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羊梅  李勇 《煤炭技术》2013,(8):91-93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实现的网络交换机电源智能控制器在煤矿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该电源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自动接通和切断交换机电源,还可以接收无线信号实现煤矿企业网络中交换机电源通断的远程控制,有利于煤矿企业节省能源,保护设备。完成了该电源智能控制器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并进行了系统调试。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7,(12):143-145
针对煤矿井下交换机没有中文显示,工人无法根据现场情况维护井下交换机问题;针对井下交换机没有电源信息管理功能,备用电池长期无电或者满电状态,导致电池使用寿命减短等情况,研制了KJJ15(A)矿用本安全型网络交换机(以下简称矿用交换机)。交换机研制相应的液晶显示屏、定制SNMP补充协议实现液晶屏显示矿用交换机工作状态、通过研制RS485通信协议实现关联电源箱与矿用交换机的信息交互与控制。经过现场使用证明:矿用交换机可以通过中文液晶屏显示交换机的工作状态、端口连接情况、显示关联电源箱的电源信息及对电源箱进行远程充放电管理。矿用交换机的运用极大的减少了矿井工人的维护工作量、延长了备用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陈宜勋 《煤炭技术》2004,23(4):29-30
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和经常碰到的问题 ,并针对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GEPON网络和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矿用智能网络交换机。该交换机可以在1台设备上实现工业以太环网或GEPON环网这2种组网方式,解决了工业以太环网和GEPON环网的融合问题等;同时满足了矿井自动化子系统的接入需求。该交换机在平煤十二矿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交换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远端用户模块在矿区通信网中的应用煤炭部兖州设计研究院沈华在我国专用电话网的建设中,用户交换机是主要的通信设备。随着专用电话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专用网容量和通信范围的不断扩大,只用用户交换机已不能完全满足专用网的通信要求。目前,程控交换机远端用户模块在...  相似文献   

6.
《煤》2016,(7):41-42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法》及相关条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煤矿千兆工业以太环网应保持网络传输的实时性、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伸,矿井规模的不断扩展,井下环网交换机的数量也需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环网交换机的稳定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矿井工业环网交换机电源监测功能的改进,可以实时监测环网交换机供电模块的工作状态,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最终保证环网交换机连续不间断的稳定工作,为矿井各子系统正常通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程控交换机数字交换的构成及数字交换原理。运用大容量的数字交换机可以将远端模块拉出很远,从而达到缩短用户线,提高线路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线路设备成本,提高运输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在交换机及配线架割接中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缩短割接时间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程控交换机在煤矿通信系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多年煤矿通信系统程控交换机的维护经验,列举了用户鉴权、黑白名单标志引起的用户无权以及目的码控制引起的某一局向无法呼叫等几例常见交换机故障的处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交换机常见故障的处理心得,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姚超修 《煤炭技术》2020,39(2):186-188
基于矿用交换机在矿井信息传输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交换机电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电池充放电控制、具有电池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可实时检测交换机的供电状态,并且具有电池远程充放电功能,可对电池进行维护性放电。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交换机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徐矿集团天山矿业公司矿井水处理中预沉池(调节池)中矿井水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沉淀,就被提升泵加压送入下一道工艺环节,造成下一道处理环节难度加大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尝试,在对系统处理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优化加药点位置的方法,使得矿井水后续处理各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行,确保了处理水质的标准,满足了环保要求。对采用类似方法处理矿井水的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云阳县滑坡GPS变形监测网基准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监测是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变形体测量,获取其动态位移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对变形体安危状况做出预警。主要研究GPS变形监测的基准稳定性分析之F检验法,结合三峡库区云阳县专业监测滑坡具体工程,对GPS滑坡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基准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矿用接链环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 10 8高强度矿用弧形齿扁平接链环为模型 ,利用有限元知识 ,通过ANSYS软件对接链环齿部应力进行分析 ,进而求出啮合部分的各种应力图并确定了其应力分布规律 ,得出了接链环的受力薄弱点 ,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的等值线生成算法—双向链接法。该方法先通过离散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然后在三角形边内插等高点、生成等值线段,采用双向链接的方法自动生成光滑的等值线。在AutoCAD平台下应用VB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生成。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插值精度高、图象美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攀钢朱—兰采场深部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朱家包包铁矿,兰尖铁矿深部两采场合并后的运输系统布置问题,开展了深部运输系统研究,研究确定的降低铁路下降深度、采用陡坡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等运输工艺,不仅可提高下盘边坡角,而且可减少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研活动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经验,指出课程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教师的艰苦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所收获,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optimize monitoring points and monitoring fact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ants and soil sample were established by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ng monitoring points and monitoring factors in the graphic on the same factor axis can clearly express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pollutants and monitoring point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o determine the main monitoring point and the main monitoring indicators can reduce and optimize the number of monitoring points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of monitoring data. Using the correlation of pollutants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monitoring indicator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ata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资源型城市”、“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竞争力”4个方面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指导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讨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目标、理论基础、决定因素及模式选择问题。文章认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增强城市竞争力应该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一个总体性目标。最后,作者提出了动态化城市战略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史玉峰  宁津生 《煤炭学报》2005,30(B08):51-54
基于系统论和信息论,提出了滑坡体稳定性分析预测的信息熵方法;首先将影响滑坡因素的时间序列观测值转换为概率化序列值,然后计算它们的总归一化信息熵值;从总归一化信息熵值的变化中发现,滑坡发生前后,熵值有一个陡增锐减过程.因此,可以根据滑坡体熵值的变化分析预测滑坡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既能强化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又能提高矿山高层次人才在本专业范围内的实干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通过调研、分析,采取类比的方法对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确地定位课程在其所属领域的地位、作用,明确课程的建设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纲举目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