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城市交通规划中GIS方法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对江门市的交通规划实践,认为把传统的交通模型与GIS相结合,有利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交通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对于解决城市交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尽管这一初步尝试中仍有不少问题还需作进一步探讨,但GIS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还是值得大力推广并加以开发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硬件支持的GIS系统由于其强有力的处理空间数据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地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GIS技术发展及其特点,阐述了在城市交通规划中GIS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推动GIS在城市文通规划中的应用,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郭红连 《山西建筑》2010,36(16):352-353
在介绍Cadna/A和GIS的基础上,以某功能区交通环境评价为依托,阐述了GIS和噪声专业模拟软件Cadna/A联合使用情况,并探讨了GIS和Cadna/A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声环境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于1964年在加拿大建立。当时主要针对保护与开发土地,为农业服务。60年代后期美国也开始研究,主要用于城市交通,规划及公用事业管理,目前已开发的GIS软件有200多个。80年代末我国一些城市规划部门不同程度地开展GIS的开发与应用,90年代初也有不少城  相似文献   

5.
方晓玉  李湛东 《山西建筑》2006,32(22):353-354
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GIS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应用概况,从景观格局分析、区域动态变化研究、统计图示分析三方面对生态规划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以更广泛地推广GIS技术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营口市总体规划修编为补充城市交通规划所进行的居民出行调查成果分析,也是为将来营口市的交通规划提供依据.文章应用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对大量O-D资料进行了计算机处理,并给出了节省内存减少计算时间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7.
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勤  马建林  赵江波 《城市勘测》2010,(3):20-22,26
探讨了义乌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UPMIS)中GIS的技术路线和实际应用,以OpenGIS作为UPMIS的GIS应用框架,实现GIS与规划管理业务的无缝结合,在规划道路网、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管理、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审批和多媒体数据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近年来在我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GIS的应用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定量化、数字化、科学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现状绿地分类数据赋值与分析,到规划绿地图层处理与空间分析,以及建立绿地规划信息系统,GIS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昌市、攀枝花市和佛山市三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具体介绍了各个过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GIS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工作效率,而且为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实现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和全面实施,为GIS在规划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分析了GIS技术在现状调研、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效果评价及监督等规划设计各阶段的应用成效,指出虽然GIS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辅助规划决策可行性,但是现阶段规划过程中还存在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匮乏、规划应用推广受限等问题;最后从"3S"集成技术、三维GIS和虚拟现实技术、WebGIS等方面提出了GIS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中的应用势必带动专业规划软件系统的发展,从而为"多规合一"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提供数据基础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交通建设和投资所起的指导作用,详细介绍了交通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和规划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洪金 《规划师》2000,16(1):17-20,74
作者在连云港市城市规划研究中,首次提出城市文化定位这一概念,讨论了城市文化定位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问题,论证了城市设计过程也就是城市文化定位的过程,并就城市文化定位在城市设计中的操作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唐子来 《城市规划》2000,24(1):42-45
由于历史原因,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明显地受到英国影响。作为一个城市国家, 新加坡面临着国土狭小和资源匮乏的特定制约, 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历史回顾、规划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等方面评述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学科范畴已大大突破了其传统内涵,并在某些情境下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社会规划的特质.这就需要将空间问题置于更为全面的社会生产条件中加以考量,实现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双向渗透与多层面耦合。本文主要聚焦于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工作梳理其带来的多层面影响:理论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架构社会学基础,运作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接入社会学过程,技术层面上则为城市规划引介社会学方法;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总体审视。  相似文献   

14.
媒体是城乡规划信息传播的桥梁,媒体广泛介入城乡规划可发挥监督规划实施和行政行为、表达利益诉求和改进建议、宣传规划信息和专业知识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产生传播不实报道和不当信息、误导公众视线和社会舆论等消极影响。因此,在行动上应当吸收积极合理的建议适时改进,关注持续反复纷争诉诸法制;在制度上应完善规划信息媒体发布机制,建立规划热点媒体讨论平台,促进城乡规划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韩涛 《规划师》2007,23(10):57-59
国内部分城市规划设计院已完成了企业化改制,民营城市规划设计公司正在逐渐壮大,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由传统的以行政指令性任务为主迅速过渡到市场优先、竞争充分的新格局.规划院需建立核心能力,完善内部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Problem, research strategy, and findings: The ability of planning to address America’s urban problems of inequality, crime, housing, education, and segregation is hampered by a relative neglect of Whiteness and its role in shaping urban outcomes. We offer a justification for centering Whiteness within urban planning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 that would examine its role shaping and perpetuating regional and racial injustices in the American city. The focus of planners, scholars, and public discourse on the “dysfunctions” of communities of color, notably poverty, high levels of segregation, and isolation, diverts attention from the structural systems that produce and reproduce the advantages of affluent and White neighborhoods. Planners and planning scholars frequently invoke a “legacy of injustice” with regard to concentrated poverty and disadvantage but not in regard to neighborhoods of White affluence. One is segregated and problematized and the other is idealized.

Takeaway for practice: Planners and planning schola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Whiteness, in particular White affluence,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planning interventions. Doing so will inform a wider range of planning approaches to problems of racial and spatial equity.  相似文献   

17.
此起彼伏—走向建构性后现代城市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冰 《规划师》2002,18(6):26-28
作者从所处中华文化自身出发,围绕建构性后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建构虚拟城市与生态城市虚实互动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构想,为全球后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试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诚  范凌云 《规划师》2008,24(1):87-90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过程中出现过分夸大城市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的现象,通过客观分析可知,受制度供给、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师自身能力、规划官僚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市规划尚未成为我国城市政策的统领和框架.规划工作者应当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开发战略的控制作用和加快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引导转化等措施,提升城市规划在城市政策体系中的决策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吴宇华 《规划师》2007,23(2):78-80
现代规划存在着诸多弊端,必须对其范式进行改革.生境理论可以为此提供基础.基于生境的城市规划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境规划阶段、经济社会规划阶段和规划评价与调整阶段.规划的技术路线是:以生境为核心,评价和划分生境等级,据此确定生境保护等级及生境空间体系,并确定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及开发次序,最后还要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和调整,这样整个规划就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的现实任务是解决社会共同面临的城市问题,而后者经历中国数十年城镇化的强劲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这意味着其工作方法和内容必然的革新。当前中国城市规划所进行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已然成为城市中最大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在城市更新语境下规划工作如何体现其公共作用,容纳公众意见、建立公共部门与社区、市场的伙伴关系,从较多关注空间效率、美学和设计创新转向在空间资源的再分配中保障公共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协调社会冲突,同时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