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滚动轴承常常在复杂工况下工作,当滚动轴承出现局部故障时,其振动信号中除了与故障信息相关的周期性瞬态冲击成分外,还包含轴转频等谐波成分和背景噪声。因此,在滚动轴承故障早期,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直接进行包络解调分析往往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优品质因子信号共振稀疏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信号共振稀疏分解低共振分量的峭度最大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信号共振稀疏分解方法的品质因子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品质因子;然后利用最优品质因子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信号共振稀疏分解,得到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最后对低共振分量进行希尔伯特解调分析,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进而诊断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试验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轴承故障振动信号中的冲击成分,诊断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共振解调技术并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早期、微弱故障的精密诊断。传统的共振解调方法需要提前获得带通滤波中心频率和带宽等信息,往往需要反复调试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传统共振解调的基础上,利用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新的目标函数,借助遗传算法优良的全局搜索能力确定出最佳的带通滤波参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共振解调分析,可在复杂的干扰噪声中提取出微弱的故障信号,准确识别出非损伤性轻微故障。在轮对跑合试验台上进行检验后发现:该方法可自动地优化出最佳的带通滤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从而精确诊断出早期、非损伤性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共振解调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采集系统所拾取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共振解调处理,依据故障包络频谱中必然存在谐波谱线的规律,在共振解调后的包络信号中提取所需的轴承故障谱线特征信息,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轴承各种故障状态的识别,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智能诊断。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而有效地识别出滚动轴承的不同磨损状态,诊断便捷。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共振解调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与AR模型、小波变换等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较,工程人员更多的是采用共振解调法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诊断,但诊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滤波器中心频率及其带宽的选择。这里提出的诊断滚动轴承故障的自适应共振解调法避免了带通滤波器难以选择的困难。其核心思想是:不采用滤波的方式而是通过先对时间信号进行时频变换,然后从时频能量谱中自动提取时间能量信号的方式来达到将由于冲击引起的共振高频信号和高能量的低频信号分离。此外,给出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从时频能量谱中自动提取类似于时间边缘的时间能量信号,即Lp范数准则。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共振解调法能有效地诊断滚动轴承的外圈故障、内圈故障、滚动体故障,而且比传统的共振解调法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5.
基于EEMD和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自适应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为解决滚动轴承原始振动信号信噪比低以及带通滤波器参数选择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等影响传统共振解调技术有效应用的问题,提出了EEMD自适应消噪和自适应共振解调相结合的方法。论文首先利用EEMD自适应地将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通过互相关系数方法进行自适应重构以突出故障特征信号,然后利用谱峭度自动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最后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能量算子解调谱分析。数字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滚动轴承是我国工业领域的重要零件之一,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严重事故。由于滚动轴承长期工作在高速、高噪环境下,因此在强噪声环境下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十分困难。该文基于强噪声背景,对双稳态随机共振进行改进,推出一种三稳态随机共振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描述布朗粒子在噪声信号和周期信号作用下,在三稳态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中发生的跃迁现象,分析不同参数情况下,系统势函数的变化情况。利用三稳态随机共振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轴承故障信号,通过变时间尺度方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优化,对强噪声环境下的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解决传统双稳态随机共振只能检测微弱故障信号的问题。研究表明,三稳态随机共振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在强噪声环境下,有效地提取到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LMS(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降噪、Fast-Kurtogram选频和共振解调技术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自适应降噪,减弱背景噪声的影响;然后利用谱峭度值对故障信号中瞬态成分敏感的特性,通过计算降噪后信号的快速峭度图,确定滤波器最优频带中心和带宽;最后进行共振包络解调提取出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中的冲击成分呈现显著的非高斯性,高阶累积量和高阶谱技术是处理非高斯信号的良好分析工具。在四阶累积量-Teager峭度的基础上提出滑动Teager峭度的分析方法,并联合三阶谱-1.5维谱,提出基于1.5维Teager峭度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轴承故障信号进行滑动Teager峭度计算,获得一个反应故障信号冲击特性的Teager峭度时间序列,然后通过计算Teager峭度时间序列的1.5维谱,提取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通过仿真信号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解调性能和提取滚动轴承弱冲击故障特征的能力。最后分析了滚动轴承内圈故障实验测试信号,并和基于快速Kurtogram算法的共振解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进行诊断时,通常采用先分离后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由于故障特征信号相互耦合或干扰,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Autogram的共振解调和1.5维谱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在不分离复合故障信号的前提下识别故障类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振动信号降噪,提出了一种综合指标Z选取VMD的有效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使用Autogram算法确定共振频带中心频率和带宽,对共振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得到包络信号的1.5维谱,根据1.5维谱中的故障特征来识别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的类型。采用滚动轴承3种不同类型复合故障的实测信号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复合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相似文献   

