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 ,并对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方法分别使用18株创伤弧菌菌株和水产品中常污染的背景杂菌,定量接种于检测创伤弧菌的选择性增菌液和4种选择性平板,优化出适合创伤弧菌检测的选择性培养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增菌培养法分别检测样品中的创伤弧菌后进行方法对比,建立PCR和增菌培养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并应用此方法研究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结果改良后的选择性增菌液适用于创伤弧菌的检测。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7%(18/115),其中贝类、蟹类、鱼类和虾类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23.4%(15/64)、8.3%(1/12)、5.3%(1/19)和5.0%(1/20)。结论 PCR法与传统增菌培养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创伤弧菌检测效率。北京市市售贝类等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率较高,需引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与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与分离技术进行研究。方法:蛤蜊肉经高速匀浆处理后,在含有多粘菌数B的碱性蛋白胨水中增菌培养(35~37℃,12~16h),然后用PCR技术检测样品。PCR检测的目的基因是创伤弧菌的溶细胞毒素(hemolysin/cytolysin)基因,扩增产物为222bp。对PCR结果呈阳性的样品做原位杂交实验,用碱磷酶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VVAP来分离创伤弧菌。通过对购买于青岛丹东路小市场的蛤蜊进行检验,分离出了2株创伤弧菌。结果表明:应用PCR、原位杂交技术能快速检测和分离水产品中存在的创伤弧菌。  相似文献   

3.
选取创伤弧菌单拷贝基因met为靶基因,设计引物探针,建立对创伤弧菌准确定量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同时与实时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ddPCR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出创伤弧菌,细菌纯培养物中其定量限可达323拷贝数/mL,检测限可达61拷贝数/mL,人工污染牡蛎样品中能最低能检测到1.13×102拷贝数/g的目标菌。对人工污染样品中目标菌的检测,ddPCR的定量结果约为平板计数结果的1.4倍,比real-time PCR方法的检测更加稳定准确。本研究建立的ddPCR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创伤弧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水产品和养殖水域中创伤弧菌现场可视化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创伤弧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煮沸法和离心柱法提取基因组DNA,优化简便、快速的弧菌DNA提取方法;以创伤弧菌gyrB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筛选最佳的适于LAMP的引物序列,分别通过LAMP荧光扩增曲线(加SYTO-9 荧光染料),以及LAMP可视化观察扩增产物的颜色变化(加钙黄绿素),开展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分析。结果 确定煮沸法为适合于弧菌基因组DNA提取的快捷方法;优化筛选的引物可以特异地检测创伤弧菌,检测核酸浓度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 fg/μL,并且结果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应用,在558份水体样品和655份水产品样品中,创伤弧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1%和8.60%,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结论 低技术要求、低设备成本以及检测时间短使得可视化LAMP快检方法成为现场可使用的一个理想选择,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更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快速、敏感、特异的双通道荧光PCR同步鉴别体系.方法:针对副溶血弧菌TDH基因和霍乱弧菌ctxA基因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Taqman探针,优化体系,建立双通道荧光PCR体系.结果:建立的双通道荧光PCR体系特异性强,引物和探针之间无干扰.对副溶血孤菌和霍乱孤菌的检测灵敏度高,下限均能达到5× 104 CFU/mL.体系稳定,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两种不同浓度基因组DNA无相互抑制现象,适用于不同条件、多种样品的检测.采用该方法对140份采自舟山、象山和杭州的各类水产品进行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孤菌检出率分别为25.7%和3.6%,未见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混合污染的样品,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是一种可用于水产品等样品中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快速、灵敏、特异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 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食品中致病菌--拟态弧菌进行检测,探讨其灵敏度特异性,建立快速高通量检测食品中拟态弧菌的新方法。利用DHPLC 在非变性温度下进行双链DNA 分离的原理,应用DHPLC 技术分析拟态弧菌特异性PCR 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对样品洗脱峰排列形成的聚类分析图进行分析,得到拟态弧菌的特征峰型图谱。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准确度为100%。本实验建立的食品中拟态弧菌PCR-DHPLC 检测技术,特异性灵敏,准确度高,操作快速、简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二重PCR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基因tlh和toxR为靶基因,选择2对引物,对5株副溶血性孤菌和40株非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梯度稀释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以不同稀释度DNA作PCR扩增;在鱼肉样品中以不同菌量人工污染,不同增菌时间培养,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应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以tlh和toxR为靶基因的两对引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有很好的特异性.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28.76 pg;人工污染样品,当起始污染量为1 CFU/mL时,37℃增菌培养10 h即可检出.本试验一共检测了21份水产品样品,有14份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多重PCR方法,并进行市场采样检测。方法:根据空肠弯曲杆菌的hipO基因、副溶血弧菌的tlh基因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的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各种工作条件;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一种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泰安农贸市场采集的409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3种目的菌;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很好,灵敏度高。空肠弯曲杆菌的检出极限为3.0×101cfu/mL,副溶血弧菌的检出极限为6.2×101cfu/mL,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极限为1.5×101cfu/mL。样本中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0.8%,1.5%和13.2%。结论:采用该方法可在5h内得到检测结果,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为进一步开发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同时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方法。针对副溶血性弧菌tox R和霍乱弧菌omp W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检测方法,并同时应用双重LAMP技术和PCR技术对实验菌株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LAMP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1℃,在此条件下,双重LAMP检测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DNA的敏感度可达3.12 fg,且与其他常见的细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对模拟食品样品进行直接检测时检测限为50 cfu/m L;对60份水产样品进行检测时,6份样品出现LAMP及PCR阳性,而传统培养方法检测出4份阳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重LAMP技术在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时灵敏度、特异性高,时间成本低,适合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江凤玲 《福建轻纺》2023,(3):6-10+16
文章研发了一种可在16 h内完成冷冻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在首先完成样品的预增菌工作后,采用高温热裂解法与核酸亲和膜吸附法提取冷冻水产品等样品中的检材总DNA,设计副溶血性弧菌专一引物探针,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试样中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保守基因片段,同时开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对工作证实方法的可靠性,建立了特异性好、高检测通量的PCR检测方法。为验证所建立方法的适用性与稳定性,本研究从市场中随机抽取共331份冷冻水产品样品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的筛查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上述抽样调查的冷冻水产品中3份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被扩增检验出,试样的目标菌检出率约为0.9%(3/331),该研究PCR方法的DNA检出限可达到0.01 ng/μL。  相似文献   

