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项研究描述了铁碳合金中魏氏组织和马氏体的形成,所用合金具有宽的碳含量范围,热处理时采用的冷却速率范围也是宽的,还描述了一种独特的汞浴淬火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低碳锰钢魏氏组织的形成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碳锰钢魏氏组织形成规律。在奥氏体化温度为900-1300℃,以适当速度冷却,可产生魏氏组织。说明魏氏组织并非过热标志。在同一奥氏体温度下,有魏氏组织的试样韧度高于无魏氏组织的,魏氏组织的针状铁素体对强韧性有利。  相似文献   

4.
首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Zn-Al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和贝氏体浮突进行了定量观测。在此基础上,将AFM的测量结果与马氏体相变表象理论(PTMC)进行发对比,发现马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相符合,而贝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不符合,说明贝氏体相变机制与马氏体不同,不可能是切变机制;同时发现贝氏体浮突是一组贝氏体亚单元所造成的浮突组成的浮突群。  相似文献   

5.
薄祥正  徐宁  方鸿生 《金属学报》1998,34(12):1249-125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Fe-0.37C(质量分数%)风中的锯齿状魏氏组织产生表面浮凸,发现其浮凸是由多片魏氏组织片条组的浮凸群,浮凸高度约为60-170mm,低于其形核处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在仿晶型铁素体中观察到面-面激发形核方式,其浮凸的最大形状变形量为0.39,锯齿状魏氏组织和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可用台阶机制解释,并以台阶机制定性解释了帐篷型,复杂型和单倾型表面浮凸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了Fe-0.37C合金中魏氏组织铁素体的表面浮突,发现其浮突形状为帐篷型和复杂形态,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魏多组织表面浮突的形成过程,而扩散控制的台阶机制可合理地解释,魏氏组织的浮突高度为70-450nm,最大形状变形约0.36。  相似文献   

7.
激光辐射广泛应用于零件的表面热处理,其特点是能进行局部处理,能强化难以接近的部位,以及在某些情况不可免去回火操作,为了在激光热处理时获得高的效应,必须掌握关于激光的状态和类型对不同的钢与合金性能之影响的数据,而这些资料在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和总结采用不同的激光辐射处理钢与铸铁时,在组织、组织转变及相变等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首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Zn-Al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和贝氏体浮突进行了定量观测。在此基础上,将AFM的测量结果与马氏体相变表象理论(PTMC)进行了对比,发现马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相符合,而贝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不符合,说明贝氏体相变机制与马氏体不同,不可能是切变机制;同时发现贝氏体浮突是一组贝氏体亚单元所造成的浮突组成的浮突群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低碳锰钢魏氏组织形成规律。在奥氏体化温度为900~1300℃,以适当速度冷却,可产生魏氏组织。说明魏氏组织并非过热标志。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有魏氏组织的试样韧度高于无魏氏组织的,魏氏组织的针状铁素体对强韧性有利。  相似文献   

11.
MgNi非晶合金的制备及电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研究了MgNi非晶相的形成效率、合成物相组成和相结构的演变以及电极性能与机械球磨工艺的依赖关系。模拟电池法测量Mg-Ni合成物的电极性能,发现放电容量的大小与非晶相的形成效率成正比,球磨50~60h的MgNi非晶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继续延长球磨时间导致放电容量下降。基于MgNi非晶相形成过程的相组成和相结构,探讨了合成物电极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