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继鼎鼎大名的四合轩之后,李景汉先生又在北京开设了另一家俱乐部。RBL 是这个俱乐部的名称,正如其三个字母的组合一样,它也融合了 Restaurant(餐厅)、Bar(酒吧)和 Lounge(休闲长廊)三种空间功能。这个俱乐部座落在繁华的东华门大街上,华府国际饭店旁这处不起眼的地方,如今竟成了一处名流云集并充分体现品位的高档俱乐部,但它的门面还是平静并且与世无争地栖息在闹市的一角,低调得就连门牌都不易被人发觉。东华门大街纵然气派繁华,但这条大街的后巷则是来得自然且充满市井味道。RBL 有两个门,一个正对东华门大街,另一个就开在那条后巷之中。前者是一道淡蓝色磨砂玻璃的自动门,不定时的开启应和了人流匆匆的节  相似文献   

2.
四合轩,故宫墙外的西餐厅说起京城最早,最有格调的西餐厅,就不得不提四合轩。关于故宫东华门外这座老宅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300年前,后因袁世凯将他的御医安排在东华门外居住,也就有了原餐厅主人李景汉在1991年从袁世凯御医孙子手中买下这座老宅的后话。经过了五年时间的申请和整修,四合轩餐厅和画廊才真正的与90年代的大北京相见,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京城食客的必  相似文献   

3.
《缤纷家居》2012,(11):148-151
室内建筑师,屋里门外(IN·X)设计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原清华工美)主任设计师,中鸿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室内工作室设计总监,北京力透产品设计中心创始人创意总监。作为室内建筑师,吴其华(吴为)拥有超过12年的专业设计经验,多年来在商业空间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与丰富的设计经验。他专注于生活艺术,在灵动的思维中做创意,更在制约中产生灵感。由建筑思考室内,让空间影响室内家具,近年来,他由室内设计延展至产品设计,完成了对设计完整性的把控,也丰富了空间设计的内涵。当下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如果想要去看,便只能是去那些旅游景点或是文物保护单位才能看到,这些建筑在城市当中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我们没法像欧洲很多的城市那样,随处可见,那些真正被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且这些老的建筑可以很好地与现代建筑并存,是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被后人继承。其实我们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我们的城市当中想要看到传统建筑却是件难事。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满足当下的利益,拆除一片建筑,比保护一片建筑要容易的多,因此导致了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所以我们想要通过这次的作品去提示人们不要一味地去破坏那些古老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缤纷家居》2014,(3):248-249
正2013年11月6日,世界知名瓷砖品牌,意大利的MARAZZI(马拉齐)北京旗舰店在北京建材经贸大厦1层正式亮相,这也标志着MARAZZI(马拉齐)品牌有了一个新的广阔平台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同时也将与中国优秀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展开全面的合作。借着本次旗舰店开业之际,MARAZZI品牌中国总经销北京金隅商贸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集团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尚层装饰(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  相似文献   

5.
四合院是北京最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遍布了城内的每条胡同。古往今来,上至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下至格局紧凑的小户人家,北京城内的四合院始终承载着十几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历史的长河赋予它悠远淳厚的京韵。与此同时,传统四合院也见证着北京城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与之共同进步,适应为现代四合院。本文结合恭王府和古建筑改造项目小龙门百年“福”字院两个建筑实例,用其研究传统四合院和现代四合院的民居建筑风格,分析二者的共性,探究在新时代和发展语境中现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在传统文化上的传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6.
陆杨 《北京服装纺织》2014,(11):230-233
穿过街道中间那座大红色的牌楼,一股清幽而淡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大街上的喧闹似乎也消失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便位于这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先农坛内。刚进正门,映入眼帘的是前建筑界泰斗罗哲文先生所题的“中国古代建筑展”几个金色大字。博物馆馆长徐明介绍说,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瓦片之美     
《缤纷家居》2012,(5):104-109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只会在屋顶上出现的这种"瓦片"被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用成了整个建筑的外体包裹。不过,他显然不只是追求引人注目的形式。隈研吾的实验性作品总是在打破物体想当然的形式后又加以传统元素,营造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轴线作为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座座建筑,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爱国情感,中轴线也是北京重要的建筑文化景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北京中轴线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开始被学者和建筑爱好者关注,他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和保护实践,但这些实践对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中轴线来说远远不够,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作为建筑文化遗产最直接的记录形式,为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主要讨论在数字影像时代,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影像媒介如何保护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以及在数字影像方面可以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北京上东区作为北京国际化进程的起点和终点,始终固守一份对世界的承诺。上东区的中心建筑——阳光上东,综合多种建筑形式,坚守着自然、城市和谐统一的一切可能。阳光上东,得天独厚的拥有北京四环内外最多的绿色,环绕阳光上东的这片绿色位于;东口环路内外,机场高速路以南的带状区域。与此同时,我们不禁感慨这片“都市绿肺”的森林意境……因为她不仅涵盖了亚洲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同时也包含了京润水上花园  相似文献   

