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自制的促染剂应用于涤纶分散染料常压染色,探究促染剂用量对涤纶织物表观深度K/S值、上染百分率、色牢度以及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染剂的最佳用量为12%(omf)。对比常压加促染剂工艺与传统高温高压工艺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促染剂具有良好的促染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于涤纶低温染色的促进剂具芳香族酯类结构,利于聚酯纤维增塑和膨化;其芳环结构及其所具有的羟基和羧基,通过氢键又利于吸附和携载染料.将具有该结构的环保型促进剂BLB用作涤纶低温染色的促染剂.结果表明,在105 ℃保温60 min及pH值7的工艺条件下,染浴中添加2%(owf)BLB,可使上染率达到95%以上,促染效果明显,并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在低温条件下,BLB能显著提高偶氮、蒽醌和杂环分散染料的提升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少水无盐、污水零排放染色关键技术,基于前期开发适用于非水介质中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的偶氮染料以及传统水浴常用的蒽醌和杂环染料,探究了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分散染料结构、染色温度、促染剂、保温时间、分散剂对分散染料沾染棉纤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使用相对沾色率对分散染料在涤、棉上的分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实验所用的蒽醌类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的上染率仅有12%,并不适用于该体系中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而选用的偶氮类和杂环类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上染率在80%以上;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加入极性小分子促进剂,不仅能够改善涤纶组分的溶胀,且借助分子的强极性降低分散染料在非水介质中的溶解度,提高分散染料对涤纶组分的上染率,从而降低分散染料对棉组分的沾色;染色过程中加入分散剂NNO,不仅不能提升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反而影响其沾色率。根据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上染率及相对沾色率,得出分散染料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温度140℃、促染剂含量10%(o.w.f)、保温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4.
文中将苯甲酸乙酯作为载体应用于涤纶纤维低温载体染色,研究苯甲酸乙酯对分散蓝2BLN助溶作用,探讨苯甲酸乙酯用量、染色温度与染色保温时间对涤纶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对比低温载体染色法与高温高压染色法的染色效果,测试率分析了K/S值、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酯显著提高了分散染料的溶解度,最高可达375倍,作为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低温染色载体,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苯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为3 g/L,95℃染色50 min;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涤纶染色织物的K/S值可达到高温高压染色的90%以上,且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与高温高压染色法基本相当,均在4级以上,说明苯甲酸乙酯可作为涤纶纤维低温染色载体替代高温高压染色法。  相似文献   

5.
低温染色助剂在涤纶常压染色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涤纶纤维的染色温度,达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目的,利用复配增效技术研制出低温染色助剂CWL,并将此助剂应用到常压98℃沸染工艺中.助剂CWL中含有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膨化、润湿作用和对分散染料具有增溶作用的成分,能够降低涤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提高分散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率,并可提高分散染料的上染率,使其能够在常压98℃沸染的条件下得到在传统高温高压染色工艺中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CR_1、CR_2两种助剂,用于分散染料染细旦涤纶织物,提高分散染料的上染率.与常规染色所用染料的结构、染料用量的不同而不同,高温型分散染料的效果比较好,可高达80%左右,低温型差一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环保型分散染料染色载体BIP对涤纶织物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BIP在常压、100℃的条件下染60 min,可使上染率达到70%左右,适合工厂沸染工艺;载体最佳用量仅为3%(owf).载体BIP对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提升性、移染性均优于冬青油;染色后织物的表观深度和颜色特征与高温高压法相当.载体BIP染色所得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牢度均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染色助剂对涤纶微细纤维染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染色助剂在涤纶微细纤维染色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染色助剂对涤纶微细纤维染色动力学的影响。发现:阴离子表面添性剂存在时,微细涤纶纤维对分散染料的吸收速度加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平平加O和NP-15较明显地促进上染速率,而TWEEN-80和聚醚上染速率的影响不大;载体的存在使得分散染料在微细涤纶纤维上的上染速率明显加快,半染时间缩短;匀染剂SL的存在使得分散染料上染微细涤纶纤维时具有缓染作用。  相似文献   

