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两个多金属硫化矿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两个多金属硫化矿停用尾矿库的运营现状,探讨尾矿库停用后存在的重金属污染及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重金属废水、重金属沉积物和重金属土壤污染三个方面,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不同评价方法及模型。着重比较了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通过分析比较表明,生物评价法从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着手,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是重金属污染评价中较理想、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准东地区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68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Zn、Cu、Cr、Hg、Pb和As等6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该地区进行了总体污染评价,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解析了其污染来源。研究表明:Cr、Pb、Hg和As等元素均值都超出了新疆土壤背景值,超标率在30%~100%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共同影响;Zn和Cu元素污染处在警戒水平,而As、Cr、Pb和Hg元素污染贡献较大,不同区域污染程度依次为A区>B区>C区;多元统计分析可知,Zn、Cu、Cr和As元素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b与其他元素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Zn和Cu元素污染来自成土母质,Pb元素污染源可能与交通尾气排放和轮胎磨损有关,Cr和As元素受到了煤炭开采、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等人为污染的影响,应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中所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黄河沉积物元素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汞的富集最严重。铅、锌、镍、铬两两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可能为同源污染。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汞>镉>铜>锌≈砷>镍>铅>铬,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较轻,但汞污染较为严重。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汞>镉>砷>铜>铅>镍>铬>锌,其中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达到了很强水平,镉达到中等危害程度。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自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上升后微下降的波动趋势,上游为轻微的生态危害,中下游达到强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辽宁矿区尾矿废弃地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平  王恩德  魏忠义  杨朝强 《金属矿山》2008,38(2):118-121,135
辽宁省金属矿区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尤其是尾矿库及其周边土壤污染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采集了辽宁典型矿区尾矿及其周边的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Cu、Zn、Pb、Cd元素,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Hg、As元素,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分析Cr元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以Zn、Pb两种重金属为主,同时伴生着Cd、As、Cu 3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6.
鞍山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铁矿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鞍山某典型铁矿区土壤Cd、Pb、Cu、Zn和Ni的含量,运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索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比,土壤中Cd和Ni均有超标,Pb、Cu和Zn未超限,但在土壤中也有累积;研究区域土壤基本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 > Ni > Zn > Cu > Pb,Cd处于轻度污染,Ni为尚清洁,其他元素无污染;Cd的地累积指数为2.85,为中度污染;研究区具有极强潜在生态风险,生态危害指数为381.74,Cd是主要贡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均与矿业活动有关,其中Cd受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该区域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样品,分析Pb、Cd、Cr、Zn、Cu、As、Hg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受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由此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与未沉陷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复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重金属指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7种重金属含量间无显著正相关关系,推测无明显同源性;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Zn、Cr复合污染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Zn>Cr>Cd>As>Cu>Pb>Hg,综合污染程度介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之间;潘集矿区复垦土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中全部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海某金矿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了土壤样品442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As、Cd、Hg、Pb、Cn、Zn、Cr、Ni)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污染轻微,仅As元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出有69.43%的样品受到As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出59.24%的样品受砷污染,两种评价结果较为接近。矿集区金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选矿试验发现样品中As含量达到0.38%,超过了伴生组分的评价标准,在后续矿业开发中,加强As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是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包头某稀土尾矿库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和Zn的富集特征及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状况,以尾矿库南侧湿地和西侧农田为研究样点,以相对无污染的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尾矿库西侧8 km的农田为对照样地,利用国标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地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国家和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且As超过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农田,且随着与尾矿库距离的增大而减轻。该稀土尾矿库是造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可作为当地土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价某金矿对下游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风险评价编码法,从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两个维度来评价土壤的生态风险,并在分析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与次生态、原生态相关性基础上,应用Pb同位素比值示踪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增大,除Cr外土壤中重金属大致逐渐减弱。土壤重金属总体呈现低风险。Cd具有较高的单项系数(均值72.50),但其有效态占比较低,集中在10%~17%,而Pb虽然总量较少,但具有较高的有效态占比,集中在15%~30%,Pb、Cd元素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应重点关注。Pb、Cd、Zn次生态含量与其富集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值分别为0.765 7、0.911 5、0.602 9,表明这三种重金属与矿区生产活动更为相关,即人为来源可能性更大,而Cu、Cr主要以自然来源为主。Pb同位素比值关系显示,土壤样品整体位于尾矿源(人为源)及成土母质(自然源)端元之间。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减小,重金属含量及可交换态大致呈现增大的趋势,206Pb/207Pb同位素比值呈现下降趋势,更偏向人为源,表明矿区生产活动对靠近矿区的土壤区域输入的重金属贡献更大,结合采样点位,矿区西北边界400 m以内区域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an area of the Darasun ore cyanidation tailings impound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a permafrost region....  相似文献   

12.
