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码世界》2008,7(2):16-17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叠加时期”,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十一五”时期农业信息化成果的一次大检阅,由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11月20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同期还相应举办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当前,我国正谋求通过信息化来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发展,从此次“两会”的热议的话题来看,“通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云计算与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等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信息化战略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中国扶贫协会召开这个会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扶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中国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现在遇到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就是在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信息化可以带动现代化。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这是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历史机遇,现代化和信息化交接的时期我们叫做叠加时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我们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信息化作为带动产业升级,发挥倍增效应的重要手段,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承担起更多的历史责任。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信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农业信息工作的开展.正在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步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如何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是摆在山东省面前的重大攻关课题。“十一五”期间,山东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农业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期刊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独家报道下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未来农业是什么样子?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艳飞表示,未来农业一定是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工厂化和多元化并重的“五化”时代。通过不断努力,天安农业已经取得了多项行业信息化荣誉:全国第一个实现精确的蔬菜全程质量追溯管理(追溯到地块);全国第一个实施ERP的蔬菜企业;北京市第一批蔬菜安全生产追溯示范企业等。  相似文献   

7.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三农”的信息服务的战略方针[1]。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嵌入式技术正在促使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升级农业生产,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和公开数据,本文着重论述了现今阶段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当前农业信息化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息化》2006,(15):16-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实现信息进村入户,推动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才能使农业信息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捷径之一。积极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产业部门必须认真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不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和条件,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钟寺附近有着北京三环内最后一块农田。这块农田可不简单,种地的“农民”是中国农科院的院士,地里仲的是刚从实验室里选出来的优艮品种,承担的大都是国家865计划的攻关项目。在这里,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信息化部有相当重要的示范基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信息化改变中国“三农”现状不失为一招好棋。为了展示我国农业信息化成果,本刊记者跟踪报道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最新的技术及应用,并前往农业信息化典型城市——烟台进行深入采访,体会了数字农业带来的强劲冲击。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将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保证。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内容的我国农业智能化发展新模式,并介绍了以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示范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12.
府谷县政府提出,只有建立符合府谷县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我县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才能制订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中国扶贫协会召开这个会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扶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中国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现在遇到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就是在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信息化可以带动现代化.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这是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历史机遇,现代化和信息化交接的时期我们叫做叠加时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业的发展一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焦点。从最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发现,信息化正在成为打造现代化农业的利器。目前.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的过程中.追溯系统正在成为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据农业部原信息中心主任方喻介绍.  相似文献   

15.
言论     
《中国信息化》2013,(2):9-9
“工信部将进一步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在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一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二要探索建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把工业发展的物质支撑功能和城镇发展的产业功能结合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将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保证。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内容的我国农业智能化发展新模式,并介绍了以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示范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淑芬 《福建电脑》2008,24(9):38-38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本文通过对龙海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条件分析,论述了龙海市建立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模式,阐述了龙海市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化模式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依据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在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逐渐发展农业集约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农业产业化,形成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持续农业。将农业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和持续化科学地组装起来,使中国农业沿着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持续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作为农业现代宏观投入主体的必要性在于现代农业需要政府施以“反哺” ;作为微观投入主体的企业和农户投入乏力 ;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不能完全凭借市场力量的调节。目前政府的投入主要应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上。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跨越“最后一公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里尴尬 1994年12月,中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构想,启动了“金农工程”航标。 伴随这股东风,全国各省、市、县都以大炼钢铁的态度在各自领域内兴起了农业信息化的新高潮,投入以百万元至上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