10.
仿真计算滚动轴承外圈故障引起的冲击信号,并将其作为轨道车辆的激励,输入到高速动车组整车模型的故障轴承位置.模拟列车运行,采集列车轴箱处的垂向加速度信号作为故障诊断信号,提出基于蝙蝠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信号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提出故障诊断指标L的计算方法和基于L的一种新的高速动车组滚动轴承早期外圈故障的在途诊断方法.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声信号故障诊断中共振解调滤波参数较难确定以及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排列熵的改进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解调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声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分量;然后计算各本征模态分量的排列熵值和相关系数,根据联合系数最大化原则对筛选出的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最后,利用...  相似文献   

12.
EMD-循环域解调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多调制源、多载波信号的循环自相关解调分析存在交叉项的干扰,这使循环自相关解调方法的实际应用产生了困难。在对循环自相关解调及其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分频带循环自相关解调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信号经验模式分解后能量相对集中的基本模式分量进行循环自相关解调,有效地抑制了多调制源、多载波对循环平稳结果带来的交叉项干扰,提高了分析的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成功地从振动信号中分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取滚动轴承信号的特征频率,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自适应形态学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VMD将目标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模态信号,依据互信息法提取与原始信号相关的模态信号,将其进行求和重构;然后利用形态学对重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取出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针对形态学固有统计偏移和结构元素的选择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改进的广义形态学滤波器,实现自适应滤波。通过数字仿真实验与滚动轴承故障试验分析,将其与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自适应形态学、包络解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故障信号的特征频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行带机匣测点的滚动轴承故障模拟实验,获取滚动轴承在故障状态条件下,轴承座测点和机匣测点的振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轴承座,机匣上的振动信号成分复杂,轴承故障特征不明显,直接进行包络解调无法提取故障特征。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差分谱中各峰值处奇异值可以表征不同成分的信号。当轴承故障信号微弱时,第一个峰值处的奇异值重构信号往往代表转频及其调制信号分量,选取该靠后峰值处的奇异值进行信号重构可以有效提取轴承故障特征信号。研究内容为实际基于机匣测点信号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栋  丁雪娟 《计量学报》2016,37(2):185-190
针对噪声背景下机械振动信号早期故障特征提取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包络解调随机共振和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的机械早期微弱故障提取及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含噪声机械故障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处理,然后对包络信号进行变尺度随机共振输出,使故障特征信号得到增强,最后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得到机械振动信号故障特征分量,实现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对机械故障诊断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增强信号幅值,同时减少了虚假分量,提高了CEEMD算法的精度,有效提取出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故障信号,提高了机械早期故障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代士超  郭瑜  伍星  那靖 《振动与冲击》2015,34(7):98-102
快速谱峭度图(Fast Kurtogram)算法具有能自适应选取共振解调频带并实现包络解调提取的优点,在滚动轴承包络分析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若被采集信号中包含有较高峰值的脉冲干扰时,将可能导致谱峭度图的自适应共振带确定失效,最终导致无法获得包含有效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信息的包络信号。为解决快速谱峭度图算法的上述不稳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频带谱峭度平均的改进快速谱峭度图算法,其可有效消除或削弱脉冲干扰成分对谱峭度图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共振解调频带确定的鲁棒性,实现了基于快速谱峭度图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准确提取。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共振解调是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信号中含有强烈的背景噪声,诊断效果不够明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高阶累积量(HOC)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故障信号进行EMD分解获得多个基本模式分量,然后对各分量进行高阶累积量分析,并进行重构,最后运用包络解调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实例证明,该方法与传统共振解调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实际中滚动轴承发生故障的类型具有典型性和故障信号具有冲击性,且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极其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负熵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动态贝叶斯小波变换方法。该方法将SE(Squared Envelope) Infogram方法应用到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中,利用SE Infogram确定滤波器参数初值,即中心频率与带宽的初值,结合UKF对中心频率与带宽进行优化,以最优中心频率与带宽对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分析,实现轴承微弱故障特征的提取。利用负熵指标代替以往研究所用的峭度指标,可以有效消除或削弱高峰值干扰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仿真信号和轮对轴承试验信号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强背景噪声下轴承外圈、内圈故障和滚动体故障,验证了该方法对轴承微弱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诊断模型.将原始振动信号直接作为模型输入,自动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可以对内圈、滚动体、外圈不同故障类型及不同损伤程度的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识别.该模型通过BiLSTM神经网络自动提取轴承振动信号的深层信息,弥补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  相似文献   

20.
In field of rolling bearing fault diagnosis,the sampled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s will be generally disturbed with noise. In noisy environment,the conventional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method is not good for diagnosing bearing faults. In this paper,wavelet de-noising method an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combined. In order to achieve fault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firstly wavelet soft threshold de-noising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on sampled signals. Then the better robust JADE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in signals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t last,vibration signals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faults of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the corresponding bearing faults have been diagnosed successfully. The proposed research methods provide a new way for diagnosing rolling bearing's mixed faults under no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