10.
二、形态类别 四合围院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以四合围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各类组合的庄园宅第,成为北方建筑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流传有绪且成就最高的民居建筑区域。 四合院住宅至少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它的分布范围遍及东北、华北、中原一带,并影响到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二层三、四合院.根据备地区的自然条件与风俗习惯产生丰富多彩的平面立面。 北京四合院是单层四合院形式中最典型、营造水准最高的民居代表。 北京四合院平面布局呈现出对称式和封闭性外观的突出特征,强烈的宗法制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进步,建筑工程在中国已经形成的一整套健全完整的设计、施工体系,并采用了以梁板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进行设计,但是在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商品住宅的大量需求,土地价格逐年上涨,建筑成本已经不再是建筑产品中的主要经济指标,商品楼的价格中更大的一部分价格是土地成本,在设计中体现为大进深、小开间,造成设计空间布置受结构形式的制约,空间布置不灵活,各种功能区相互重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梁板的结构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要求,而无梁板结构体系具有建筑空间大,不受梁的限制,空间布置灵活,可以有效的增室内层高,施工方面模板:支撑、安装拆除、体系简单,钢筋制作及绑扎简单方便,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  相似文献   

12.
来到中国,目睹城市建筑的疯狂生长,对于年轻的法国摄影师奥黛丽·西门(Audrey Salmon)来说,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都市体验。自2005年起,她从上海搬到北京来生活与工作,对于这个城市曾经的"欧洲"式设想被一种全新的建筑景观所取代。在这里,人们会感觉到永恒不断的位移,因为你几乎永远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中国城市面貌的突变也使居民开始面对内心深处生长的欲望和危机感,而渊远的文化传统也在城市的建构中陷落着。在她的眼里,这个城市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上生长着,建筑物就像被催化一般疯狂地向四围蔓延。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几年最新开发流行的一项基坑支护措施是逆作法,其是在建筑高层多层建筑物的地下构造以及其他多层地下室构造有用的措施。在美、法、德、日等国外的建筑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成果较好,虽然逆作法的建筑技术和相应的理论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在一些地区普及使用,但是这项措施现在仍然是一项特殊的建筑技术,针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或者传统建筑技术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以及成本又较高的状态下使用。  相似文献   

14.
消逝的胡同     
苗蕾 《家具与环境》2004,(2):142-149
胡同,这种代表着北京特色的建筑形式如今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地——随着新建筑的增加,胡同被成片的拆除。这种大面积的拆除引发了鼓励拆迁者的胡同保卫者的激烈论战。但无论怎样,轰隆隆的铲车还是来了,拆除也罢,修缮也罢,旧的东西没有了,原汁原味的也变了。胡同,依然走向了消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符号记载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文明与发展,艺术与生活。同时,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在不同时期拥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的渗透,其创造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对比东西方建筑设计的特点、形式、文化,对建筑发展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比对东西方在建筑设计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东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发展、交融和延续。研究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对东西方文化交融起发展和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旧城社区建设深受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影响,对于环境和文化的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局部更新的改造实践项目,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文借鉴新城市主义和城市复兴理论,结合北京旧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现实问题,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和形态的再生策略.旧城建筑在保持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居住生活方式的条件下,允许有创新、符合当前文化和社会现状的新四合院建筑形态和空间的注入,这也是传统四合院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方向上强调设计与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的结合.结合旧城实际,利用高密度、多样性、混合型等概念切实扩大了北京旧城四合院改造的内涵和外延,使旧城规划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同时对旧城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延续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工业建筑起源及历史文脉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自晚清时期遭受外来势力的入侵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历经清政府、北洋政府、伪满州国政府的统治酝酿着工业文明的形成,呈现出现代化城市的征兆,其工业建筑亦具有遗产价值。基于对19世纪末至今沈阳工业建设发展史的梳理,研究近现代沈阳工业建筑的思潮、风格、形式与结构流变,以期为了解近现代沈阳工业建筑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完善并继承沈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彦 《缤纷家居》2011,(9):114-119
金珠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总长不过300米,街道两旁的建筑却各自迥然不同:代表80年代后建设风格,小瓷砖贴面的现代建筑;90年代后铝板和玻璃幕墙装饰立面的多层办公楼;2000年后仿砖贴面的假古董洋房;也有2009年才落成的高层玻璃塔楼,东银中心。沿街建筑最高100米,最矮的10米。各时代各样式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复杂文化的载体,而城市建筑则又是城市的灵魂,怎么样去体现其地域性、民族性,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现代城市建筑文化中的形式与功能、民族化与现代化、创新与保守入手,探讨现代城市建筑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建筑设计更具有地域文化性,并提出地域文化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从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且给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以毁灭性的打击。在人类社会出现了近100年的现代主义也开始被更多的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所覆盖。动态建筑的出现,以破竹之势冲击着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为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使城市景观视觉形象呈现多元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