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江苏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的水驱油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驱替阶段的油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驱初期,连片状剩余油占主导地位;随着水驱的进行,连片状剩余油体积比例不断降低,而其他三种剩余油比例不断增加,同时,连片状剩余油体积绝对量不断降低;水驱后期,连片状剩余油不再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体积绝对量与网络状、孤岛状体积绝对量相当,依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原因。高渗层由于水的突进现象严重使采收率较中渗层偏低,低渗层孔喉小,裂缝不发育其采收率也最低。此次实验研究为非均质油藏合理安排开发层系组合、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进一步开展挖潜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藏残余水形成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并模拟实际储层流体条件进行油驱水试验,观察研究了油驱水过程和残余水形成机理,测定了模型渗透率及油驱水入口压力,统计了模型残余水饱和度.并进一步分析了残余水饱和度、油驱水入口压力与渗透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驱油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应用与地层孔隙结构相似的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通过微观驱油动态彩色图象量化处理系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水驱油渗流规律,水驱油剩余油形式及这些剩余油形式对三次采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润湿性的不同注入水表现出没的入孔机理,在强亲水的孔隙内,注入水沿着孔壁“爬入”;在亲油孔隙内,注入水沿孔隙的中心突入,由于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剩余河可分为连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型剩余油两类。具体形式有簇状,柱状,角状,膜状和“孤岛”状等。对于不同的剩余油形式,各种化学驱的效果有所不同,聚合物驱主要驱替连片状剩余油,而三元复合驱和泡沫复合驱对连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型剩余油都能有效地进行驱替。  相似文献   

5.
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集层属低渗透储集层.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和组合模型)对研究区的水驱油机理及影响水驱油效率的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逼真、直观地模拟了水驱油过程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及残余油分布规律,为该井区及同类型油藏制定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塔里木盆地石炭系A油藏水驱开发末期剩余油潜力,综合利用水驱过程的CT扫描检测、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驱后含油薄片观察和高温高压微观刻蚀模型水驱油实验3种实验手段,揭示了西部某A油藏石炭系底部的海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明确了水驱开发末期的剩余油类型及潜力分布,并提出了三次采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受注入水剥离作用、突进分隔作用、绕流作用和捕获作用影响,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斑块状富集的特点;剩余油类型可划分为孔喉充填型、孔内半充填型、孔壁油膜型、分散油滴型、喉道滞留型和角隅型6种。其中,水驱中水洗区域的孔内半充填型和分散油滴型剩余油,呈分散状,占65.4%,潜力最大;水驱未波及区域内的孔喉充填型剩余油,呈斑块状富集,占21.0%,潜力次之。建议用表面活性剂驱或天然气驱进行挖潜。  相似文献   

7.
古油藏低矿化度水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矿化度水驱因成本较低,在低油价环境下成为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针对低矿化度水驱的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以塔中4古油藏岩心为研究对象,借助CT扫描技术和D-T_2二维谱技术进行定量表征,将剩余油分为连片状、网络状、孤岛状和油膜状4种类型,研究低矿化度水驱对4种剩余油类型的动用情况,并通过能谱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地层水驱阶段,连片状剩余油逐渐减少,而网络状、孤岛状和油膜状剩余油增多;转注低矿化度水后,连片状剩余油所占比例进一步减小,网络状和孤岛状剩余油所占比例继续增大,但油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减小,说明低矿化度水促使原油从岩石表面解吸,对油膜状剩余油进行了有效动用,是采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于深层低渗透油藏,通过利用PND和RMT测井资料,结合动、静态资料,进行区块剩余油的综合评价,在水淹层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开发层系调整及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最佳微乳液体系,宏观上通过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验证微乳液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微观上利用光刻玻璃模型进行微乳液驱可视化微观驱油实验,研究微观剩余油的类型和运移过程,通过分析各类剩余油的动用比例研究剩余油的驱油机理。微乳液驱油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当岩心渗透率从1.78×10-3 μm2增大到29.11×10-3 μm2,微乳液驱采收率增幅从5.45百分点增大到12.14百分点,与微观实验结果相一致,证明了微乳液可以显著提高采收率。微观剩余油类型分为簇状、柱状、盲端状、油滴状、膜状,其中簇状剩余油和油滴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高,驱替效果较好,而膜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低,驱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油田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大量剩余油受储层强非均质性的影响而滞留于地下,成为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含水条件下剩余油潜力区预测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难题,对其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直在持续发展,但对剩余油富集机制的研究却涉及较少,而油水渗流规律研究是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的关键。为此,针对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未考虑油水重率差和毛管压力的问题,基于流体势原理和油气运移成藏理论,考虑水湿油藏水包油和油包水2种状态,从油藏流体受力分析入手,运用达西定律首次推导出水驱油藏流体运移过程中的渗流速度、剩余油再富集成藏速度公式,明确了水驱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再富集成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存在与否对水驱油藏剩余油再富集成藏速度具有较大影响,且剩余油再富集成藏速度随着空气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油水密度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水动力压力梯度、原油粘度和地层倾角的增加而减小。矿场试验证实,水驱油藏剩余油再富集成藏机理是合理、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Finding more recoverable remaining oil in continental rift-subsidence basins in the ea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task.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during the long-term water-flooding, including the mineral grains, matrix cement…  相似文献   

