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乌仁核桃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品种,为筛选出优质乌仁核桃品种,对贵州11种乌仁核桃果实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WR03号符合一级核桃要求;脂肪酸气质分析检测出22种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辛酸、壬酸、葵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十六碳二烯酸、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软脂酸)、十七烷酸、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九烷酸、二十碳烯酸、二十碳烷酸、山嵛酸,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乌仁核桃油中的主要成分。通过分析发现本次所采乌仁核桃品质一般,未发现较优质乌仁单株。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生菜仔油,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下考察了不同提取温度、物料比、提取时间对生菜籽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物料比为1:6(g/mL),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率是17.86%。用氢氧化钾-甲醇法酯化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出主要脂肪酸,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生菜仔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85.7%),十六烷酸(7.63%),十八碳烷酸(2.82%),二十碳烷酸(1.06)等。  相似文献   

3.
赵丽娟  李婷 《食品科技》2012,(5):285-287,291
对广西玉林地区八角茴香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同时分离和鉴定其组分和含量。用索氏提取法对脂肪油进行提取,采用不同甲酯化法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研究八角茴香中脂肪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主要组分为十六碳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等。采用不同酯化法得到的脂肪酸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仅有较小差异,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测得八角茴香中脂肪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天然林中的云南肉豆蔻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表型性状、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居群内22株树的种长为34.73~45.89 mm,种宽为20.36~26.54 mm,单粒重为7.67~16.86 g,种仁含油率为6.37%~15.83%;通过GC及GC-MS分析,种仁油中共检测到14种常见脂肪酸,即十二烷酸(C12∶?0)、十三烷酸(C13∶?0)、十四烷酸(C14∶?0)、十五烷酸(C15∶?0)、十六碳烯酸(C16∶?1)、十六烷酸(C16∶?0)、十七烷酸(C17∶?0)、十八碳二烯酸(C18∶?2)、十八碳烯酸(C18∶?1)、十八烷酸(C18∶?0)、二十碳烯酸(C20∶?1)、二十烷酸(C20∶?0)、二十二烷酸(C22∶?0)、二十四烷酸(C24∶?0),其中十八碳烯酸发现位置异构现象,即C18∶?1(9)和C18∶?1(11)。十四烷酸相对含量为53.58%~62.52%,均值为58.73%,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机溶剂提取、TLC分离及GC-MS对食源性致病菌中常见的4个属9种19株病原菌的全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弧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全细胞脂肪酸组分都含有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和十八碳烯酸,这三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左右,含量最高的是十六烷酸,含量在40%以上,其次是十八碳烯酸,含量在30%左右.脂肪酸组成在属间差异显著.大肠杆菌O157不含有十三烷酸和十五烷酸,副溶血弧菌不含有十二烷酸和十三烷酸,志贺氏菌含有特异性的环戊烷十三烷酸.这些特征可作为各个属分类鉴定的依据.模式菌株和地方菌株在含有双键的脂肪酸上,双键的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这些差异可以鉴定模式菌株与地方菌株.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对野生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测定、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红蘑鉴定出3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3.47%,9,12-十八碳二烯酸28.30%,油酸58.23%;猴头菇签定出4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24.03%,9,12-十八碳二烯酸21.85%,油酸42.40%,硬脂酸11.73%;香菇中鉴定出2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1.86%,9,12-十八碳二烯酸88.14%。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5种优树核桃果实为原料,测定其果实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号、5号核桃符合特级核桃要求,3号符合一级核桃要求,4号符合二级核桃要求,1号符合三级核桃要求;脂肪酸气质分析检测出了18种脂肪酸:辛酸、癸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7,10-十六碳二烯酸、顺-7-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9,10-十七碳二烯酸、十七烷酸、8,11-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一烯酸、花生酸、山嵛酸,其中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8.
张莲  廖君  邹峥嵘 《中国油脂》2019,44(11):144-147
将素心蜡梅种子的种皮和种仁分开,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油脂含量,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得到素心蜡梅种皮油和种仁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素心蜡梅种皮油和种仁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素心蜡梅种皮油脂含量为12.14%,种仁油脂含量为32.51%;从种皮油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14种被定性鉴定,以十八碳二烯酸(57.70%)和棕榈酸(21.78%)的含量最高;从种仁油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13种被定性鉴定,以十八碳二烯酸(56.76%)和棕榈酸(17.03%)的含量最高;从种皮油和种仁油分别鉴定出18种和19种不皂化物,其主要成分均为二十三烷和二十烷。素心蜡梅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海德  黄玉林  韩林 《食品科学》2009,30(22):298-300
采用硅胶柱层析、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槟榔油进行分离纯化和成分分析,确定以正已烷-丙酮(8:2,V/V)体系作为槟榔油分离的洗脱液。分离纯化后的槟榔油经GC-MS 测定共有18 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十四烷酸(肉豆蔻酸)26.08%、十八碳烯酸(油酸)24.20%、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22.70%、十六烷酸(棕榈酸)14.09% 和十二烷酸(月桂酸)7.87%。可见,槟榔油可开发为具有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0.
赵桦  田光辉  宫海明 《食品科学》2009,30(10):162-165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和密楝果实的脂溶性成分,对其极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吴茱萸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45 种脂肪酸,其中有14 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13.626%),亚油酸(13.992%),α- 亚麻酸(10.153%),十四碳三烯酸(4.603%),反式- 油酸(2.207%);饱和脂肪酸31 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5.506%),壬二酸(5.363%),异- 十七酸(3.82%),硬脂酸(3.306%),阿魏酸(2.909%)等。从密楝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35 种脂肪酸,占其极性脂溶性成分的90%,其中有11 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29.818%),亚油酸(9.25%),α- 亚麻酸(6.699%),反- 十六碳-9- 烯酸(2.736%),顺- 十六碳-9- 烯酸(2.717%)等;饱和脂肪酸24 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6.411%),阿魏酸(2.139%),硬脂酸(2.134%), m- 香豆酸(1.567%),香草酸(1.475%)等。结果表明,吴茱萸和密楝果实中含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在人体营养、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橘核粉的组成成分,测得粗脂肪、粗蛋白、总糖、钙和铁含量分别为41.16%、23.40%、11.55%、641.5mg/100g和11.62mg/100g.测定了橘核油的理化性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橘核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为81.02%,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2.04%和27.05%.  相似文献   

