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梯次利用锰酸锂电池为实验对象,搭建储能电池测试平台,开展了恒压充电电压、恒流充电电流、恒功率充放电、环境温度等对电池组容量、内阻、电压一致性的影响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单体电池恒压充电截止电压设置在高于电池充电平台电压0.2V时,可以在较少时间获得较大充电总容量;在相同的充放电截止电压下,恒流充电电流越大,电池组...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动力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组由于单体电池性能差异易造成电池组充电特性不一致的问题,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从电池恒流和恒压充电原理出发,研究了恒流恒压充电阶段电池充电容量与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充电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从电池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的角度,分析了恒流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池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与其内阻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利用恒流充电截止时间作为快速筛选电池充电容量的技术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款10 Ah的磷酸铁锂方形铝壳电池进行了充电性能的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不同充电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磷酸鉄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恒流恒压充电方式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充电电流、不同截止电压及不同材料体系对电池恒流恒压充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截止电压的情况下,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恒流充入比减小,总充电容量相近,但能耗增加;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下,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降低,恒流充入比减小,充电容量和能耗都在减少,为保证电池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截止电压不能低于3.4 V;而不同材料体系对电池的充电方式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杜晓莉  邓爽  王宏伟 《电池工业》2012,17(3):147-149
研究了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20℃和65℃)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当温度降到-20℃时,锂离子电池的恒流充电容量仅为充电总容量的6.2%,恒压充电时间延长;相应的放电电压平台也降低。当温度高于65℃时,电池的充电容量仅为常温充电容量的20.8%,充电过程迅速结束,放电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采用锌 氧化银电池做UPS电源 ,在恒压充电电压与放电电压极其接近的情况下 ,能否保证足够的充电效率 ,能否提供足够的充电容量。并对充电电流的变化做了一些粗略的分析 ,计算出恒压充电的容量 ,将其与正常的恒流充电比较 ,解决了某工程用锌 氧化银电池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锰酸锂(LiMn2O4)动力电池在高低温(-20、40、65℃)条件下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1)在-20℃时,锰酸锂动力电池的极化严重,相应的电压变化也比较大,充放电效率降低,使得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容量均有大幅降低;(2)在40℃和65℃时,由于电解质的阻值和极化的增加,同时大量气体的产生使电极发生变化,导致了电池容量下降,性能降低;(3)低温和高温情况均加速了锰酸锂动力电池电极的极化,造成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充放电容量持续衰减;(4)在-20℃锰酸锂动力电池的恒流充电时间相对变短而恒压充电时间相对变长,与40℃和65℃时电池恒流充电的温升速率相比,锰酸锂动力电池在-20℃时恒流充电的温升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锌银电池化成制度对银电极老化后性能的影响。化成制度包括恒流充电、变电流充电、恒流充电后浅放一定的容量、卤素离子法、不对称交流充电和高温充电。并采用加速老化的方法,将实验银电极进行了加速老化处理。通过极化曲线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及实效放电等方法,分析了化成制度对银电极老化后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电压、容量等,为锌银电池干贮存性能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技术贮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恒流预放电模式与电性能之间的关系,使用多种恒流预放电模式对制备的锂锰电池进行处理,并对高温存储前后的电池进行电性能测试.利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锂锰电池预放电时间、电流和预放电容量与电性能的关系.与小电流(30 mA)相比,使用大电流(80 mA)恒流预放电,可降低电池的内阻.高温存储后,经大电流预放电后的...  相似文献   

9.
伍银波  胡新发  薛建军  杨伟 《电池》2018,(2):100-103
预放电模式对锂二氧化锰(Li-MnO_2)一次电池存储后的内阻、电压及放电性能有直接影响。研究恒流、恒阻和直接短路等3种模式预放电对Li-MnO_2电池性能的影响。在60℃存储后,恒流、恒阻和直接短路预放电的Li-MnO_2电池,平均内阻分别为569mΩ、852mΩ和1140mΩ,平均开路电压分别为3.257V、3.250V和3.271V。恒流预放电制备的电池,内阻、电压分布一致性更高,1000mA恒流放电时,恒流预放电电池的容量比直接短路预放电的高28.4%。  相似文献   

10.
