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切入口,开启学生多元能力培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贯彻工程教育理念,强调"三实一创""两型两化"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模式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2.
刘杰凤  王春  韩寒冰  周天 《广州化工》2012,40(10):192-194
分析了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基础,构建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应用于两专业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全面提升和实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学习者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全过程发展,有利于培养多元化、复合型的时代英才。本文阐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优势体现及实践过程,强调不但学生是学习者,教师也是学习者,总结出该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需要实践的磨合。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以往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具有班导师与专业教师双重身份的高校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还能辅助制定具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提高人才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长期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永刚  王宏青  聂长明 《广州化工》2014,(8):229-230,236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为例,指出了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不足。针对节能环保及产业转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变革当前培养模式:通过多元化培养方案,完善教材体系,强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实现学生的层次化个性发展;通过科技孵化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满足实习、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多元化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着教育要以学生为重点,我校开展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创新改革建设,通过推进学生培养模式、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教材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以形成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队伍,促进专业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实践证明:加强本科教学创新改革,有助力于大学生个性化成长,有助于推进我校人才培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一定为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基于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为根本途径,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设置能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的个性化教育实践模块,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宿迁学院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对在课程教学中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三点主要措施: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技能;改革评价体系,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当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探索的一个过程,只有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探索出一条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齐齐哈尔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部分学生进行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试点,目前已毕业多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地方高校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提供重要依据。以卓越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将地方高校打造成为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时的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从教学项目选择、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就业和执业能力培养、高校服务社会、企业参与教学与专业及课程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价,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立体化质量监控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就业渠道。为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作者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从调整校企共设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校企共设应用型课程相关技术难题、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实习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期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的学生,并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并为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对口人才的有效模式,推行这一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需求相接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从而更加适合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招生与招工的结合、上课与上岗的结合、毕业与就业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业的交通运输类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适应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需要,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的根本途径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和时代的变革,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的要求,适时调整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完善和改革现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等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应采用基于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施手段的改革应该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核心。基础化学课程应将学生从过去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简单实验实训的培养模式转向理论和实践与实际岗位需求的结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适应岗位需求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目标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强工科专业学科建设,增强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实践性”,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提高作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及交叉学科发展等角度研究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习得隐性知识对高职会计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工作、日常生活和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给予隐性知识习得足够的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就处于临近社会的环节。因此,隐性知识应成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隐性知识习得体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未来职业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恰当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等措施,才能推动改革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我国地方性综合大学本科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我院化工大类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构建跨专业化工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郭丽丽 《广州化工》2014,(6):170-172
试行分类培养模式,既是高校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应答,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子的探索,是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达到有效教学的有益尝试。物理化学具有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多等特点,因此教与学的难度都很大。为了达到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我们对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翻转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课堂的课上和课下活动进行互换,呈现个性化及多元化特征。文章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教育食品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提出实施的建议,对探索适用型、技能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