12.
酸枣仁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枣仁油用正己烷提取、经甲酯化法处理,GC-MS联用对其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经DB-1柱分离出23个峰,鉴定了其中20种化合物,占脂肪酸总含量的98.10%.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1.55%,主要是棕榈酸及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占66.56%,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  相似文献   

13.
用正己烷对使君子仁中的粗脂肪进行提取得使君子仁油,其含量为25.3%,再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使君子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4.0%,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中油酸含量高达56.2%;饱和脂肪酸占36.0%,主要是豆寇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使君子仁油属优质植物油,该分析结果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林蛙卵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蛙卵经石油醚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林蛙卵油。把林蛙卵油甲酯化,用石英毛细管色谱/质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采用石油醚方法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19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38%;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26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65%。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获得的林蛙卵油脂肪酸主要组分及含量基本一致,均由C12-22脂肪酸组成,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是十六碳烯酸、亚油酸、油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相似文献   

15.
薏米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薏米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共占薏米中脂肪酸总量的95.66%。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酸(棕榈酸)13.05%,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35.75%,9-十八碳烯酸(油酸)39.85%。  相似文献   

16.
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刺梨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10种脂肪酸:含有4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1%,其中以棕榈酸(8.54%)、硬脂酸(4.42%)为主;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总量的83.64%,其中亚油酸(41.68%)、亚麻酸(25.44%)、油酸(12.74%)为主。刺梨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该分析结果可为刺梨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柑橘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索氏抽提法从3种柑橘籽中提取油脂,并对柑橘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3种柑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每种柑橘籽油都分析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柑橘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作为新油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兰籽中马兰籽油进行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l 和酯化方法2 分别鉴定出16 种和6 种脂肪酸,占马兰籽油总量的98.66% 和63.68%,两种方法酯化的马兰籽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均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十六酸。  相似文献   

19.
黑甜玉米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新  高云  高伟佳 《食品科学》2007,28(1):237-238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黑甜玉米油中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0个峰中确认了主要组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8.65%。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C18:2≥55.17%、C18:1≥30.29%、C16:0≥11.51%、C18:3≥0.50%、C20:0≥0.30%.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洋葱籽油脂肪酸,提取出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组成。三种洋葱籽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3种脂肪酸,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油酸和十六烷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81.35%(白皮)、82.8%(红皮)和78.94%(黄皮)。结果表明,洋葱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亚油酸含量很高,将其开发成为药食两用功能性调味品,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