11.
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创伤弧菌是贝类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文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参数以建立多重实时荧光串联PCR(multiplexed tandem PCR,MT-PCR)方法,进一步评估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于检测生蚝样品。优化后的MT-PCR方法与常规qPCR具有相同定量能力,可同时检测上述9种致病菌。在对混合菌液的检测中,MT-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最低可达102 CFU/mL,且此法对其中6种致病菌的检测灵敏度高于qPCR。应用该技术检测人工染菌的生蚝样品,检测灵敏度为102~103CFU/g。该研究建立的MT-PCR方法可实现高通量、快速准确地检测生蚝中这9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评估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牡蛎常引起食品安全问题。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研究褶牡蛎体内的菌落结构,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品体内的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和钩端螺旋体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褶牡蛎体内的优势菌属为螺旋体属和类杆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39.21%和23.53%;样品中含有创伤弧菌,含量为(8.48±0.48)×103cfu/g,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和钩端螺旋体未检测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单克隆抗体、纳米免疫磁分离技术,结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分离-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副溶血性弧菌纳米免疫磁珠在菌体浓度为103 CFU/mL水平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捕获率达到74%。在纯培养、无需增菌情况下,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140 CFU/mL;通过134 株副溶血性弧菌和74 株非目标菌的测试,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食品基质添加实验中,其检测限为2 CFU/25 g样品,增菌时间缩短到8 h。  相似文献   

14.
水产品三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侵入关联蛋白基因(iap)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对3种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02 bp、484 bp和714 bp的目的片段.优化后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Mg2+)2.5 μL、200 μmol/L dNTP、2 mmol/L Mg2+、模板2 μL、2.5 U Taq酶,引物浓度分别为:副溶血弧菌200 nmol/L、金黄色葡萄球菌40 nmol/L、单增李斯特菌320 nmol/L,总反应液25 μL.对贝类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应用多重PCR技术对3种菌的检测限分别为副溶血弧菌2.3×102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2.5×101 CFU/mL、单增李斯特菌1.5×103 CFU/mL.作者通过多重PCR技术实现了对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同时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mCPC)琼脂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海产品试样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最可能数(MPN)法和PCR法检测牡蛎试样的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天然污染海产品试样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9.8%(20/101)。牡蛎试样中45%(55/122)创伤弧菌密度低于3MPN/g的最低检出限。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污染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未来应加强对我国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3个地区的餐饮店、零售店和批发市场采集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共计2 980份,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检测。结果 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4.7%(437/2 980),污染水平>100 MPN/g的样品比例为2.9%(83/2 909);创伤弧菌检出率为3.5%(104/2 980)。采样于批发市场的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污染水平>100 MPN/g的样品比例和创伤弧菌检出率均高于餐饮店和零售店。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污染水平>100 MPN/g的样品比例和创伤弧菌检出率最高。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原产地污染,储存不当及加工过程交叉污染。结论 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污染,其健康风险应引起关注,本次污染状况分析可为标准制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弓形菌16S rRNA特异性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弓形菌16SrRNA基因合成1对引物,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弓形菌的PCR方法。3株弓形菌标准菌株PCR产物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弓形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3株弓形菌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弓形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3株弓形菌标准菌株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长度为1202bp的片段,其他19株不同种类的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出现。55份食品样品用Johnson-Murano肉汤增菌后用此法进行检测,其中6份样品为弓形菌阳性,阳性率为10.9%。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节省了检测时间,可用于食品中弓形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调查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污染情况。方法以大肠杆菌O157∶H7 rfb E基因和沙门菌inv 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多重基因PCR扩增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以及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法。在郑州市不同地区的综合性超市、冷鲜肉专卖店和农贸市场随机抽检144份生鲜猪肉样品,分别进行了PCR检测和常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可达到10 pg/μl。在144份样品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样品数为10份,检出率为6.94%;检出沙门菌的样品数为13份,检出率为9.03%;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同时检出的有2份,占总样品的1.39%。结论初步建立了同步、简便、快速、灵敏地检测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沙门菌的双重PCR方法;生鲜猪肉中存在致病菌的污染问题,将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建立快速检测冻虾类海产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l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多重PCR方法。根据3种致病菌的靶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三重PCR检测虾类海产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实现了对这3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快速地实现对海产品中多种致病菌的诊断和监控。  相似文献   

20.
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食品卫生快速反应体系的需要,提高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检测效率,本实验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tl基因设计合成引物,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氏菌(Shigella)、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做方法特异性对照,建立了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此方法对市场随机抽取的40份水产品进行检测,并用国家标准方法(GB/T4789.7—2003)对该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菌液灵敏度为103CFU/ml,含菌量1~10CFU/g的样品经增菌6h后即可检出。与国标方法相比更加准确可靠,检测周期10h即可完成。说明此方法适合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