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狄原洋太郎教授是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培养过不少中国学生,并多次来华讲学。最近我们在北京与他座谈,狄原洋太郎先生谈了以下一些看法。1.什么是工业工程在日本,工业工程称为经营工学。但真正称经营工学的,只有4所大学,而包含工业工程内容的有80多所大学。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工业工程学科称经营管理,包括: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和数学。工业工程是一门管理技术,它以一门工程学专业为基础,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其中最基础的应是机械工程。但无记以何门工程学专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和信息是必…  相似文献   

2.
该书通过18个实际案例的提炼和分析,介绍了工业工程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案例分布在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行业,内容包含基础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涉及工作研究、作业测定、设备管理、库存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零缺陷控制、装配作业仿真、技术管理、生产线分析、设备监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通过18个实际案例的提炼和分析,介绍了工业工程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案例分布在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行业,内容包含基础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涉及工作研究、作业测定、设备管理、库存  相似文献   

4.
刘刚  赵纲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310-3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开始取得长足发展,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也使我国的电子工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电子工程的相关问题,对电子工程的大系统集成进行分析,展望未来电子工程大系统集成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中,强调将机械电子工程特点与传统机械系统功能、能量进行连接,突出信息连接的作用,并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促进机械电子产品的优化发展。本文在简单概述人工智能概念以及作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就机械电子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就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机械电子工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与阐述,望能够促进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从而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工程爆破》2006,12(2):90-91
2006年3月31日,北京工程爆破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三届四次理事会暨学术报告会。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颜景龙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电子雷管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的专题报告,简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雷管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际上先后研制出的十多种先进电子雷管产品的技术性能,提出了当代科技条件下具备对工程爆破技术产生技术推动作用的电子雷管的概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方向逐渐趋于智能化、网络化和柔性化,尤其有机融合了人工智能之后,促进了机械电子工程产业的改革,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效益。为了让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得到更好的融合,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促进当前机械电子工程发展难题的解决,首先就需要探究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才能将两者质量的关系加以充分认识和深入掌握。  相似文献   

8.
机械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研究所概况机械电子工程系设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专业,创建于1983年,为广东省培养和输送了300多名机电一体化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深受社会欢迎。该系与机电工程研究所是直属学院领导的系、所合一的实体,设两个教研室、两个研...  相似文献   

9.
《安装》2005,(6):F002-F002,i001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四公司)是我国最早专业从事机电安装的工程公司之一,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电子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专业承包壹级以及窑炉工程、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和建筑智能化(甲级)系统集成专项工程设计和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等十一项施工资质。  相似文献   

10.
《IPC/JPCA-2291印刷电子设计指南》,由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和JPCA日前联合发布。该指南提供了有关印刷电子的一致性、可制造性设计要求。IPC/JPCA-2291与《IPC/JPCA-4921印刷电子基材要求》、《IPC/JPCA-4591印刷电子功能材料要求》,一起为不断涌现的印刷电子应用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立通用题库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建立现代考试题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详细描述了能适合各类学校使用的、具有通用特性的题库管理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并对题库管理系统建立过程中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介绍题库建立及自动成卷的一个具体实例,探讨了学校实施教考分离,建立现代考试题库的方法及思路、对各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以AutoCAD为平台开发电子教案的方法,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强大的绘图和编辑功能以及AutoLSP语言,通过界面设计,各种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及大量绘图程序的编写和素材库的建立,使所开发的电子教案图文并茂,操作简单,交互功能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授课平台。该电子教案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颖的仿生检测技术--电子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模拟人的嗅觉来分析、识别和检测复杂嗅味和挥发性成份的仪器,通过人的鼻子和电子鼻的比较,详细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通过对电子鼻与普通化学分析仪器的比较,了解电子鼻的应用领域.并列举了目前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4.
BAB:电子商务中介型B2B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电子商务B2B交易模型的缺陷,结合我国市场诚信体系尚未成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种更为实用的BAB(Business-Agent-Business)电子商务参考模型.BAB交易模式的重点在于"A",即全程监管交易过程.在该模型中,第三方电子交易中心能够控制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流,通过发放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物以代替银行控制和监管资金流,并通过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来控制物流配送信息进而控制物流,实现了电子交易过程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集成,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采用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物还解决了参与网上交易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以上这些都促成了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Materials Today》2002,5(2):20-27
Molecular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depend for their existence on the 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space.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ich phenomena that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se areas arise from mixing of electronic energies in the molecule with external, macroscopic structures. Mechanisms of charge injection and transport,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electronic junctions, are discussed. Major questions that remain unresolved are placed in the contexts of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and device considerations.In the natural world, molecules are used for many purposes. Using molecule-based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s, sensing, and optoelectronics is a new endeavor, called molecular electronics, and the subject both of riveting new research and substantial popular press interest.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机工程学教学实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人机工程学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强调开设教学实验的必要性,归纳了5种基本实施方案,并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系列教学实验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Quantum wires, as a smallest electronic conductor, are expected to be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in all quantum architectures. The electronic conductance in quantum wires, however, is often dictated by structural instabilities and electron localization at the atomic scale. Here we report on the evolutions of electronic transport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interwire coupling as the quantum wires of GdSi(2) are self-assembled on Si(100) wire-by-wi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e, 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transport are examined by combining nanotransport measurements,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s revealed in isolated nanowires, while a robust metallic state is obtained in wire bundles at low temperature. The atomic defects lead to electron localizations in isolated nanowire, and interwire coupling stabilizes the structure and promotes the metallic states in wire bundles. This illustrates how the conductance nature of a one-dimensional system can be dramatically modifi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atomic scale.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人本管理的基本涵义,指出人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且从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性质和自身特性着手,探讨了对高校教学管理层面上的人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非掺杂金属型碳纳米管的电导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介观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半经典电子输运理论和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对非掺杂直状金属型单层碳纳米管(SWNTs)的电导特性进行理论研究,计算表明;SWNTs的电导是量子化的.  相似文献   

20.
Fiber is a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being ubiquitous but obscure in society over most of history. Fiber has been revived upon the advent of fiber-based electronic devic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is due to its desirable lightweight, flexible, and conformab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enable it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ra. Numerous fiber-based electronic devices have sprung up in energy conversion, energy storage, sensing, actuation, etc. A possibility is thereby conceived that the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smart systems compatible with the human body, consisting of biotic fiber-based organs and tissues, which possess similar but more advanced functions. However, the design of mono-/multifibers, the construction of fiber-based devi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smart systems represent great challenges in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with respect to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electronic fiber materials, construction of fiber-based devices, and integration of smart systems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limitations of current fiber-based devices and perspectives are explored toward potential and promising smar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