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主体包含生态、旅游、科教、文化以及艺术等多种价值的公园形式,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途径,湿地公园可以充分实现区域湿地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公园的现状和周围环境条件,依据生态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体验参与的设计原则,以"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完整展现湿地景观,提炼传承地域文化、引导公众融入自然"为设计理念,将公园划分为休闲娱乐区、科普宣教区、恢复重建区、农渔体验区和生态保育区5个功能分区,形成"一环、一带、三核、五区"的规划布局,力争营造兼具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黄河流域代表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2.
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对其合理的保护开发已成为当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载体融合生态、景观以及艺术美的公园形式,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是完善湿地保护体系结构和充分发挥湿地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分析了当前规划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水润泉城、绿韵齐鲁"为定位划分了玉清湖隔离环带、黄河保护景观带,以及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等5个功能分区,形成"一环、一带、五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并从湿地公园的道路交通、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植被保护恢复休闲度假4个方面进行了生态规划与研究,为城市居民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游憩、科普教育于一体,体现出地域自然与文化特征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其恢复、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热点.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效能,有效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前提和手段.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设计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可持续性、景观多样性、互动参与性等原则,将东营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以打造“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景观,规划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游憩观赏及科普教育区六个功能分区,营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国家湿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之肾",不仅具有重要的"排毒解毒"——对水体污染的净化与修复功能,而且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节城市小气候、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观赏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保护泉水湿地"为核心定位,按照"生态保护、生态修复、适度开发、生态旅游"的方针,以"鱼跃鸢飞,水流拥翠"为设计主题,将白泉湿地公园规划为6大功能分区和"一带、两轴、三环、六区"总体空间布局,对白泉湿地公园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从而营造一种"芦苇一夜扶波皱,白翅双展望古楼,荡舟破苇寻泉踪,红鲤绕莲画中游"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国内外湿地公园概况,阐述了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及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胶州湾湿地保护的严峻现状以及在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胶州湾湿地的保护措施与建议,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制订胶州湾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法规与规划,对胶州湾湿地的重要区域进行湿地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理论框架下的城市生态园林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坚持生态园林道路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态公园的建设是提高人们休闲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形象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途径。东营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和人本思想为指导,遵循功能性和艺术性原则,在充分利用了现状基址的条件下,运用了大量的乡土植物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地拓展了植物的多样性,构建了生态文化综合展示区、生态保健区、生态保育区、生态田园观光区、湿地游览观光区、休闲娱乐区、体育健身区,形成"一环、两轴、八片区"的空间结构布局,营造了一个生态健全、还原自然、富有野趣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诸暨市白塔湖生态湿地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环境污染严重、天然湿地生态失衡、湖底淤泥大量沉积、湖区水域面积锐减等生态问题.湿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仅依靠清淤疏浚和护岸工程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据此认为保护、修复白塔湖生态湿地,应以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建造湿地公园来达到保护水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庆及周边地区的湿地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区、大庆市区、杜蒙县、肇源县、肇东市、安达市等,现呈逐年萎缩的趋势,其中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仅2005~2007年就有5.96×104hm2湿地退化,并且湿地内的地下水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论述了大庆及周边地区湿地的萎缩情况,并且以3个典型湿地为例进行了湿地内地下水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相思湖湿地公园是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品牌的重要建设项目,既保护了湿地资源,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就已完成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的相思湖湿地公园展开相关调查,对其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及按照相关标准计算湿地景观特征指数,评价了其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相思湖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水域、林地、草地、沼泽...