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介绍了美军天基通用数据链体系的特点,结合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现状和全球远程数据链信息传输需求,分析了TDRSS远程信息传输支持能力,提出了发展基于TDRSS的天基远程应急信息传输系统构想并预测了系统应用前景,以期对未来天基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满堂  周向阳  熊林庆 《电讯技术》2012,52(10):1561-1565
全面分析了航空通信系统特点,以ADC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试飞的航空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与体系相适应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评估流程,并结合试飞进行实施.工程试飞实践表明,这种基于试飞的航空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战效能评估对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雷达对抗装备组网系统作战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评估方法对系统效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航电系统是现代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任务合成、能力融合和资源综合的重要支撑手段,作战飞机的性能高低与航电系统的效能密切相关.针对目前航电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复杂、人为评估分歧较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的航电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并设计了航电效能评估系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体系,最终专家判断打分得出权重并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对判断值予以修正.与特定能力下航电效能评估相比,该评估系统指标体系更为丰富,同时对指标权重有着良好的修正效果,为航电系统效能评估提供工具原型支持.  相似文献   

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日趋复杂,对整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进行客观、综合、量化的评估评价既是作战使用又是系统研制发展的需要。在信息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探讨了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提出了信息处理级、态势级和决策级3级作战效能评估的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基于该体系的通用评估模型,为进一步量化评估各级各类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体系贡献度的概念内涵,针对当前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的缺陷,通过研究体系作战下的天基对地武器攻防对抗能力及其对作战结果的影响作用,构建天基对地武器体系贡献度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数学含义明确的指标,建立相应的数学量化模型,对于数学含义不明确的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的证据推理方法进行评估;建立典型天基对地武器作战体系,针对不同的作战模式,仿真分析天基对地武器的作战过程,进行天基对地武器体系贡献度的评估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天基对地武器体系贡献度指标体系完善合理,在所给定的作战体系中可有效地评估天基对地武器的体系贡献度,结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
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灰色层次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辉  陆贵先  陈扬  周磊 《无线电工程》2009,39(11):61-64
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是电子战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电子战系统在信息化战场上处于错综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影响其作战效能的因素很多,针对电子战系统信息少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运用灰色层次评估法对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了灰色层次数学模型。以某型通信对抗系统为例,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证明该灰色层次评估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8.
军事信息效能评估是一个不确定的复杂事件。通过引入熵的信息度量理论,在建立典型信息指标体系参量的基础上,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全过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估,以期对这一模糊的复杂事件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种简单可行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通信系统是夺取信息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保证,分析和评价通信系统的效能及其对作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作战应用需求总目标的逐级分解,构建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评估;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完成多级模糊综合效能评估。采用本方法可对通信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进行综合评估以检验其可行性、合理性,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通信系统优化配置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学  王学伟 《红外技术》2015,(3):258-262
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抗干扰能力评估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复合导引头的工作原理,抗干扰效能评估准则以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系统构建了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抗干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因子进行了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微系统与纳系统技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系统(Micro Systems)和纳系统(Nano Systems)是微米纳米技术最终开发目标之一,是21世纪技术发展的热点。作为IC的扩展和大规模微结构器件在小空间中的高度集成,我们的读者在陌生中可能会感到一丝熟悉。  相似文献   

12.
微系统与纳系统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 纳系统技术 纳系统,或称NEMS,其关键特征尺度在几百到几纳米,它包括纳结构、纳器件和纳系统以及纳米尺度的测控和制造技术等,是纳米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与微系统不同,纳系统是以小尺度为特征的,也就是说,纳器件和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可能是由小尺度所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龙明  赵永胜 《电视技术》2012,36(5):134-136
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种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希禹 《UPS应用》2008,(6):25-29
文中介绍国际标准IEC规定的低压接地系统,并对各种接地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阐述UPS接地系统设计原则;提出适用于电信、数据、计算机等系统用UPS的接地系统电路结构;为UPS工程建设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模式。 此文将于今年9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国际电信能源会议(INTELEC2008)上宣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视频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应用的普及,用户提出了将两个系统融合起来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恒 《电声技术》2002,(3):31-32
1三线制的概念三线制是公共广播系统中的一种配线制式,适用于广播终端设有现场音量控制器而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强行插入紧急广播的场合。在公共广播系统中,某些广播终端,例如超级商场的办公室、酒店的客房,常常有必要配置现场音量控制器,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音量,或者完全关闭广播。典型的配置如图1所示。在图1中,有现场音控器的终端处于关闭状态。显然,这时任何紧急广播都无法插入。事实上,即使音控器不完全关闭而处于低音量状态,也不利于发布警报。为了实现紧急广播强插功能,必须引入一只强插继电器。最直观的办法如图…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实时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航空航天、物联网等领域。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文中对嵌入式系统多板卡协同工作及双板卡热备份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板卡协同工作及热备份系统的基本架构,介绍了热备份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心跳机制、控制信息设计、信息同步及IP冲突检测技术等关键问题,并结合应用实例给出了多板卡协同工作及热备份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基于双板卡热备份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崔越  王劲萍 《电声技术》2007,31(7):78-80
DARC系统是一种技术成熟,传输容量相对较大,适用于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的FM多工数据广播方式。重点介绍了DARC系统、VICS系统及DARC系统在VICS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过程的重新整理,理顺高低压配电、楼层配电至UPS、开关电源系统整个环节的可靠性评估计算过程;将取值与计算体系化、规范化、可操作。通过该可靠性评估体系可以计算出各种类型的通信生产楼的市电不可用度、开关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UPS系统的不可用度,对制约整个生产楼的可靠性瓶颈进行突出显示,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降低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