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综合运用岩芯观察、岩相和测井相分析等手段,对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沉积微相的沉积相标志、类型以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为一套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主要沉积微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等5种微相,并建立了沉积微相识别模式;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呈现在近东西向剖面上砂体连续性较好,可见河口坝与前缘席状砂的交替出现,而在近西南—北东向剖面上,砂体横向上一般由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到河口坝或前缘席状砂。总之,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是研究区三角洲形成的高峰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为主要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2.
坪北油田延长组湖盆东北部边缘河流入湖处,以三角洲相沉积为主,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过渡区域,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上;长4+52~长62小层储集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为主,占70%~75%,河口坝砂体占7%~10%,河道间湾砂体占10%~14%。通过对沉积微相及含油性变化的分析,认为该区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河道主体和河口坝微相为较好储层,但储层经过压裂改造后,在生产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油井产量分布主要受裂缝方向与井网、储层含油性及地层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层为河控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向和平面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时期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叠合形成的指状砂坝砂体是研究区最具特色砂体类型,而指状砂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砂坝砂体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内的主要油气储集体,研究成果为储集相带的预测及下一步的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测井相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哑相沉积,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其主要的储集层.这些砂体横向上复合连片往往呈带状展布,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也为主要的孔隙类犁.通过沉积相与油藏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5.
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1^1地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窑地区长611地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砂、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问湾等.根据岩心描述结果和测井曲线,结合砂体形态对长611油层三角洲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进行综合表述.并提出开发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期湖盆中部地区物源分析、沉积相特征等研究,分析了厚层砂体的形成机理和砂体类型。认为长6期物源主要来自东北、西南方向,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端砂坝和浊流等砂体类型,湖盆演化从鼎盛转向萎缩的长6早期厚层砂体比较发育。白豹、合水地区砂层厚度大,储层条件良好,是石油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在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和山1段发现一套湖泊沉积砂体.它明显分为两层,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水上辫状河道、河泛平原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不同,以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潜江凹陷东部斜坡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及西北部,王场东、黄场地区潜江组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发育,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的油井产量较高,尤其是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储层中。经研究认为:东部斜坡仍存在较多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成因的含油砂体,对于井控程度差或尚未钻井的区块,有较大滚动扩边和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段属河流三角洲沉积,发育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等不同类型层理构造。该沉积的遗迹构造分为石针迹、石针迹—进食迹、牧食迹—进食迹等类型,分别形成于高能滨岸沉积、浅湖沉积和低能泥炭沼泽沉积中。该区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侧向迁移能力较强,受水下分流河道冲刷侵蚀影响,河口坝、席状砂等前缘沉积遭受破坏而难以保存。条带状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应用地震、岩芯、测井和录井资料,在准中地区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两期低位三角洲砂体。SQ1低位三角洲岩性为含砾砂岩和细砂岩,分选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包括一跳一悬式和两跳一悬式,发育冲刷充填、磨圆泥砾等沉积构造,沉积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体。SQ2低位三角洲岩性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多跳一悬式为主,发育爬升层理、波状复合层理等沉积构造,沉积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为主。两期低位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较好,紧邻厚层泥岩,发育有效输导体系,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