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渡槽是关键的长距离输水建筑物之一,其运行安全关系到整个跨流域输水系统的稳定。针对渡槽的工作性态评价,以渡槽监测数据的建模分析成果为基础,采用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常用的云模型与数据融合方法进一步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与多个测点预测分析结果相融合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依靠渡槽安全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来对渡槽运行情况作出评价,有效避免了评价过程的主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据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准确评价渡槽的工作性态,为渡槽的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倒虹吸工程是现代综合性水利工程常常采用的一种建筑物,其特点是受地形局限性,建成后运行难度较为大。通过对北疆三个泉倒虹吸管道的压力、渗漏、应力等方面进行监测,论证了三个泉倒虹吸是可以安全运行的,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南水北调永定河倒虹吸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对大型钢筋混凝土倒虹吸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对不同模拟工况下的倒虹吸三维实体建模,得到了不同环境下工程位移和应力分布特点,并且分析了倒虹吸极易产生裂纹的部位。模拟分析得出:在最不利模拟工况下,倒虹吸在边孔外墙中部发生水平最大变形,最大变形量可达1.056 mm,在竖向发生整体沉降,最大相对变形可达23.297 mm;在结构倒角处易出现应力集中并产生裂纹,说明在不同工况下,永定河右堤倒虹吸结构所受应力和发生的变形均在其设计安全范围内,结构整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郝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9,7(6):298-301
蒲阳河倒虹吸是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在其内外部设置了163套安全监测仪器。为了保证安全监测仪器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从仪器的采购、进场检测、安装到观测都要安排专人精心组织实施,尤其是仪器的埋设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仪器的使用说明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其成活率。蒲阳河的安全监测仪器至今成活率为98.2%,能够较好的反映了倒虹吸在运行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潘河倒虹吸安全监测工程,以安全监测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为主题,阐述了各类监测仪器的防护要点,同时要强化监测人员的能力培养,强化防护设备的投入,加强与土建施工方的沟通,共同提升仪器的安全防护效果,提高安全监测工程质量,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提供有力的安全监控和预测,促进工程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7.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中,滹沱河倒虹吸工程所埋设的安全监测仪器,主要是对倒虹吸运行状态提供重要的数据。主要阐述渗压计的成孔和土压力计的安装方法,并就目前观测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潮白河倒虹吸输水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红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2):9-11
输水建筑物的准确计量,一直是供水部门和用水部门关注的问题.引渠潮白河倒虹吸利用现有观测资料,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对工程输水计量实现监控,为引滦工程全面实现自动化调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树玉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1,(3):11-12
在大型输水工程中,交叉建筑物的设计与优化,在整体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沙河倒虹吸结构设计,对特大型倒虹吸的结构型式和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三种结构计算方法的比较,找出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推荐 Sap84弹性地基梁法作为倒虹吸设计的首选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以引调水工程中倒虹吸管身失稳险情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工程、人为及管理这四大因素出发,考虑其各风险因子间复杂、动态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分析反馈模型,分析影响倒虹吸工程稳定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结果对构建的反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一定的适用性,为将来引调水工程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大坝性态安全诊断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坝性态安全诊断中准则层与指标层的不确定性、主观赋权的影响性以及隶属区间的模糊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云理论的大坝性态安全综合诊断模型。以现役大坝为诊断对象,在已构建大坝性态安全判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的赋权理论确定权重矩阵,并通过云模型可量化大坝性态诊断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的原理求解隶属度矩阵;再将上述矩阵进行模糊数学运算的结果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判。最后把该模型应用到某实际大坝工程中,得其安全诊断结果与国内学者分析成果基本一致,且与大坝实际的服役情况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山区堤防工程自身特性及其运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规范及相关专业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降水强度、河道形态、堤身材料、堤身渗透性及历史险情等17个评价指标的山区堤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平均差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观和客观赋权,并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提出了一种改进组合赋权的山区堤防安全云模型评价方法。对清远市某山区堤防工程安全云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山区堤防工程的安全评分为706,安全等级为基本安全,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可用于山区堤防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水闸工程安全评价的部分方法与规范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依据规范的分级标准,将水闸的健康状况划分为4个等级,在主、客观组合赋权的基础上运用云模型,判断各指标所属的安全等级,自下而上实现水闸工程安全评价.通过分析计算某实际水闸工程的安全状况,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评价模型从行业规范出发,兼顾了水闸安全评价中的... 相似文献
15.
水库大坝安全性评价具有系统规模较大,各评价指标的类型、度量标准以及描述方式不同等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响水潭水库大坝的稳定性进行模糊评判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勘察结论一致,该方法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云模型的方法,借鉴云模型的特点,在构建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结合信息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以克服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时权重受人为主观判断影响较大和模糊概念会丢失部分不确定性等问题,改进隶属函数对土石坝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均质土石坝为例评价了大坝安全状态,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从施工现场整体环境、工作单元、安全成本、安全监督及安全保障5个方面出发构建安全管理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施工安全的动态特征,将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确立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对某导流明渠施工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明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状况良好。因此,上述方法对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状况的评价是合理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冯秀红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9):35-42
本文基于闹德海水库大坝监测资料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00),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闹德海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影响水库大坝安全的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定量地实现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坝安全风险的控制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