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园是一座新型的民营园林、其园林立意、风格特色、文化内涵和环境景观的营造,都是对园林的继承与创新的成功实践,而且是园林投资、经营、管理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四川以其众多独特的自然风光、玄元灵秀的人文精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享誉中华,也造就了四川园林自然飘逸、朴实秀美的风格特色。《易园》禀承并创造发展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和四川园林的地方特色。在目前大众园林风行的现代,创造出了一个典雅的高品位的时代园林精品,《易园》座落在成都市西郊二环路外侧,占地一百余亩,是近年来由一家民营园林企业营建的,因此,她不仅在园林艺术上是四川园林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跨入新世纪盛世兴园中民营园林的典范,深受社会各界广泛称赞,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陈新 《园林》2003,(7):44-44
廊桥,在美国,不过百年的历史,它既没有中国廊桥那么2000多年的悠久阅历,也没有华夏廊桥那么讲究的装饰和各地不同的风格,但却有美国言情小说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桥遗梦》,令多少世人读了如痴如醉,感动至极,又让他写了续集《廊桥遗梦》。看美国的廊桥,多半是那么地简洁、质朴、明快,它们至今仍宁静地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倾听着河水的潺潺声、树叶的沙沙声,默默地注视着人间的沧桑。  相似文献   

4.
梁洁 《建筑学报》2024,(2):112-116
针对理水这一中国古典园林重要技法,首先使用《园冶》多个版本考订文字,取得计成意欲表达的原文及以曹汛为代表的20世纪研究者赋予的理解;其次从地形学的角度剖析《园冶》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西汉至今的若干造园案例,深入阐释何为“凿渠”“理涧”“古法”“深意”等;最后,剖析这种分歧所反映的理水技法及审美变迁,并由此反思今天的古典园林水景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断背山》与《蓝宇》,都是有关同性恋的影片。纯粹的爱是不分性别的,这是两部影片主题的相同之处。然而《蓝宇》中所表现的爱情馥郁浓烈,结构上的倒叙,色彩的昏暗,独特地表现了同志恋情在现实中的处境。与之相比《断背山》则艺术风格缓慢细腻,注重人性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在常规伦理道德窒息下的个体伦理感受。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园林述要》是一部可以传世之作,堪称《园冶》“现代版续编”。它传承、发扬和发展了以《园冶》和计成、李渔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学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岭南庭园》展示和剖析了作为私家园林范例的岭南庭园设计手法上的固有特征,有着长久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134-136
1950年,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由柯灵改编,黄佐临为导演搬上荧幕。电影版《腐蚀》对小说原著做了诸多改编。原著的赵惠明"大女人"性格,被编成了"小女人";狱中小昭时隔三年重逢前女友赵惠明"旧情复燃"时的柔情、迷茫,被电影过滤掉,小昭被塑造成对赵惠明及其背后的特务系统嫉恶如仇的革命者形象;赵惠明和小N(电影中的安兰),摆脱特务系统后,踏上了归家、寻亲之路,电影版《腐蚀》则将其设置为在革命者小昭、顾恺(小说中的K)引导下,走入了解放区的"革命之家"。文华影业公司1950年这部改编电影《腐蚀》,既属于文华人对于市场、艺术、革命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作为考察1950年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私营电影公司适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改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第一时间》在坚持"以民为本"舆论监督报道风格的同时,积极组织、参与大量的公益活动,体现出的是媒体服务百姓的精神,彰显的是栏目的文化品位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理念追求,是《第一时间》内在品质的体现,也让《第一时间》的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马仕达  张鹏 《中国园林》2012,28(12):51-54
本文关注了17世纪的造园名著《园冶》,并以"园说"篇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各注家对《园冶》原文断句及标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文句结构及暗含论题的新认识;其次,阐明原文动静交替的暗含视界(horizon),突出各种关乎文化特征的前提。在这其中包含2个问题:1)在放弃三维透视空间作为园林设计的前提之后,讨论园林体验的主要理念是什么;2)如何看待原文中并未出现平面图和空间体验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何济钦 《中国园林》2007,23(7):48-48
高介华先生主编“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之《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王铎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一书,是一本值得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和关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同仁们阅读和品味的好书。该书引用200多部古典文献,内容浩繁,图文并茂,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城市建筑、园林设计学角度,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空间特征和文化艺术品格精粹。  相似文献   

