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建筑形象视觉显著点建构的整体性原则,指出建筑形象视觉显著点应该在整体结构脉络的制约 下经营,应该植根于历史与地域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介绍视觉显著点定义及产生原理、特点和作用,以及它对建筑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建筑形象视觉显著点建构的整体性原则,指出建筑形象视觉显著点应该在整体结构脉络的制约下经营,应该植根于历史与地域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从视知觉的角度看,人感知空间的基础在于眼睛接收到能产生视觉意义的信息,而非简单地看到空间实体。因此,建筑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其设计中需要基于视知觉特性对光和空间实体进行双向的互动考量,以进一步拓展建筑空间设计的视觉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超高层项目的特殊性,超高层建筑高宽比尺寸受到多方因素限制.当有需求时,可以利用视知觉理论改变建筑视觉比例,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文章针对国内已建成超高层建筑,对其比例尺寸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统计等工作,并基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研究,总结改变建筑视觉比例的方法,希望能为聚焦建筑比例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考夫卡等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阿恩海姆系统地建构了视觉动力理论。用这一理论解读建筑形态,可以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形态语言的感觉更加清晰化,使得人们对建筑造型的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本文不仅沿用了这一理论,更是根据建筑形态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用吸引力、排斥力、支持力、挤压力等对视觉动力进行分类,以解读人们在建筑审美活动时的知觉规律和心理本源。  相似文献   

7.
广州太古汇是由建筑公司Arquitectonica设计的商业建筑综合体。本文以其大型购物中心为例,首先从动力方面分析了使用者的视知觉和心理感受。然后结合视知觉特性充分考虑,从建筑空间的边界、导向和序列、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太古汇在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和参考,尤其是如何利用艺术手段和设计方法创造出优的视觉效应,塑造人性化的内部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8.
沈福煦 《华中建筑》1994,12(1):27-30,38
建筑形象的视觉感受沈福煦一建筑形象的认知从视觉说,建筑形象只分实体和空间两部分.建筑的实体形象是指视线所及的对象(建筑实物);建筑的空间形象则比较抽象,它指的是视线行进着的、被建筑实物所限定的部分.如图1所示,通常认为a是建筑外形而b是室内,其实从建...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人们对建筑形象的认知及心理感受特征,特别是它所引起的象征性联想,以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建筑上的视觉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视觉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视知觉的基本要素特征,界定了视觉感知、视觉思维、视觉抽象以及视觉心理四个概念。同时,以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为基准,解析了美国密歇根州市中心大湍城艺术博物馆的形态构成,其构成规律符合建筑形态构成理论中的八个基本点。希望人们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并能够以某种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和掌握建筑形态的构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为应对巴洛克空间形态的需求,结构技术进步影响下建造参与对视觉秩序塑造的主动决策,并以都灵圣辛多尼礼拜堂为例,明晰视觉秩序与建造逻辑共同营建下建筑空间清晰的陈述方式,以及两者相互佐证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教育中视觉笔记训练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伟  马兰 《华中建筑》2010,28(10):180-181
该文首先阐述视觉笔记对建筑设计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进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视觉笔记在心理学层面如何改变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认知,最后论述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毅 《华中建筑》2008,26(2):103-109
以北京首创集团开发的A-ZtOWn项目的建筑立面创作为载体。记录了住宅立面设计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结合实践探讨了视觉影像(建筑表皮)对于现代建筑与城市的意义,以及强化视觉影像及符号的办法,文中谈及建筑思潮与理论,但作者更愿意从设计的过程来引发建筑的思考,即理论如何与实践相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视觉环境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诸如线形变形、体积变形、透视变形等等视错觉,但在建筑艺术领域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某些建筑落成后,常常达不到预想的设计效果。本文提出了建筑视错觉的修正矫正方法;视错觉的强化及应用,以期为建筑设计者提供设计思路及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5.
何培斌 《华中建筑》1997,15(3):120-124
该文尝试在中国民居研究课题及方法上探索一条新的路子。作者认为如果要了解聚落全面环境的意义。除了研究民居之外,还要研究村落中其他建筑、结构及场所。因此,建筑师们必须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活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鲍鲲鹏  鲍英华  赵龙 《华中建筑》2010,28(3):21-22,26
通过对文字在建筑中的表现形态的分析,解析文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视觉语言,在建筑作品审美接受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指引作用和召唤功能。同时结合实际设计项目进一步探讨了文字这种独特的视觉形式语言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丽君  孙迪 《华中建筑》2011,29(11):145-148
该文通过元素的强化与诗意的问询、“平民化”的隐喻特征与意蕴的营造、“物化思想”的精神探询与暗示三部分举例阐释装置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分析装置艺术家在视觉意象的表达与阐释自身思维中“化物游心”涵义的传达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创作者与观者的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