9.
傅科杰  陈亮  周介明  陈志祥  朱利 《印染》2006,32(4):16-19
染色控制剂MYCH-151集控制pH值、螫合、分散、匀染作用于一身,将其应用于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并与常规的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MYCH-151用量在l.0~2.0g/L,染浴的pH值、上染率、匀染性、染物的色牢度均能达到常规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涤纶织物染浴中分散匀染剂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中的应用。分析了染色色差、分散染料上染速率、分散染料分散性能、移染性能及大货染花评估。结果表明,分散匀染剂PSD能够有效地控制分散染料染涤纶的上染速率,达到稳定染液,防止染色不匀的目的,染色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过程中,染料性质和纤维特性是很重要的因素。温度、染液中H^+浓度、助剂都会影响到纤维的性质,从这3个方面研究了对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定型温度对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有很大的影响,不均匀的热处理是造成涤纶色花的原因之一;适宜浓度的醋酸和匀染剂是涤纶取得良好染色性能的重要因素;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不耐高温水洗,经过数次高温水洗,会有大部分染料逸出。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涤锦织物染异色效果所存在的染色温度不一致和锦纶沾色两大技术难点,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即选用低温型分散染料和适量涤纶导染剂降低染色温度;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后,对锦纶剥色后再套染。并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涤锦织物染异色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以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用2种典型结构的分散染料——分散红玉SE-GFL(偶氮型)和分散蓝2BLN(蒽醌型)对其进行染色,研究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上染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与分散染料上染普通聚酯纤维一样,都符合Nernst分配型;与普通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相比,分散染料在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上的染色速率常数大大增加,半染时间缩短,扩散系数增大,染色亲和力增加,染色热和染色熵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的几种可行方案。详细叙述了助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载体及一些物理方法对染料的增溶、助溶作用和对纤维的增塑、膨化作用,达到降低涤纶纤维结晶度,增大纤维自由体积,降低涤纶纤维玻璃化温度Tg,加快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的低温染色机理,对国内外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的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并对含氨纶和含毛织物用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分散染料低温热溶染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漏秀文  赵雪  展义臻 《印染》2021,(1):15-19,23
讨论了分散染料分子结构对涤氨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偶氮、蒽醌和羧酸酯结构分散染料相比,噻吩、吡啶酮、苯并二呋喃酮和苯并噻吩酮结构具有较高的始染温度和较低的移染度。将分子平面性好的杂环结构引入染料中,能大大提高染料与染料间π-π堆积作用能。pH值对噻吩、吡啶酮、苯并二呋喃酮和羧酸酯结构分散染料影响较大。苯并二呋喃酮和苯并噻吩酮结构分散染料对氨纶纤维的上染量低,羧酸酯和吡啶酮结构分散染料染色后进行碱性清洗能明显降低染料在氨纶纤维上的得色。  相似文献   

16.
彭帆  黄秀宝 《印染助剂》2006,23(4):10-13
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合成和天然纺织纤维的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研究近况.主要包括羊毛用新染料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反向胶束系统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损伤问题,涤纶超临界流体染色时染料的溶解性与染料吸收的关系,等高子体处理羊毛的超临界流体染色,涤纶、棉、麻超临界流体染色时不同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流体染色中上染涤纶的染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PTT与PET纤维染色性能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完善PTT纤维的染整加工理论,确保PTT纤维织物的染色质量,针对分散染料对PTT、PET聚酯纤维染色差异问题,选用常用的中低温、高温型2类分散染料分别对PTT、PET织物染色,测试其在不同染色温度下及其在同浴染色时的上染率、K/S值、染色牢度,研究不同染料在PTT、PET织物上的染色机制及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PTT与PET纤维相比,PTT纤维的染色性能更好;采用不同类型分散染料染色,PTT的最佳染色温度不同;PTT、PET纤维在100~110℃同浴染色可得到异色或闪色效果,在120~130℃同浴染色可获得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涤纶传统水浴染色存在高耗水、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技术难题,以高沸点、非极性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染色介质可以实现分散染料在低压条件下对涤纶织物染色。为了研究该体系中发色母体对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为偶合组分,合成了分散染料D-1(偶氮结构)和D-2(杂环结构)。选用D-1、D-2和C.I.分散红177在低压无水染色体系中对涤纶织物染色,探究了发色母体及促染剂与染料在染色介质中的溶解度、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促染剂时,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为重氮组分的D-1的溶解度最低为0.081 g/L,上染率最高为95%;随着促染剂质量分数的增加,D-1的溶解度及上染率变化较小,而D-2和C.I.分散红177的溶解度明显降低,上染率提高15%;发色母体对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无显著影响,且均可达到4级或以上。  相似文献   

19.
陈荣圻 《印染》2012,38(12):47-51
新型合成纤维如PTT、PLA纤维和芳纶、芳砜纶高性能纤维等产量近年来逐步上升.这些新纤维均采用分散染料染色,不同之处在于PTT纤维可应用PET纤维的传统分散染料;芳纶则需施用特殊添加剂存在下的载体染色,要求载体无毒、无味、易洗除,给色量好,不影响牢度;PLA是脂肪类聚酯,由于分子结构相差大,因此介电常数、极性及与染料的作用力也有差异,造成匀染性、色相、牢度存在差异.本文介绍采用溶解度参数或无机性值/有机性值,从传统分散染料筛选或设计PLA专用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刘越  莫林祥  陈丰 《纺织学报》2019,40(12):63-67
针对涤纶纺织品染色用黑色分散染料拼混各组分配伍性能差,染料提升力低等问题,对筛选的1组中温型拼色分散染料组分的配伍性能及其染色性能进行实验,并对染色样品进行剥色处理以及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型单偶氮类分散染料分散紫SE-E、分散橙SE-G以及分散蓝SE-F进行黑色分散染料拼混,三者拼混比例为0.50∶1.85∶0.65时,可获得比商品液黑分散染料更低的明度值和优良的提升力,实现涤纶纺织品深黑色染色效果;染色样品上各染料组分浓度比值与拼混比例基本吻合,表明拼混黑色分散染料组分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