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2.
3.
4.
5.
6.
7.
综述了近几年来世界甜菜丛根病致病病毒(BNYVV)的基因组、致病因子及与其它病毒的关系,及丛根病抗性基因、抗性阻断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9.
抗丛根病甜菜品种在我国的紧迫性和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丛根病,这种危害最严重的甜菜病害,在我国自七十年代末最先在内蒙古包头糖厂附近发现以来,十余年间已相继在华北、西北各省(区)发生和蔓延。据统计,1990年发病面积已达16万亩左右,年直接经济损失为3600万元以上,并仍在迅速扩展中。已查明采用轮作及其他常规防病措施的效果不大,而应用抗病品种已在一些国家取得实际成效。选育适合我国各主要产区种植的抗丛根病品种,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甜菜育种课题。对甜菜丛根病的抗性,同时存在质量性状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抗病种质可以通过病土筛选、引进、分离、远缘杂交等方式获得。采用先进合理的抗性鉴定技术及育种程序,是加速抗丛根病品种选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11.
12.
经1991~1992年的比较试验,德国KWS公司和法国德普雷公司的耐丛根病甜菜品种在感染了丛根病毒土壤环境条件下种植,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耐丛根病性能,个别品种耐丛根病性能较强。但该类品种在无丛根病或轻度感染丛根病地种植,均表现不抗褐斑病,含糖分较低。 相似文献
13.
抗(耐)甜菜丛根病新品种中甜—双丰317号(张甜301)是以二倍体抗(耐)丛根病品系抗1和抗褐斑病性强、含糖较高的四倍体双丰415杂交而成的普通多倍体甜菜新品种。该品种块根产量高、含糖中等、工艺品质好、抗(耐)丛根病及褐斑病性强,在1994~1995两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抗(耐)甜菜丛根病品种联合区试中达标,平均块根产量为2570.8kg/亩,比对照品种增产512.6%,含糖率(14.61%)提高3.98度,产糖量为359.3kg/亩,比对照增加1036.4%。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试验点表现出较强的耐丛根病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来甜菜抗丛根病育种的实践与体会,概述了获得甜菜抗丛根病种质资源的手段与方法,筛选出了抗丛根病的甜菜新品系NC-7和NC-8及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NC203。在严重发病田其块根产量分别比感病品种甘糖1号增产403.1%、448.9%和562.5%;含糖率分别比甘糖1号增加79.9%,60.2%和29.2%。 相似文献
15.
抗(耐)甜菜丛根病新品种中甜—双丰17号(张甜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抗(耐)甜菜丛根病新品种中甜一双丰17号(张甜201)是以抗(耐)丛根病品系抗1和高糖,抗褐斑病品种双丰8号杂交而成的普通二倍体甜菜新品种。该品种块根严重,含糖中等,工艺品质好,抗(耐)丛根病及褐斑病性强,在1994~1995两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抗(耐)甜菜丛根病品种联合区试中达标,平均块根产量为3238.7kg/亩,比对照品种增产360.5%,含糖率(14.78%)提高3.39个百分点,产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