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点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载体,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件,渗透公平、公正的思想。利用Flash软件模拟各种随机实验过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或者在课上40分钟内不可能完成的,贴近生活,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完成操作过程,并且分析、理解,从而使抽象的概率具体形象,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
3.
4.
《可能性》一课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可能性内容基础上的深化。本课中,要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如何用好、用透抛硬币的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定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研究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借助“Z+Z”超级画板自主进行数学规律的探究活动,在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寻找规律,总结归纳,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6.
贺清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11-11
《可能性》一课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可能性”内容基础上的深化。本课中,要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如何用好、用透“抛硬币”的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定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理念及效果评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授课教师充分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并获得了佛山市精品课例评选活动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9.
徐毓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67-70
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Moodle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趣味互动、共同建构、有效拓展等形式,使学生发散思维,乐学活学,激发创造欲望,提升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把传统阅读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即提取两种教学法的精华并进行有效整合,互为补充,构建教材、学生、教师、课件资源四者之间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而且对传统旅游业的运作方式具有一定的颠覆性,这种颠覆性在旅行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旅游相关专业多数都开设这门课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自觉去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游戏无疑是一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董慧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5):24-27
本课内容来自浙江摄影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1课《接龙游戏》。第一部分内容是学习智能ABC输入法,并通过练习体会它的特点。第二部分是通过摘苹果游戏和接龙游戏让学生进行词语输入的综合练习。 相似文献
14.
创新点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创设的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品悟、赏析、语言实践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提高了品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期“曲岸说案”,佛山周洁荣老师的整合案例《5的乘法口诀》,展现了基于专题学习网站营造学习情境、“让小学数学教学劝起来”的效果,希望能对广大一线学科教师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创编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探究、感知新知识。教师通过“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18.
周运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5):66-66
传统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学生单一地从课文文本中获取知识,产生的疑问无法解决、想深入地理解和感悟维吾尔族的风土民情更是困难重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网站学习平台的提出、使用恰好与本课的教学目的“无缝”整合。在本课中,雷老师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深思, 相似文献
19.
靳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51-54
◇将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引入典型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有效突破难点——“力臂作图”。
◇从生活走向物理:播放几种常见的杠杆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共同特征,为总结杠杆的定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情境创设法和实践操作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空间与环境,使学生能够协同配合多种感官进行操作与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体验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