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勇 《暖通空调》2011,41(9):21-22
针对热量表中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必须一一配对、逐一调整的问题,建议在现行热量表标准中应允许使用数字温度传感器,以保证热量表和传感器独立安装使用.介绍了一种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热量表的分类,重点对各种热量表适用范围及选型方法进行论述,并对配对温度传感器和积分仪的选型要求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热量表的分类,重点对各种热量表适用范围及选型方法进行论述,并对配对温度传感器和积分仪的选型要求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供热系统中热量表的分类及选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荣  丁爱军 《建筑科学》2004,20(5):65-68
介绍了供热系统中热量表的分类,重点对机械式、超声波式和电磁式热量表的适用范围及选型方法进行论述,并对配对温度传感器和积分仪的选型要求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     
热计量表及其选型一、热计量表主要由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三部分组成,如果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开的,称之为一体式热量表,反之则称之为组合式热量表。按流量传感器形式的不  相似文献   

6.
功能热量表的组成包括积分仪(计算部分)、流量计、配对温度传感器。积分仪是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热量值的部件;流量计是指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  相似文献   

7.
徐彤  崔高健  罗明 《区域供热》2013,(5):99-101,104
针对国内设计生产的热量表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这一现状,运用fluent软件对热量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添加流道,改变叶尖间隙,提高了热量表的测量精度。通过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1级表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政策规定新建居住建筑使用热量表作为热计量工具。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热量表多为机械式热量表,为获得最佳的热量表性能,在基表设计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基表形状、叶轮叶片数目、采用分流片、加装调节肋板等,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暖通空调》2006,36(B03):33-33
恩乐曼公司生产的SENSOSTAR 2热量表属于户用袖珍型热量表之最新一代。恩乐曼公司30年前就开发和生产了热量表,现已年产超过250000块,成为欧洲户用热量表市场的领导者。SENSOSTAR 2热量表的开发更注重长期的稳定性、方便的安装性和良好的易读性。生产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所以,热量表全部的部件,如微处理器(计算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都是恩乐曼公司自己在德国制造的。  相似文献   

10.
1、智能IC卡干电池超声波热量表简述 随着国家近几年来供热计量改革相关政策的大力推进,供热计量器具产品市场迎来了春天,在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的推动下,供热计量器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量表作为供热分户计量的唯一法定计量器具,必然在供热计量中担任重要角色。据相关部门统计,在短短的几年内,热量表生产企业由原来的二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二百多家,发展速度之快也前所未有。在供热改革十年来,热量表技术从之初的机械热水表加温度传感器,发展到霍尔、韦根有磁传感器机械热量表,  相似文献   

11.
庄一新 《江苏建筑》2011,(2):110-112
简要介绍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热流计法的检测原理,并结合现场检测经验与相关标准提出对热流计传感器的校对和一些使用要点和技巧以及热流计法在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彦秋  李强 《煤气与热力》2012,32(11):20-23
介绍了V锥流量计的机理、特点、检定方法,以及基于V锥流量计的热量表结构.从流体密度、传感器尺寸、流出系数方面分析了基于V锥流量计的热量表在热计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墙体主体传热系数通常使用热流计进行测量.本文分析了热流计的使用条件,提出对于砌块墙体等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墙体,不适宜使用热流计测量其主体传热系数的观点.而后以混凝土砌块墙体为例,分别模拟了不同室外温度时,不保温、外保温和内保温3种情况下,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分布的情况.并针对保温墙体改变其保温层厚度.得出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及温差变化的趋势,进而得到应将热流计粘贴在保温层一侧对保温墙体进行检测的结论.模拟结果还显示,当室外温度大于0℃时,对于保温层厚度大于70 mm的内保温墙体,也可将热流计贴在不保温的一侧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进行了抽样调研,通过对调研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供暖季室内温度分布状况、实测每平米耗热量、室外平均温度下的每平米耗热量、典型楼栋耗热量、低能耗楼栋耗热量及高能耗楼栋耗热量分布状况,并与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比较,为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单位管长换热量的求解程序,并且分析了地下换热器中循环液设计出口温度、埋管间距、钻孔深度、土壤热物性参数等因素对单位管长换热量的影响。得出单位管长换热量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中各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a system for measuring solar heat gain through fenestrations. The system allows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thermal fraction that penetrates into a room through a fenestration due to solar radiation, and als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ar Factor. To test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ystem, some field measurements and calibration of sensors (heat flux meters) were carried out. Initi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an error in the Solar Factor obtained and also that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 flux meter support plate. Currently the equipment uses a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with fans that insufflate air directly onto the rear side of the heat flux meter support plate. The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external air reduces the heat flow through the sensors, causing errors in the measurements. New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cooling system with water circulation in a thermostatic bath. The de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at flux met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air provided good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e necessity for modifications to the currently used cool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7.
上海某垂直单U地埋管钻孔换热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某典型地质钻孔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能力进行现场试验,得出了夏季散热及冬季取热模式下单孔的换热能力。结果表明,在本测试工况条件下,冬季工况每延米取热量约为夏季工况散热量的65%,冬、夏季钻孔取放热能力明显不平衡。试验结果能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最薄弱部位,其传热系数目前只能在实验室通过热箱法测定,在现场准确、快捷地测试该值对于建筑的节能评估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测试门窗幕墙内外空气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准稳态"测试原理和"热阻法"、"表面温度法"、"传热系数法"3种传热系数现场测试方法,现场测试值与实验室检测值的较高一致性表明了该现场测试方法的准确性,连续测试数据与平均值的较小偏差表明了该测试方法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门窗玻璃幕墙传热系数可通过该方法在现场准确、快捷地测试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三种住宅供暖热计量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住宅供热计量试点中采用的热表法、通断时间法、温度法3种主要热计量方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可操作性、经济性上看温度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