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鸟类最优越的繁衍栖息地,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文章以济宁泗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结合鸟类特点、生活习性,以湿地鸟类生态与人们的旅游需求整合为基点,营建适宜鸟类栖息生境和适宜人们休闲游憩的绿色生态空间为目标,在以湿地生态设计理念为核心的前提下,运用多元化生态设计理念,将湿地划分为湿地观赏区、鸟类生活区、生态展示和体验区、特色农业体验区和游憩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并在公园中做了引鸟、护鸟的创新性设计,以更好地协调湿地及鸟类的生态系统和承载的旅游休闲之间的均衡发展,创造人、鸟和谐共处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杭州湿地公园的保护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社区居民参与杭州湿地公园生态文明保护的辩证关系,指出这对杭州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保护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育公园不仅能丰富城市景观,而且能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健身、沟通交流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建设集体育活动、运动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体育公园是帮助都市居民减轻压力、舒缓身心、促进健康、回归自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绽放青春"为主题,依据"经济、实用、美观"、"以人为本"与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持续性、安全性、文化性等原则,结合当地自然与人文条件,对烟台市芝罘区体育公园进行了概念设计,划分出体育运动区、体育文化区、密林休息区、休闲娱乐区、休闲健身区、滨水休闲区6个功能区域,形成了"两轴、一环、六区、十六景"的总体规划布局;营造出一个集体育活动、休闲健身、娱乐观赏等功能于一体,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时体现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体育休闲的生态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文化公园作为一个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关键所在。菏泽曹县文化公园景观规划概念设计结合周边区域环境条件,以"融古铸今"为主题,以原有场地现状和人文、自然特色为基础,以展现曹县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特色为目标,以生态优先、特性与共性并存、以人为本及艺术性为原则,遵循追求自然、宣传文化的设计理念,规划出历史文化区、手工艺文化区、戏曲文化区、饮食文化区和湿地文化区五大功能区,形成了"三轴、一环、五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营造出融娱乐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山水相映成趣,历史人文特色明显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生命之源"为主题,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将自然文化资源与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出中心景观区、文化教育区、生态休闲区、植物观赏区和体育健身区五个功能分区,形成"一轴、两环、五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泗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泗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笔者受当地县政府委托在湿地公园入口处设计制作一幅大型浮雕壁画,前景是两尊立体的2.8米圆雕人物,照壁30米长,2.8米高,记载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以当地的泗洪湿地的特色飞禽白鹭贯穿始终,将不同时期的人物与景观自然地连贯穿插.并以文武两位名士的圆雕塑像为主要历史文脉,提升湿地公园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湿地公园的雕塑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品味高雅.雕塑紧扣泗洪县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为泗洪湿地公园增添了风采和神韵.  相似文献   

17.
工程资讯     
我国湿地保护工程确定了总体目标为了实现我国湿地保护的战略目标,最近,由国家林业局等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年)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湿地恢复工程140.4万公顷,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法律、政策和监测科研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区保护、管理、建设体系,使我国成为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先进国家。其中从2004到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及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合遥感技术,从温度、湿度、风速、AQI四方面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小气候效应。【结果】(1)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湿岛效应、风岛效应和空气质量效应。(2)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小气候调节效应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冷岛和风岛效应夏季强于冬季,湿岛效应冬季强于夏季。(3)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小气候调节效应具有明显的昼夜差异,湿岛和风岛效应白昼强于夜晚,冷岛效应夜晚强于白昼。(4)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效应年际变化明显,空气质量逐渐上升。(5)对比周边城区温度和湿度,温度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高,湿度则相反。【结论】湿地公园能有效调节城市小气候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卤阳湖湿地的保护规划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制定湿地资源有效保护规划,并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本文以陕西渭南卤阳湖湿地为例,根据卤阳湖湿地规划区现状、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进行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并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对卤阳湖湿地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结果表明,规划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研究为以后开展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区域,而滨水生态公园是城市滨水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载体,其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和构建活动空间等重要作用。文章规划设计了齐河玉带湖滨水生态公园,对设计区域进行了SWOT分析,确立了"生态保护优先、传承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主、活动空间为辅"的设计理念,以"玉带水乡"为设计主题,运用主题和主景设计方法与手法,形成了"一环、二轴、四核、五区、八景"的总体空间布局,以期将公园营造为"玉带生态宝地,齐鲁秀美水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