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6.
7.
8.
9.
气化参数对气流床粉煤气化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和优化中国高、低灰熔点煤气化运行参数对气流床气化特性的影响,在1600℃的一维常压沉降式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上,着重研究了中国典型高、低灰熔点煤在1200~1600℃温度范围内、O/C摩尔比在0.9~1.2范围内的干煤粉气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产气中CO、H2含量逐渐增多,CO2、CH4含量逐渐减少,碳转化率有很大提高;随着O/C的增加,CO、H2含量不断减少,CO2逐渐增加;煤的灰熔融性也是影响煤气组分一个重要因素,当气化反应温度接近煤灰熔点温度时,煤气组分(CO+H2+CH4)达到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干粉煤气化装置及其激冷水系统的工艺流程。通过对激冷水系统各支路阻力降的计算分析,发现原激冷水系统工艺流程存在激冷水偏流的可能和风险。通过阻力降计算结果优化了激冷水系统的工艺流程配置,再合理设置调节阀、增设喷淋水管线和冲洗水管线,从根本上解决了激冷水偏流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基于Aspen Plus工作平台,运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对气流床粉煤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流程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了氧煤比、蒸气煤比、压力及粉煤粒径对气化炉出口气体组成、温度、冷煤气效率、碳转化率及有效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验值有良好的相似性;氧煤比对气化进程的影响较蒸汽煤比及其它操作条件更为显著;并确定了模拟煤种的最佳氧煤比是0.70~0.80kg/kg,气化炉出口CO+H2的最大干基体积分数为96.48%,冷煤气效率最高为83.56%,最大有效气产率为1.74m^3/kg;氧煤比每升高0.1kg/kg,气化炉出口温度升高约40℃,而蒸汽煤比每升高0.1kg/kg,气化炉出口温度降低约8℃。 相似文献
14.
煤质对四喷嘴气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不同煤质的各种特性及其对煤浆制备、气化系统、渣水处理系统的影响,探索适于水煤浆气化炉应用的煤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16.
煤质对水煤浆气化装置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煤的品质对于水煤加压气化装置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为此,我厂对先后使用的两种原料煤进行了性能比较,并投入了工业应用,生产情况表明,更换气化原料煤后,提高了合成氨装置的连续运行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原料煤煤种、煤质如粒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黏结性及灰熔点等指标对气化过程、气化结果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气化技术的选择、生产操作及技术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气化装置原料煤的品质直接影响产出合成气的质量,近期,原料煤煤质变化较为频繁,导致生产运行状态发生变化,对甲醇中心煤耗、氧耗、气化炉操作温度、以及硫回收操作均造成影响。为了掌握煤质变化对生产运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煤质变化前后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确认煤质变化对水煤浆气化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6,(12)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流程进行模拟,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不同灰分的煤在气化过程中,对合成气组分、消耗和综合能耗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煤中灰分每增加1%,有效气(CO+H_2)摩尔分数降低约0.23%,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增加约2.5%,煤耗增加约1.8%,氧耗增加约0.7%,综合能耗增加约1.6%。 相似文献
20.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8)
为了研究晋城无烟煤对干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适应性,结合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对原料煤的要求,分别从晋城无烟煤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分、发热量、化学活性、灰熔融性、灰渣的粘温特性等方面进行比对析,结果认为晋城无烟煤可以适应干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但要控制其灰质量分数在(18±2)%,硫分小于3%,并添加2%~3%的石灰石,或掺配一定比例的低灰熔点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