锂电池串联用作设备电源时,各节电池单体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会导致电池放电特性不一致。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特性研究,运用PID控制算法控制电池单体恒流恒压充电,各个模块通过CAN总线上传电压电流电量信息,实现电池单体监控,实现恒流、恒压充电、过流、过压及短路保护,该设计使得每个模块独立运行,完成充电后电池均衡性强,并明显提高了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全沉积型铅酸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分析了充放电制度、Pb2+浓度对电池充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恒流充放电时电压比较稳定,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平均充电电压基本不变,而平均放电电压逐渐增大,能量效率也随之增大;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逐渐减小,而且电流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导致库仑效率不高,经小电流循环充放电对电池激活后,再以较大电流充放电能显著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电池的最大充电电压逐渐降低,放电电压逐渐增大,而且放电时间延长,表现出更好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蔡黎  代妮娜  邓明  邱刚 《电池》2018,(2):104-106
在分析车载铅酸电池硫酸盐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五段式充电修复方法。该方法将充电过程分为脉冲、恒流、恒压、活化和浮充等5个阶段,介绍充电脉冲宽度、时间间隔、放电时间、充电电流、恒压和活化充电电压等参数。搭建实验验证平台,对不同型号和使用年限的车载铅酸电池进行充电修复实验,测量充电修复前后的内阻、冷启动电流和使用寿命。该方法可将车载铅酸电池的内阻减小2%~33%,最大冷启动电流提高7~72 A,输出电压提高约0.8 V,使用寿命延长6~12个月。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view的编程环境,实现对可编程直流电源和直流电子负载的远程控制,搭建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该系统将独立的电源和负载组合成了一套充放电装置,并通计算机进行设置和运行,可对电池进行恒流恒压放电、脉冲式放电,实时观测并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以研究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14.
VRLA电池小电流放电终止电压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有富 《蓄电池》2003,40(2):75-76
对接入网电池在小电流使用状态下终止电压的确定作了简单地介绍。文章指出 ,(1)在电池设计时 ,电池活性物质的量一般根据电池的 10小时率而设计 ,而在使用时所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必须少于设计的量 ,才能确保其使用寿命。 (2 )在同一放电终止电压 ,较大电流放电时 ,电池的极化较大 ,电池所能放出的容量就少 ,所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就少 ,而较小电流放电时 ,电池的极化小 ,电池所能放出的容量就多 ,所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就多。因此 ,小电流放电时 ,电池终止电压应高于较大电流放电时的终止电压为宜 ,电池放出容量宜与设计容量相一致 ,为避免电池过放电 ,以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D型MH Ni电池以 1C电流充电 ,测量电池电压和温度 ,计算不同充入容量下的充电接受率。结果表明充入容量为电池实际容量 10 5 %~ 110 %时充电接受率最大 ,采用电池表面温度变化率dθ/dt=2℃ /2min控制电池充电终止 ,可使电池 1C充电时充入容量控制在此范围。此方法优于用 -ΔV和温度控制MH Ni电池充电终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灰色系统在蓄电池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蓄电池的健康管理,必须加强蓄电池充放电过程控制,尤其防止过充电过放电发生。根据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模型预测蓄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并根据预测的电压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时间。实例表明,应用灰色系统对蓄电池健康管理能有效防止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发生,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池的不一致性是指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差别。其中,电压不一致性的表现相对直观,也容易被测量。在MW级电池储能电站中,需要通过串并联成组来满足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和容量需求,电池单体数量高达几万节,而单体电池不一致性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储能系统整体性能。针对200 kW/20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和250 kW/1(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在不同时间阶段进行容量标定实验,经过长期运行后,分析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性对电池系统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2年的运行,250 kW/1(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性能衰减了4.24%,放电性能衰减了2.6%,单体电压不一致性变化不大,而200 kW/200(k W·h)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性能衰减了25.976%,放电性能衰减了27.120%,说明具备充放电均衡控制策略的锂电池储能系统能够很好地改善单体电压不一致性变化;250 kW/1(MW·h)储能系统已累计运行相当于100%DoD(depth of diacharge)充电27.11次,相当于100%DoD放电23次,充放电次数是造成该储能系统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充电截止电压是大多数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都会经历的电压点。针对传统安时积分法忽略初始容量误差和电池老化等一系列待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双层集成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算法,实现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下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和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 SOH)联合估计。首先,提取易测的电池健康特征(health indicator, HI),采用集成极限学习机映射HI及充电所需时间与SOH之间的关系。其次,用测得的HI估计难以在线测量的充电所需时间,对充电截止电压下安时积分法的SOC进行在线修正。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动汽车用户初始充电状态的不确定性,指导电动汽车用户合理充电。此外,通过选择合适的集成ELM模型集成度,解决了单个ELM模型输出不稳定的问题。最后,选用NASA和CALCE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下SOC的估计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5%,集成ELM相比于其他常见算法具有较高的训练、测试精度和较短的预测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一种新型胶体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评价其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性能,在不同的工况下对该电池组进行了充放电试验,基于试验数据绘制了该电池不同使用工况下的充放电曲线,研究了其充放电性能,并分析了充放电倍率、充放电温度以及充电电压对电池充放电性能及其一致性的影响,提出了该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合理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郁百超  李嘉明 《电源学报》2011,9(3):71-76,86
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损充电机采用整体串联恒流、单体并联恒压的充电方法,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无损充电,无损的含意有两层,一是充电效率接近100%,充电功率基本无损耗;二是充、放电完全依据电池的特性曲线,电池本身在充、放电过程中完全无损害.该无损充电机免除电池管理系统,仅由简单的电路实现电池系统、充电系统、放电系统和维护管理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