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功能材料》2009,16(1):3-3
美国科学家新近发现单层碳纳米管薄膜可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催化膜用来取代通常在太阳能电池中的两层膜(铂膜与氧化物薄膜)。当前太阳能电池(所谓的染色敏化太阳电池)具有氧化物制作的透明膜(附在玻璃上而且导电)和铂分离膜(起着催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作用)。但是,氧化物膜难以附着于挠性材料上,同时制造铂薄膜所必需的设备也很昂贵。  相似文献   

2.
研究基片斜切角度对YBCO薄膜微观结构及超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0°~6°斜切(001)SrTiO3基片上制备了具有c取向的YBCO薄膜。用XRD和TEM对薄膜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用标准四引线法测定薄膜电阻.温度关系,从而确定薄膜的超导电性能。结果表明,随斜切角度的增大,薄膜晶体质量下降,晶格弯曲畸变程度增大,超导临界转变温度降低,转变宽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ITO导电玻璃为基片,采用sol-gel法制备Ni掺杂ZnO薄膜(NZO),并对其I-V特性、转换电压分布、保持特性和阻变机理进行分析探讨。NZO薄膜器件具有典型的双极性阻变特性,开关比Roff/Ron高达104~105,并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Ni掺杂对低阻态(LRS)影响不大,但加剧了高阻态(HRS)的分散性。Ni掺杂量增加显著改善了转换电压VSET的弥散性。氧空位导电细丝的形成与断裂是产生阻变特性的重要原因,其LRS和HRS的阻变机理分别符合欧姆定律和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理论。  相似文献   

4.
《金属功能材料》2009,16(2):45-45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的传统未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新近研究成功利用激光照射在玻璃基片上形成由纳米金颗粒构成的纳米孔隙,可有效地防止光散射。用可视光激光器能够在玻璃基片上形成直径〈100nm孔隙,如果金纳米微粒致密地分布在基片上并形成纳米孔隙,就有可能加工成防止玻璃片上的光散射以及其他效果。他们在实验时在玻璃基片上涂覆以粒径20nm的纳米金后再涂上一层20nm厚的高分子涂膜,  相似文献   

5.
董宁利  胡楠  周建丽 《贵金属》2019,40(S1):83-88
采用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导电油墨的有机相,研究了饱和树脂对该导电油墨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SEM观察了印刷膜层形貌图案,利用流变仪,分析了导电油墨的流平性能,利用四探针测试仪,厚度计及百格法研究了导电油墨的导电性及附着力性能。结果表明,饱和聚酯树脂作为有机相制备的导电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平整性和致密性,玻璃化温度高的饱和聚酯调制的导电油墨硬度高、电阻低、附着力弱,玻璃化温度低的饱和聚酯调制的导电油墨硬度低、电阻高、附着力强,调整导电油墨配方中不同玻璃化转移温度的树脂的比例,可提高导电油墨的综合性能。玻璃转化温度高的树脂用量:玻璃转化温度低的树脂用量=4:1时,导电油墨综合性能最好;在该配方中添加有机膨润土会使导电油墨室温储存后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PEDT为导电物质,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在包装材料聚丙烯(PP)表面制备电子元件包装用抗静电薄膜.研究了聚丙烯基片的表面温度,以及采用铬酸、甲苯对基片表面极化处理后,对薄膜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片温度升高可以改善薄膜的附着性能;基片表面在60℃铬酸中处理3 h可以得到较好的附着强度(98/100);基片表面在90℃甲苯中处理可以使附着强度达到80/100.  相似文献   

7.
铟——限量生产 节制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铟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液晶显示器(LCD)导电玻璃ITO薄膜、半导体材料磷化铟。由于其用途和目前正方兴未艾的高技术电子产品密切相关,世界铟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铟生产国,但液晶显示器及其所需的ITO导电玻璃的研制和产业化非常  相似文献   

8.
王连伟  王四根 《腐蚀与防护》1999,20(6):262-263,266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法,研究各钛合金装饰膜。研究表明在玻璃基片上蒸镀的铬钛合金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而且腐蚀,耐磨,附着力强,可用于建筑装璜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截止镀膜玻璃的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摩尔比为1:1的TiO2和CeO2陶瓷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O2和Ar比例为5:95的混合气体中制备了玻璃基TiO2-CeO2薄膜。溅射过程中,工作气压保持在1.8Pa不变,玻璃基片温度从室温(RT)~220℃之间变化。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组成、表面形貌和镀膜试样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结果表明,薄膜表面结构平滑、致密,呈微小晶粒结构,薄膜中Ti和Ce仅以Ti^4+和Ce^4+的形式存在;随着基片温度升高,薄膜中的细小晶粒略有长大;TiO2-CeO2镀膜玻璃可以有效地截止紫外线。  相似文献   