史冬梅  杨风暴  王肖霞 《金属矿山》2014,32(11):143-146
针对现有尾矿坝风险评估方法未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造成的评估过程中计算重复的问题,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将其转化为权重,使相关性的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的指标权具有较小的权值,反之亦然,从而降低重复计算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的方法为:根据监测指标间相互影响程度不同的特点,建立影响矩阵,由于该矩阵所需专家信息具有模糊性,故采用梯形模糊数描述专家信息,计算主观权重;根据各指标监测数据具有随机、模糊等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可能性分布对其进行表征,进而采用相关系数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客观权重;通过均值法综合主、客观权重。实例表明,考虑了监测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能减少风险评估中指标的重复计算,综合主客观权重,为尾矿坝各指标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泥进行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污泥颗粒具有形状不规则,大小分布不均匀,表面有明显褶皱等特点,C、O、Na三种元素含量最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外排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为MnZnCuCrNiAsPbCd,含量依次为945.07mg/kg、477.04mg/kg、96.99mg/kg、84.57mg/kg、84.4mg/kg、45.04mg/kg、40.85mg/kg、0.34mg/kg,其中Cr、Ni、Zn、Pb、M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u和As主要以可氧化态为主。地累积指数法(Igeo)评价表明Zn具有偏重的环境风险,Ni、Cu、As可能造成中度的环境污染,Pb、Mn、Cd可能造成轻微的环境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评价表明Cd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某铀矿山尾矿坝下游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进行研究可以为铀矿山污染土壤进行科学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并可为土壤污染物防治和管理奠定基础。选取某铀矿山尾矿坝下游4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Pb、Zn和放射性重金属U的化学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铀矿山尾矿坝下游表层土壤中Cd化学形态主要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可迁移性;Pb、Zn的化学形态则主要为残渣态,生物有效性较差;U主要分布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君星  李彩丽 《金属矿山》2010,39(8):167-170
尾矿库是一种人工形成的高位泥石流源,存在较多危害和事故隐患,且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威胁到库区周边环境和下游人民财产安全。根据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考虑到传统层次分析法在安全评价中的不足,采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尾矿库的实际确定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突变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尾矿库安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目前运用的各种安全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尾矿库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但都未能综合地判别尾矿库的安全状况。基于突变理论,利用初始模糊隶属函数和突变级数,将突变理论与模糊分析结合起来,对尾矿库整体进行多层目标分解,然后根据归一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尾矿库安全总突变级数值,经过变换后判断出尾矿库的安全度。通过工程实例表明,基于突变理论的尾矿库综合评价模型能准确地评判出尾矿库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7.
陈学辉 《矿冶》2012,21(4):33-37
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事故树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系统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集对分析理论与事故树分析的结合求解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模型;接着以尾矿库安全评价为例,并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总结了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判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包钢尾矿坝及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综合污染评价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包钢尾矿坝及周边的表层土壤中(0~20 cm)重金属元素铅、锌、铜、砷和铬单独与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测定了包钢尾矿坝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包钢尾矿坝及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Pb>As>Cu>Cr>Zn,Pb的潜在污染风险参数最高,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As。  相似文献   

19.
某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为铀矿尾矿区治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我国某铀矿尾矿区为研究对象,在采样监测的基础上,应用内梅罗(N.L.Nemerow)模型,以Cd、Pb、Ni、Zn、Cu、Cr等6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对铀矿尾矿周边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铀矿尾矿区周边土壤中Cd严重超标,整体尾矿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已超过警戒级的水平,受到了重金属污染,但铀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基本上没有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大西线"调水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西部大开发的“大西线”调水工作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大坝、隧道及引水渠道工程的选址、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对策,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