与客观规律研究相结合,环境化学研究与生物毒性、毒理、…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成果  姚党生 《人民黄河》2005,27(3):38-39,48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①完善黄河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②进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③加强水量水质统一监测;④建立水量水质联防队伍;⑤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⑥开展洪水资源化研究;⑦开展污染物在汇流面上的运行规律研究;⑧加强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污工作;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⑩加强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水利水电快报》2006,27(19):22-22
三峡工程156m蓄水在即,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测中心提出的三峡水库156m蓄水期水质监测方案目前已经审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洪一平说,即将开始的监测将采用现代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巡回监测与定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在三峡工程156m蓄水期间,对三峡水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水质监测和调查,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库区水质报告的同时,还将为今后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质监测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状况和变化规律。介绍了安徽省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发挥水质水量结合的优势 ,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服务 ,为防汛抗旱防污工作服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水质监测是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以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的基础。在监测站点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河流水质监测,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及处理的自动化是水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质监测在水资源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能够实现对水质的不断监测,随时掌握水环境质量,文章将着重对水质监测在水资源保护中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当前河北省水质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为河北省水资源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01,23(9)
本刊讯 为了有效保护黄河的水质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将出台新的治污方案 ,对流域各省 (区 )实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其目的是要有效遏制黄河沿岸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 ,真正改善黄河的水质 ,保障沿岸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黄河将实施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与运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水资源保护,对水源地和水功能区的水质自动监测愈加重要,通过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控制,及时掌握水体的水质变化、预警预报水污染事件,实现现代化的自动监测技术,已成为水文系统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扼要介绍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建设和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月中旬以来,黄河干流潼关—小浪底河段遭受严重污染,龙门以下河段水质均超过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污染物主要来自渭河、汾河、涑水河等支流及入黄排污口。造成这次污染的原因除黄河流量小等自然因素外,还有流域内各省(区)水污染防治不力、污染治理严重滞后等人为因素。这次污染严重影响了沿黄城市生活和生产供水。因此,建议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法规建设,将黄河列入全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