12.
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伟  杨少春  杨兆林 《断块油气田》2005,12(1):11-13,i001
根据钻井、测井资料,直接采用精细解剖法对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储层进行了微型构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小鼻状构造以及与之伴生的小凹槽构造和小高点构造,且大部分具继承性,靠近断层的微型构造的形成与断层及其发展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微型构造影响着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综合含水率,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在宏观构造背景控制下,微型构造高部位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七东1区克下组油藏中南部的复合驱工业试验区已处于特高含水、低产油开采阶段,开发形势相当严峻.该文在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通过油藏动态法、岩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及水淹层测井解释,结合地质特征与生产测试资料,从不同侧面描述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和量值大小,为复合驱工业试验方案编制,为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集油田高7区阜宁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志香 《海洋石油》2003,23(2):51-54
文章把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构造高部及在边缘相带的薄砂体中 ,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 ;在垂向上非主力层砂体发育局限 ,呈透镜状 ,物性也较差 ,油层厚度薄 ,剩余储量有限 ,但剩余油饱和度高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模式主要是正韵律和复合正韵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正韵律的上部低渗区 ,复合正韵律的上部和下部相对低渗区。针对剩余油分布富集区 ,进行了注采井网调整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田油层伤害机理及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低渗透性油田储量广泛,在油田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矿物分析及流动试验对低渗、特低渗储集层损害机理进行分析,认识到水敏是这类油藏开发中的主要伤害因素,并针对不同的伤害情况,给出了屏蔽暂堵、防膨技术、水锁解除技术、其它解堵技术、入井液精细管理等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并对国内此类油田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东沙三中油藏储层性质对水驱开发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文东沙三中油藏的基本开发规律及在水驱后期的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储层岩心实验结果,应用油藏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了文东沙三中油藏储层特性与渗透率的关系,启动压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储层对酸、水的敏感性;研究了在不同不驱阶段各项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储层渗透率的大小是影响文东沙三中油藏注水一发效果最根本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在今后开发调整工作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甲型水驱曲线b/a值来研究水驱油藏开采后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并应用在苏北CS油田戴一段和XNZ油田垛一段两底水油藏中。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结果与用该方法判断所得结果相吻合 ,其剩余油富集区已被小尺寸套管开窗侧钻定向井和开发调整井所验证 ,均获得日产超过 2 0t的工业油流。实际应用表明 ,对于小断块油藏寻找剩余油 ,此文提供的方法简单并且实用  相似文献   

18.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研究实际测井数据,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大量现场资料,立足于生产实际,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的稠油油藏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并重点解剖了九5试验区,运用密闭取心、生产测试、动态分析、开发地震、数值模拟、随机模拟、开发地质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稠油水淹层特征,建立了一种稠油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分析了各种剩余油研究方法的评价效果.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进一步认识了井间、平面、纵向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的调整、加密及改善注蒸汽热采效果,为同类油藏注蒸汽热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