10.
将3种银粉,即:片状银粉、片状银粉加入5%纳米银粉的混合粉、片状银粉加入10%纳米银粉的混合粉,加入双酚F环氧树脂中配制导电胶。通过在玻璃基片上印刷导电胶条,固化后测量其长、宽、厚和电阻,利用公式ρ=Rs/l计算体积电阻率。结果表明,当纳米银粉添加量为5%时,体积电阻率出现明显下降,混合银粉含量为75%时的体积电阻率能达到1.6×10-4?·cm。在接近"穿流阈值"时,加入纳米银粉可以增大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形成更多的导电通路,能降低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刘泉 《机床与液压》2018,46(13):88-92
为了适应现代化快速生产的需求和提高光伏玻璃基片分拣的效率,针对传统分拣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及规划路径复杂等不足,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动作简单的光伏电池基片分拣线,对分拣线的翻转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选用三菱PLC作为控制器,通过三菱PLC的基本模块和特殊模块控制变频器、电磁阀和伺服系统等;并根据控制要求设计了电路图。光伏玻璃分拣设备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光伏玻璃分拣效率,达到了企业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物理气相沉只(PVD)真空蒸镀法,研究镍钛合金饰膜。结果表明,在玻璃基片上蒸镀的镍钛合金膜,不仅个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而且耐蚀、耐磨、附着力强,可用于建筑装饰琪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面银浆由银粉、玻璃成分和粘合剂等组成,根据硅光伏电池的电阻构成、正面银浆各组分的特性对烧结时银浆料与硅基体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正面银浆选用密度高的球形银粉,Pb-Te系玻璃,烧结后栅线有足够大的高宽比,增加线条横截面积,使细栅线体电阻(Rf)达到最小值;烧结时还原生成铅和碲单质及其化合物,与硅基体形成共晶导电夹层,使前接触电阻(Rfc)达到最小值;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Rs)变小了,光电转换效率就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表面工程资讯》2013,(4):26-26
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节能玻璃涂层制备与应用示范",近日在北京通过验收。项目组通过对膜层结构的科学设计实现了热色薄膜的低温沉积,其可见光透过率和太阳能调节率获得大幅提升,并在300×300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可见光透过率达50%以上,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室温制备柔性透明导电玻璃并提高其光电性能。方法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以柔性玻璃为基底,在室温下沉积(Aluminum-doped ZnO,AZO)/Ni Cr/Ag/NiCr/AZO多层结构透明导电玻璃。通过探针轮廓仪测试、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测试、拉曼光谱仪测试、分光光度计测量、四探针测试和霍尔效应测试,分别获得了样品的各层薄膜厚度、X射线衍射图谱、拉曼光谱、透光率、方块电阻和电学性能。经过参数优化,选取Ag膜厚度为3~15 nm的样品,研究Ag膜厚度对玻璃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 样品光电性能与Ag层厚度密切相关,随着中间Ag层厚度的增加,样品在380~76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光透光率先增加后降低,吸收边依次发生了红移,样品的方块电阻则随着Ag层厚度的增加单调减小。Ag膜厚度为12nm的样品综合光电性能最佳,其平均透光率为82.4%,载流子浓度为8.32×1021cm-3,载流子迁移率为8.21 cm2/(V·s),电阻率为9.15×10-5  相似文献   

16.
贵金属厚膜浆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金属除O_3以外的七种元素均被作为厚膜材料使用着,这主要是因其化学与物理性质特别稳定,以及它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等特点。它们与硼硅酸铅玻璃混合涂复于陶瓷基体上,经高温烧结成导电的玻璃釉层或电阻。此电阻特点是,贵金属及其氧化物通过烧结,能牢固地粘结在陶瓷基体上,形成导电的金属玻璃釉网络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单的化学沉积结合KOH碱刻蚀的方法,在导电玻璃(FTO)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ZnONRs)。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流—电压(I—V)曲线对所得样品的晶型、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nONRs呈纤铅矿型;ZnONRs的形貌及光电性能与KOH的浓度及刻蚀时间密切相关,经0.1mol/LKOH刻蚀1h后可得到排列高度有序且分布均匀的ZnONRs;KOH刻蚀后的ZnONRs与未刻蚀前高密度的ZnONRs相比,其光学性能得到提高。0.1mol/LKOH刻蚀1h的ZnONRs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其光电转换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较未刻蚀的ZnONRs分别提高了0.71%、2.79mA和0.03V。  相似文献   

18.
间断充氧提高TiO2膜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进行了连续充氧和不同周期间断充氧方式在玻璃基片上沉积TiO2膜的实验,用得到的最佳间断充氧条件,TiO2膜沉积速率是连续充氧条件的1.8倍,TiO2膜组分,深度分布及理化性能与连续充氧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熔融-水淬法制备玻璃相,固相法制备导电相Bi2Ru2O7、CaRuO3和BaRuO3,水浴溶解法制备有机载体,配制成电阻浆料后印制成电阻,经烘干、烧结后测算其重烧变化率。研究了玻璃组成中硼硅比例B2O3/SiO2、混合玻璃粉比例以及导电相对重烧变化率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电阻重烧变化率的几种办法。制备出的几种电阻浆料重烧变化率较小,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备鸟巢状ZnO微球,通过XRD、SEM和HRTEM对鸟巢状ZnO微球进行形貌观察和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鸟巢状ZnO微球由许多ZnO纳米棒(片)构成,结晶性好,比表面积大,这些ZnO纳米棒沿[0110]方向定向生长;用旋转涂覆法将鸟巢状ZnO微球涂覆到FTO玻璃(F:SnO2)导电面上并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缩写为DSSC);通过光伏曲线测试分析,研究涂覆次数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模拟太阳光下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为0.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