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美国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是一位先锋建筑师,同时是二十世纪末的一位解构主义建筑大师。曾经有人说弗兰克.盖里是"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第一次建筑著名工程是设计一个住宅及工作室。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也成了盖里到目前为止最著名的建筑。然而盖里的又一救城之作是德里玛塔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上海现代主义集合住宅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影响的结果.文章梳理了现代主义集合住宅的分布和背景情况,阐述了中外建筑师成为现代主义集合住宅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接着以39个近代上海现代主义风格的集合住宅为例,从立面风格、平面组织、户型设计和装饰要素等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和总结其居住空间形态和特征要素,并在对这些历史建筑现状问题的归纳后提出了保护策略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设计的"House SA"中的体验,呈现出经过不同维度的思考和相互调整后各种构成融于生活的住宅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能被感受到的艺术,从中引出对坂本"紧张关系"、"日常的诗学"等建筑思想的讨论,并提及东工大学派自现代主义以来对建筑的思考线索。  相似文献   

4.
萧默 《建筑学报》2005,(8):14-17
文章回顾了西方建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及各种新潮流派的发展历程,主张立足于中国国情,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回归现代主义的"合理主义"的基本精神,借鉴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的关注,反对新潮派的个性张扬,走中国自己的"新现代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17,(5)
作为现代建筑史中体现功能理性的经典之作,施蒂希韦住宅完美地实现了建筑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统一。通过对这一住宅深入、全面的剖析,以及与其他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经典住宅作品的比较,突显其居住空间的特质,再现其对现代主义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利于更好地领悟格罗皮乌斯建筑之魅力并对当今中国建筑研究和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居类设计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民居类设计,是指“传统民居中某些经过提炼的要素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再现”。类设计的思想,不仅在住宅设计单体中,而且在住宅组群设计中、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均可得以充分体现。类设计致力于探求将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当代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地域性与场所精神完全一致,因此,类设计的核心注定是持续发展的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7.
黄恒  郑静 《建筑师》2022,(6):83-92
本文深入阅读《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与母亲住宅的设计细节,重点拆解分析住宅正立面的设计元素,以“侦探调查”视角追溯组成构件参考的先例源流,进而探析文丘里母亲住宅设计理念的形成,将文丘里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历史再现”。文章指出,在母亲住宅中成功融汇了古典、现代与美国乡土三个体系的建筑元素,是文丘里对1960年代美国商业社会肤浅审美及“正统现代主义建筑”教条设计的反抗。  相似文献   

8.
李佶春 《四川建筑》2014,(1):53-54,58
阿尔瓦-阿尔托成长与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之风吹遍全球之时,他以一种非常谨慎和人性化的方式,独立地诊释着现代建筑形式。能够紧随现代主义运动的步伐又能融合芬兰建筑文化的渊源形成独特的建筑创作风格。在对现代主义运动不断反思、全球环境危机重重、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再被强调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尔托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的多种心理需求的思考,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重要的意义的。文章选取阿尔瓦-阿尔托的代表作玛利亚别墅为例,结合阿尔托设计过程中所绘制的草图进行回顾,分析他是如何生成并贯彻自己的建筑思想与意图,并将设计最终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许林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20-121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在欧洲确立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城市规划设计对现在新建城市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反对只为富裕阶层设计住宅,主张为广大民众设计住宅使他和其他设计师显得尤为不同。  相似文献   

10.
19—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变革中,肺结核疗法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元素的出现,但在建筑史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文章基于肺结核治疗史的视角,聚焦于从疗养院到现代主义住宅的建筑变革历史,具体分析现代主义建筑标志元素“平屋顶、躺椅、阳台和露台”与肺结核主流疗法“日光空气疗法”间的对应关系和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两者的关联图景,论证肺结核是影响现代主义建筑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探讨建筑变革背后医学参与和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梳理20世纪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集合住宅建筑的发展,探索了日常生活与住宅建筑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当代住宅建设与新时代生活方式脱节的现实,并以扉建筑的广州紫泥堂纤维板厂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了"无界"概念在针对斜杠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此项目对今后住宅设计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熊庠楠 《建筑师》2018,(2):63-69
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组密斯·凡·德·罗所设计的住宅和文艺复兴花园别墅——里尔住宅和菲耶索莱的美第奇别墅,乌比希住宅和佩萨罗的皇家别墅——特别着眼于对照二者处理建筑与景观关系的理念和手法。笔者希望以此为例,展示早期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如何建立在对历史建筑的批判性吸收之上的。依此,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并没有像后现代主义学者指控的那样——割断了与历史传统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白之家"是筱原一男建筑生涯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代表着其第一样式时期的设计思想。作为日本当地住宅,"白之家"在设计中既体现了东方的禅意美学,成为第一样式的结尾,同时也蕴含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创了设计师第二样式的新风格。文章以筱原一男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哲学为背景,主要从基地、平面、流线和结构设计等方面,介绍"白之家"的若干设计细节,以体现筱原一男的"住宅即艺术"这一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49-1965年间我国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生产方法的历史回顾,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和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反思;指出培植相应的知识传递、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和施工文化,应当成为住宅工业化的重要环节;提出"作为方法的住宅"理念,以地域生态系统为样板,为大规模住宅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主义"双核规划"到近代城市普遍存在的"一城多区"现象,都可以用文丘里复杂与矛盾的"二元并列"问题阐释。现代主义建筑标榜"纪念性",有强烈的信息暗示,建筑师掌控着它的功能,某些方面造成现代建筑缺乏弹性,简单说,替代成其他功能是无法实现的。针对建筑的这些不足之处,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并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甚至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他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宣布赞成"二元论"。  相似文献   

16.
余燚  陈平 《建筑师》2020,(5):94-103
为了探寻近现代建筑师柳士英的深层建筑思想,本文基于柳士英 1934年发表的《现代住宅救济问题》一文, 从个人经历、时局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其住宅救济主张形成的背景,并以湖南大学校园的集体宿舍等居住建筑规 划与设计为案例,考察其相关实践。通过聚焦“住宅救济”,这一柳士英职业生涯中看似并不显著的主张和工作, 试图揭示,他坚持一生的社会改良理想是他的建筑思想中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塚本由晴"第四代住宅"设计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其设计本体与相关城市建筑研究。塚本由晴的城市研究反映出其开放包容的城市观念,致力于观察城市中"自发生长"的无名建筑,以寻求对建筑学的启迪。而其"第四代住宅"设计实践则给出了如何将城市观察转化为建筑学操作的具体方式。继而,文章探讨了塚本由晴"第四代住宅"研究及设计实践对当下我国城市住宅更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居业》2015,(19)
<正>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进行了现代解读,这对于日本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以神社、住宅、茶室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分析在现代主义语境下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及其建筑体现,并追溯其形成的渊源,发现功用性的特质是日本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维也纳建筑大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是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本文剖析了路斯的设计思想中对于结构与"饰面"关系的理解,澄清了他对"装饰"的看法,通过从"建构"的视角来分析"路斯楼",审视阿道夫·路斯的设计思想,揭示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复杂与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