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主桥为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最大跨径550m,加之施工区域位于东海海域,海域环境复杂,工况特殊,线形控制难度大.通过对钢箱梁实测线形和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和监控,确保钢箱梁线形、内力和斜拉索索力分布合理,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顺利实现预期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高深峡谷地形下非线性风场环境的影响,对斜拉桥施工期静风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位移,分析得出:非线性风场对斜拉桥的施工期影响较大,其中非线性风场中决定因素是非线性风攻角;斜拉桥最大单悬臂状态为施工期最不利状态;斜拉桥施工期最不利状态比成桥期更容易发生静风失稳;斜拉桥悬臂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单悬臂比双悬臂的静风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Monte Carlo思想对斜拉索索力随机误差进行了模拟,对千米级斜拉桥按照第二类稳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考察了斜拉桥处于最大双悬臂和中跨最大单悬臂状态时最不利施工工况下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给出了不同施工误差下大跨径斜拉桥荷载安全系数的比较和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8.
郭云杰;刘俊乐;李亮亮;陈云锋;喻晓洪 《建筑机械》2024,(7):162-167
金沙江特大桥为全长492m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该桥横跨金沙江水域,且水深较大,平均水位580m。针对上述特点,桩基础施工前设计了高水位重载钻孔平台,解决了深水库区桩基础施工难题;钢箱梁施工前设计了300t大吨位自行式液压提升桥面吊机,可实现多点同步吊装且精确控制左右吊点水平高差;为控制主梁安装时线形,提出采用对角斜拉方式克服合龙前因轴线偏位引起的龙口误差并在钢箱梁出场至安装时均按规范实施监测;超高索塔分43个节段施工,其中1-2节段翻模施工,其余节段采用液压自爬模系统分节段施工,并设置水平支撑抵消由塔柱向内倾斜而引起的水平分力;主塔下横梁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法施工。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支架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6月30日上午,拥有1088米世界第一跨径的苏通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中国建桥史上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相似文献
10.
刘俊乐;郭云杰;李亮亮;陈云锋;喻晓洪 《建筑机械》2024,(7):130-134+141
金沙江特大桥主桥为(340+72+48+32)m的大跨径独塔斜拉桥,主梁中跨采用PK钢箱梁。文章针对长节段钢箱梁难以吊装的问题,制定了钢箱梁预制完毕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拼装场进行“3+1”4个梁段匹配总成拼装,并拆分为1/3节段箱体,最后进行分段架设的总体方案。钢箱梁施工前设计了300t大吨位自行式液压提升桥面吊机,可实现多点同步吊装且精确控制左右吊点水平高差。研究了起始段钢梁拼装、标准段钢梁架设、合龙段钢梁架设、支座安装与临时防护等工序的关键技术,并基于Midas Civil对施工过程中复核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除原支架设计方案中加强桁架与四角处4根钢管顶部计算结果不满足强度要求外,其余构件的应力、剪应力与稳定性等均满足要求,并对不满足强度要求的构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12.
大跨度斜拉桥多支承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基于单个模态振子振动特性的多支承激励反应谱法.用此方法对公铁两用芜湖长江大桥主航道斜拉桥,在多支承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与用A.Der
Kiureghian的多支承激励反应谱法(MSRS)分析的结果符合较好,本方法可以节省大量计算工作量.逐项分析了行波效应、空间不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说明了多支承激励地震响应分析,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两铰钢拱桥面内稳定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几何非线性及稳定问题是大跨度钢拱桥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应用弹塑性大变形计算方法 ,通过对两座大跨度两铰钢拱桥的面内非线性分析 ,讨论了结构稳定计算中加载方法的影响以及材料屈服与结构失稳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载顺序对承载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十分小 ,按 μ (恒载 +活载 )比例加载法推定的极限荷载与再现结构初始状态的逐次加载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加劲梁的早期屈服增加拱肋的负担 ,对钢拱桥的失稳具有显著的影响 ;用初始屈服荷载可以比较精确地推定两铰钢拱桥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特大跨度碳纤维索(CFRP)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以主跨为1700m的钢斜拉桥为例,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特大跨度斜拉桥采用碳纤维索后:(1)减小了桥梁的最大内力值,改善了结构的受力状态;(2)桥梁的变形特征基本接近。因此,从抗震性能方面考虑,特大跨度斜拉桥采用碳纤维索是可行的,斜拉索截面的确定建议采用等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模态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大跨度斜拉桥建设的迅速发展,试验模态分析对于验证设计、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以及桥梁安全运行的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斜拉桥是由索、梁和塔三种受力特点完全不同的构件组成的组合体系,尤其是混凝土斜拉桥由于恒载内力较钢斜拉桥大很多,且振动信号衰减更明显,其模态试验比其它桥型更加困难。本文通过研究混凝土斜拉桥的模态参数特点,发展了一种包含两种方式基于环境激励的桥梁模态试验方法(UINO法),提出了利用互功率谱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分析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桥梁模态试验专用软件系统QL-SYMT。通过多座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模态试验证明,该系统不仅能有效识别出桥梁的模态参数而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ANSYS分析了大跨度悬索桥吊杆在端部参数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及吊杆内力的变化,并讨论了吊杆振动与吊杆内力时程的频谱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
大跨度钢斜拉桥扁平钢箱梁悬拼阶段相对变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跨度斜拉桥大多采用流线形扁平钢箱梁 ,在主梁悬臂拼装过程中 ,吊机作用梁段、被起吊梁段由于受力不同 ,变形存在较大差异。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为例 ,用空间有限元分析了悬拼阶段扁平钢箱梁的相对变形 ,并研究了温度、纵隔板设置、吊机作用位置对相对变形的影响 ,对钢箱梁制造、安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