11.
情境与论说——《园冶》与《说园》比读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民 《中国园林》2010,26(4):11-12
<正>《园冶》是中国造园史上的一部奇书,看似散乱的叙述,隐藏着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园冶》以成景为重心。所谓"景",就是使人"醉心"或者可以"成趣"的环境,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景就不是冰冷的"对象",而是人与环境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园林在性质和功能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白居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图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和《庐山草堂记》两篇章的分析,来阐述他的造园思想及其园林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13.
普救寺的园林与《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姗  刘晓明 《中国园林》2012,28(1):88-90
园林作为戏曲中经典的表现场景,因其自身相对综合、感性而符合了含蓄内敛的戏曲创作者表达情感的需要,成为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承载体,甚至作为主要的舞台布景形式.通过对《西厢记》中分散的园林场景的归纳,还原出一个属于张、崔浪漫爱情的普救寺,并结合故事的起承转合来剖析其特点和空间构成,如“待月西厢下”的梨花深院和“情定终身”的后花园.使普救寺既作为故事内容的延展,又成为人物情感的依托,从而反映园林对于戏曲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园林:"活"的古迹——《佛罗伦萨宪章》解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傅岩  石佳 《中国园林》2002,18(3):69-72
解读《佛罗伦萨宪章》关于保护历史园林-“活”的古迹的原则和方法,梳理出其整体思路以及各条文间的内在逻辑,以增加对宪章精神的理解;并就宪章对我国历史园林保护的指导意义和适用性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十庆 《华中建筑》1996,14(1):48-49
文章以日本《作庭记》的比较为主要线索,具体分析探讨“水”这一要素在早期造园中的地位、作用和运用形式,以促进对早期造园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研究正成为国际景观设计行业的研究热点与关注对象,而如何在卷帙浩繁的国际学界中把握中国园林研究的学术潮流则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景观研究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对《园林与设计景观史》(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Gardens&Designed Landscapes)和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D...  相似文献   

17.
宗琮  周向频 《中国园林》2024,40(4):134-138
《红楼梦》中园林的塑造及女性园林活动描写影响了清代女诗人顾春的园林创作。通过对她在《红楼梦》续书《红楼梦影》中塑造的5座园林的分析,以及参与家族园林营建情况的梳理,总结其园林创作成果并解析文化背景和园林思想,借此探究清代女性具体参与造园的情况,并揭示《红楼梦》与女性园林活动的内在联系,梳理女性参与造园背后的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18.
王丹丹 《建筑师》2013,(5):6-13
森佩尔的《风格论》以五类技术艺术为主题讨论建筑,建立了建筑和技术艺术之间显见的密切联系。然而,在《风格论》的具体论述中,却隐含着建筑和传统姐妹学科的更深层关联。文章对前者加以阐述,对后者加以揭示,并探讨它们在森佩尔建筑理论中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启钤、梁思成等建筑学家对工匠抄本进行整理,结集汇编为《营造算例》,开启了现代对民间抄本的研究整理工作。其编纂方式一直是建筑研究史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比较,认定近年出版的《清代匠作则例》六卷中收录的做法即为中国营造学社搜集的营造旧籍文本,继而将之与《营造算例》文本进行比对,探究当年梁思成进行《营造算例》编纂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范文昀 《新建筑》2013,(5):123-126
《园冶》语言组织结构存有自身的法则,且文本法则秩序与造园事实秩序平行存在。解体解析《园冶》文本结构旨在试图认知中国古代造园思想。造园思想的当下获得或可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认知视域.亦即体现在建造活动中的自然与人的立体界域界面关系的体形形态营造:墙体与栖居体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