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常常需要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以缩小其禁带宽度。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金属-金属共掺杂、金属-非金属共掺杂、非金属-非金属共掺杂以及杂多酸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尹诗衡  雷淑梅  匡同春 《广东化工》2007,34(5):37-39,31
采用掺杂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可增强TiO2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响应能力.金属离子掺杂往往牺牲其紫外光区催化能力,而采用非金属掺杂不仅能够增强其可见光响应能力,且保持紫外区光催化活性,非金属离子掺杂将是TiO2光催化改性的重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采用非金属离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对TiO2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状况,将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分为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表面光敏化、复合半导体、非金属离子掺杂等方面。其中,非金属掺杂较其他方式的掺杂优势明显,但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TiO2光催化剂的各种非金属掺杂的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ZnO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无毒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得到广泛研究。但是ZnO禁带宽度较宽,为3.37 eV,仅能吸收紫外光,而且光生电子和空穴较容易复合,在太阳光照射下,表现出较低的光催化活性,不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对ZnO进行改性能够提高ZnO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及光催化活性。其中,对ZnO进行掺杂能够有效改变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颗粒大小和光催化活性等性质,适当引入一些金属或非金属离子有可能使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金属掺杂能使ZnO形成更多的晶格缺陷,降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而非金属掺杂能够在ZnO晶格中引入氧空位以及引起ZnO晶格膨胀,使ZnO禁带变窄,进而能吸收可见光;同时,掺杂两种非金属有可能比掺杂单一非金属更能改善ZnO对可见光的吸收。结合金属掺杂与非金属掺杂的优点,金属与非金属共同掺杂到ZnO中,使ZnO的各种缺点得到全面改善。此外,利用金属氧化物对ZnO进行掺杂,可改变ZnO晶格结构以及表面电子状态,提高ZnO光催化活性。需加强对掺杂理论的研究,掺杂虽能使ZnO能够吸收可见光,但是对可见光吸收不强,对太阳能利用率不高,需要对ZnO改性方法进行更深入研究,同时,光催化要进一步在工业上进行应用,应加强对光催化降解多组分废水及真实废水进行研究,其稳定性、固载化及其回收利用方面也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TiO_2光催化剂非金属掺杂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TiO2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状况,将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分为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表面光敏化、复合半导体、非金属离子掺杂等方面.其中,非金属掺杂较其他方式的掺杂优势明显,但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TiO2光催化剂的各种非金属掺杂的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金属硼酸盐具有独特的结构,在光学、分子筛、催化剂和磁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金属硼酸盐主要包含稀土金属硼酸盐、碱土金属硼酸盐、稀土和碱土金属复合硼酸盐、二元金属稀土硼酸盐及多硼酸盐.激活离子主要为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包括稀土离子单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单掺杂、稀土离子双掺杂、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的双掺杂等.主要对稀土金...  相似文献   

7.
金属掺杂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时铸 《广东化工》2008,35(6):48-50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催化剂,具有无毒、生产成本低、耐光照等特点。但是较宽的禁带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掺杂可以改变禁带的宽度提高TiO2的光催化和光电性能。掺杂可分为非金属掺杂和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一般是拓展其光吸收范围,提高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金属掺杂为了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性能,此外TiO2掺杂金属后表现出光、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举例分析了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金属与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进而区分了这种掺杂方式在改善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的区别。然后简单介绍了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的研究进展。结论表明:金属掺杂二氧化钛主要是在禁带中形成杂质能级,为电子跃迁提供桥梁,而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主要是在价带上方形成杂质能带进而缩小禁带宽度,从而改善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TiO_2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方面的进展,归纳整理了金属掺杂、稀土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半导体复合等改性方法在改善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上的应用,未来可以考虑金属、非金属共同掺杂在改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提高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元素掺杂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通过金属元素掺杂、非金属元素掺杂、金属,非金属共掺杂等方法可见光催化活性条纳米TiO2的研究现状,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进行了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金属,非金属共掺杂改性是提高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张媛  杨丹丹  王佳奕  徐迈  王凤武 《广州化工》2020,48(14):10-12,37
对TiO_2纳米管进行改性可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性能,TiO_2纳米管的改性方式主要有三种:非金属离子掺杂、金属改性和半导体复合。本文主要介绍金属改性TiO_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光催化性能,金属改性分为金属离子掺杂和贵金属负载,金属离子掺杂主要介绍Fe和Zr,贵金属负载介绍Ag、Au、Pt。改性后的TiO_2纳米管有效地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因此具有比纯TiO_2纳米管更好光催化性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钛具有稳定性好、光效率高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金属以及非金属的掺杂改性以提高其可见光活性以及抑制电荷复合.本文介绍了二氧化钛非金属碳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就碳掺杂机理、制备方法、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共掺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非金属掺杂、有机染料的表面敏化、金属离子的掺杂、金属氧化物掺杂复合以及贵金属表面沉积等方法来改善二氧化钛可见光活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纳米TiO2光催化剂共掺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金属、稀土、非金属之间的共掺杂,介绍了近几年TiO2光催化剂与双金属、双稀土、双非金属、金属与稀土、金属与非金属、稀土与非金属共掺杂的研究进展。对TiO2进行双元素的共掺杂,当掺入的两种元素选择适当,且掺入的浓度和配比合适时,两种元素分别起不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活性掺杂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非金属掺杂、有机染料的表面敏化、金属离子的掺杂、金属氧化物掺杂复合以及贵金属表面沉积等方法来改善二氧化钛可见光活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现阶段去除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现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存在表面金属离子状态不稳定、不耐负荷等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研究了氮掺杂碳材料包覆过渡金属催化剂,发现氮掺杂碳材料能形成新的活性位点,表现出类金属的性质,而且能提高催化剂的亲水性。采用后包覆法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因包裹金属离子能改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耐化学药品腐蚀性和稳定性,在催化领域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从促进二氧化钛可见光响应、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造成晶格缺陷,增加氧空位、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表面羟基含量等方面解释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分析比较了非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非金属与金属共掺杂、金属与金属共掺杂等不同掺杂方式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最新进展。其中主要包括氧化物掺杂、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掺杂、染料敏化、二氧化钛表面复合与衍生、半导体耦合等,同时探讨了各种不同掺杂改性的机理。最后,对提高二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建稳  郑经堂 《化工进展》2005,24(8):841-844
从纳米TiO2的掺杂和复合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实现其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金属离子的掺杂、稀土元素的掺杂、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以及与另一种窄禁带半导体的复合,可使复合物的禁带宽度小于TiO2的禁带宽度,从而使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实现可见光响应。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利用金属、非金属、稀土元素掺杂TiO_2的研究现状,探究掺杂的实验过程,优化制备工艺,测试光催化的稳定性,促进光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