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研究,离不开对交通监测系统的探讨,以此对相关道路的状况进行采集。基于此,文中基于OpenMV视觉模块,运用四轮车模,从智能交通装备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构成对基于OpenMV视觉模块的智能交通装备系统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由此实现对智能小车的颜色识别、巡迹和阈值自适应,进而实现目标追踪,期望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探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的实时控制与资源共享,是一个兼具目标探测、跟踪与通信的多任务综合体。试验结果表明雷达与通信模式均能正常工作,实测数据率与设计值相当,语音和图片传输快速、流畅,证明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智能功率模块的功能及应用,该模块采用了IC驱动和保护技术、低饱和压降IGBT芯片及新的封装技术,能满足0.75 ̄5.0kW的电机驱动要求,特别适用于变频式空调器的逆变系统,也适用地低成本,小型化的消费类以及工业类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4.
引言 本文采用ARM芯片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款以GPS定位模块与卫星通信模块为依托的远洋船舶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定时上传远洋船舶的位置信息以及航向信息,解决了传统船舶定位和救援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船舶动态监测及时、准确.可靠。同时该系统方便扩展其他功能.以便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短信模块的远程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对一些野外或异地终端进行控制。该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上位机又由GPRS短信模块和PC机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串口.使用AT指令进行通信。上位机用户界面采用C”Builder软件设计。下位机由GPRS短信模块、51单片机终端系统组成。上位机可以随时读取下位机的工作参数.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该方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队特殊环境中装备检测的需要,提出了采用蓝牙技术和计算机故障检测技术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采用TMS320F1812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前端数据采集的控制部分,通过BlueCore2-External蓝牙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并利用了蓝牙的网络特性.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方便维护等优点,为自行高炮火控系统的性能和故障检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左力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0):136-138
介绍了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系统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的理论思想。针对当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现有的航空维修保障理论,提出了一套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模型。与传统的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相比较,提出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应用结构设计。该系统能够保证在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的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信息和装备之间的完整结合,使各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克服传统雷达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局限性,适应雷达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雷达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故障诊断方式,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推理等智能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对复杂形式故障快速、精确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概述了RCM2100嵌入式核心模块的基本性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该模块的电能量集中器的软硬件实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居民小区的电量自动抄表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嵌入式开放设计技术.较好地克服了以往自动抄表系统的弊端,提高了小区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遥测装备基于故障树的诊断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洪伟  黄开达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7):120-121,125
无线电遥测装备在测控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装备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及时准确地排除试验中的装备故障,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采用新的故障诊断技术对遥测装备进行故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从无线电遥测装备的系统结构出发,采用故障树诊断的分析方法,利用LabVIEW图形化平台和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基于故障树的诊断系统,利用该系统可直观地画出排故流程,有利于快速故障定位,为遥测装备快速恢复战斗力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维锋  赵五洲  孙岩 《通信技术》2010,43(10):126-128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技术的电子战效能评估系统能很好的针对装备系统的层次性对装备效能做出科学的评价,以电子战仿真效能评估系统为背景,分析了电子战仿真效能评估模型,建立了电子战效能评估的层次模型,同时对层次分析法予以改进,提出扩展的层次分析法,并运用于模型中,根据此模型可得出电子战装备单项作战效能评估结果﹑电子战装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结果,为装备计划﹑论证以及作战运用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王维锋,赵五洲,孙岩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战装备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巨大动力,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颠覆性的电子战装备技术不断涌现,将加速现代战争模式的演变。以具有代表性的军事强国为例,综述了电子战装备技术的发展战略、主要技术特点和典型前沿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战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战争中,超视距打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为了延长预警时间并有效地干扰视距以外的电子目标,超视距电子对抗系统便成为未来军事斗争中的重要电子战装备。本文对地波绕射超视距短波通信对抗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海上(300~400km范围内)短波通信装备的侦察、干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达、通信和电子战系统一体化是电子技术发展和现代战争需求的必然结果。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是集中了现代材料学、光子学、微电子学、光电子技术、微机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各学科成就的高科技系统。本文分析了一体化电子战系统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综合电子战系统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军 《雷达与对抗》2001,(4):11-14,67
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一体化是电子技术发展和现代战争需求的必然结晶。本文以F-22ATF飞机载APG-77多功能射频系统为例,分析了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策,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我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认知电子战装备面临的作战场景复杂多样、真实数据难以获取、实战训练成本高昂等问题,为满足认知电子战系统方案论证、关键技术研究需求,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认知电子战装备及其典型作战对象的信号级模型,以及模拟电子战装备与作战对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交互过程,构建面向未来战场认知对抗的学习训练与仿真...  相似文献   

17.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各种电子对抗设备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 ,首先建立各类电子对抗设备作战效能模型 ,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最后给出电子对抗设备作战效能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NAND FLASH在电子战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战设备中,我们如果能获得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和脉冲描述字,就能用于事后的分析。本文介绍了NAND FLASH的特点,分析了在电子战设备中使用NAND FLASH实现多文件存储和脉冲描述字存储的方法。表明NAND FLASH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高容量的固态存储,完全能满足电子战设备存储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进行雷达电子战设备的作战效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方法以及模型,分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雷达与真正外场试验参试雷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雷达电子战仿真试验的替代等效推算数学模型,进而推广应用到雷达电子战系统在面对真实作战对象时的作战效能评估,为电子战靶场内外场试验的融合提供新思路,丰富了试验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作战为背景,以综合电子战仿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合电子战系统的构成,根据目前我军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综合电子战仿真环境的构成和层次结构,对不同种类、不同型号、不同频段和不同用途的电子战设备与多种电子战手段进行综合设计、综合控制、综合管理、综合运用,构成一个综合性的电子战作战体系,并对仿真环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应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仿真环境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