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预乳液连续滴加单体的聚合工艺,制成了一种具有较好持粘力、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单体组成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酸酯、交联单体、pH值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4:6、乳化剂用量为1.5g/L、乳液压敏胶性能在半年内无变化;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乙酯质量之比为94: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为48h;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为2%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大于48h;乳液压敏胶的pH值为3~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大于15^#,持粘性大于48h。  相似文献   

4.
针对乳液型丙烯酸酯PSA(压敏胶)的耐水性较差、耐高温性欠佳及涂布干燥速率较慢等弊病,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的最新研究方向及进展(包括高固含量乳液型丙烯酸酯PSA、乳液型交联丙烯酸酯PSA、低表面能材料粘接用乳液型丙烯酸酯PSA和耐水性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等);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进配方 ,并对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鸿  方满堂 《湖北化工》2001,18(1):32-33
研究了一种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进配方,并对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对溶剂型和乳液型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文中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制备复合无纺布,着重讨论了胶种的选择,底纸的确定,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近几年的改性研究方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引入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和纳米材料改性等,并着重介绍了纳米材料改性。最后对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使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压敏胶配方,得到用反应性乳化剂参与的AA、HEA、BA和EA、M AA等多元共聚物乳液,研究该聚合物应用于压敏胶的初粘、持粘、剥离强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AA、反应性乳化剂用量对压敏胶乳液综合性能关系密切,其它各因素影响不明显。得到的优化配方为BA(83%)、AA(1%)、HEA(1%)、MM A和EA的混合单体(15%)。  相似文献   

11.
溶液型SBS压敏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了SBS、溶剂、增粘树脂和软化剂品种以及用量不同对胶液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基础配方;并介绍了投放大生产后产品供用户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剥离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设计探讨了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优化配方,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和单体的滴加速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分别用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三醇和松香对胶粘剂进行了初步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元共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醋酸乙烯(VAc)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通过预乳化法合成乳液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工艺过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组成2-EHA 62%,BA15%,VAc 15%.AA8%.复合乳化剂2%~4%,引发剂过硫酸铵0.6%.75~80℃,反应4h。  相似文献   

14.
以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马来酸双丁酯 )与苯乙烯为主单体 ,引入交联单体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研制了自交联乳液胶黏剂 ,讨论了组成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自交联聚合工艺合成具有较好粘结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分析测试 ,对影响压敏胶性能的一些因素 ,如单体比例、改性单体和交联剂的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医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叙述了医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合成与性能。并且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宫能单体含量及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压敏胶粘度、快粘力、持粘力、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接枝型橡胶压敏胶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律 《粘接》2003,24(3):10-12
橡胶接技时应选择合适的弹性体和单体。当m(NR):m(SBR):m(CR)=100:(30~50):(8~12);m(MMA):m(BA):m(官能单体I 官能单体Ⅱ)=100:(20~30):(8~12)时,较易接技且接技反应易于控制。接技工艺条件应随橡胶配比的变化而变化。选定配方的工艺条件为:单体分2次投料,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2h。用萜烯树脂与少量低软化点的石油树脂以质量比100:(30~50)复配后作为增粘树属县有较好的增粘效果;用A、B2种交联剂可获得较好的耐温、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18.
陆彬  陈建  陶云峰  徐燕芬 《弹性体》2009,19(2):35-37
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讨论了软单体的用量、硬单体用量、交联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和乳化剂的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丙烯酸的改性效果比丙烯酸羟乙酯好,当m(EHA)∶m(VAc)=82∶10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交联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剥离强度,当其质量分数为0.3%时,剥离强度达到357.33 N/m。  相似文献   

19.
新型耐水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刘德峥 《粘接》2001,22(4):11-12
通过对乳化稳定剂聚乙烯醇缩醛化,以及用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共聚和加入松香改性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新型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醋酸乙烯酯):m(松香改性树脂);m(甲基丙烯酸甲酯)=1.0:0.12:0.06,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4h,实验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粘接强度和耐水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