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Zarzaitine油田海底扇沉积微相建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立沉积微相模型不仅能够定量预测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而且可以为“相控”储层参数模拟提供基础。任何建模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目前没有能够直接建立海底扇沉积微相模型的模拟方法。针对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海底扇沉积特点和相建模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分步建立沉积相模型的方法。选择相序模拟法建立海底扇亚相模型;分别应用基于目标和指示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中扇微相和下扇微相模型;在亚相模型的约束下,将中扇微相模型和下扇微相模型合成完整的海底扇沉积微相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应用分步相模拟建立的海底扇沉积相模型更接近地质认识,提高了沉积相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加拿大东部斯科舍盆地重力流沉积演化研究不足的问题,综合岩心、测井、地震及磁异常等资料,明确斯科舍盆地塞布尔次盆下白垩统重力流沉积单元,揭示其沉积演化并探讨发育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斯科舍盆地塞布尔次盆下白垩统密西沙加组和洛根峡谷组发育规模性重力流沉积,可以识别出块体搬运、重力流水道、天然堤及朵叶体等沉积单元;密西沙加组沉积初期(距今147 Ma)研究区西部发育小型重力流沉积,沉积末期(距今130Ma)研究区中部发育大型坡底扇;洛根峡谷组沉积初期(距今113 Ma)研究区普遍发育小型重力流沉积,沉积末期(距今101 Ma)研究区东南部发育大型坡底扇。陆架边缘三角洲进积及陆坡窄、陡,分别为重力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重力流体系内部结构及演化特征等问题,开展了层序地层划分、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阐述及控制因素讨论的研究。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在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识别区内重力流沉积的岩相特征、构成单元,揭示其沉积演化过程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所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在岩性上主要为硅质碎屑和泥质岩等,沉积单元主要包括水道内部滑塌变形层,块体搬运沉积、重力流水道充填、天然堤-溢岸沉积和前缘朵叶体沉积等。早中新世(SQ1)区内多发育鸥翼形、弱受限—不受限的沉积型水道-堤岸复合体和朵叶体等,中中新世早期(SQ2)区内多发育W形、弱受限的侵蚀-沉积型分支水道(多期叠置),中中新世晚期(SQ3)区内多发育U形、受限的侵蚀型水道,晚中新世(SQ4)区内多发育V形、深切的侵蚀型孤立水道。气候变冷、海平面持续下降,致使研究区由下陆坡-盆底到下陆坡、中陆坡和上陆坡,进而影响了重力流作用的强弱。西非海岸发生的3次构造抬升作用和气候变冷,为重力流沉积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物源。盐构造的多期活动,对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具有重要改向、限制、封堵或破坏等作用。明确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可为研究区内深水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下刚果盆地中新统主要的沉积类型为深水重力流沉积。通过对钻井与测井资料的分析,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特征的研究,揭示了下刚果盆地西南部地区中新统深水沉积体系与层序的发育特征。A区块中新统可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SQ1—SQ7),层序格架下发育块体搬运沉积、水道、堤岸、朵体、废弃水道、决口扇及深海泥质沉积7类沉积单元。各层序格架下重力流发育特征和规模不尽相同,其中SQ1—SQ2和SQ4—SQ5沉积时期重力流沉积规模较小,发育小型高弯度重力流水道和堤岸沉积;SQ3和SQ6—SQ7沉积时期重力流沉积规模较大,发育大型复合重力流水道、朵体和堤岸沉积。综合研究区深水沉积单元的发育特征,建立了该区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即块体搬运沉积发育在近陆坡区域,向前依次发育近源端的水道-堤岸复合体和决口扇沉积,水道高弯度地区的废弃水道以及水道末端的朵体沉积。这个沉积模式为该地区下一步的深水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伊犁盆地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盆地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按岩性自下而上分为碎屑岩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段以及碳酸盐岩段,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分析,识别出6种沉积相、14种沉积亚相。碳酸盐沉积是伊犁石炭纪海相盆地重要沉积,发育有混积滨岸相、局限-开阔台地相、台盆相、台地边缘礁滩相、台地前缘斜坡-坡脚相。伊犁盆地早石炭世晚期沉积演化明显受构造活动、古地形、海平面升降、物源等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物主要来自北天山一带;②中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混积滨岸相、开阔台地相、台盆相,靠近物源区的尼勒克水泥厂一带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混积滨岸相,昭苏阿克沙克沟一带为混积滨岸相,科克苏峡谷一带为开阔台地相,切克台沟一带为台盆相;③晚期盆地处于拗陷阶段,陆源物质输入少,为典型台地碳酸盐沉积时期,沉积相在平面上呈向西敞开、向东收敛的带状分布,由于靠近物源,尼勒克水泥厂一带仍存在混积滨岸相。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页岩气储层的形成机制,明确时空展布规律,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部署,通过岩心观察和重力流理论分析,对湖南保靖地区下志留统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保靖地区下志留统主要发育浊流、碎屑流和液化流3种重力流沉积类型。其中,浊流发育不完整的鲍马序列浊积岩,下部以多期次单段式或两段式浊积岩叠加的进积型地层组合为主,上部以多期次三段式浊积岩叠加的加积型地层组合为主;碎屑流以块状细砂岩为主;液化流以厚层的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为主,发育变形层理。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到马脚冲组沉积时期,湖南保靖地区断续发育海底扇、远岸水下扇和滑移-滑塌扇3种沉积模式。浊流主要发育海底扇扇端亚相浊积砂、扇端泥微相,扇中亚相网状水道、水道侧缘、前缘席状砂微相以及远岸水下扇扇中亚相水道侧缘、前缘席状砂微相,碎屑流发育远岸水下扇扇中亚相辫状水道微相,液化流发育滑移-滑塌扇扇中亚相滑移-滑塌水道、水道间湾微相。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全岩X衍射、黏土矿物X衍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该泥页岩主要发育于台盆环境,岩性主要为黑色泥页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和硅质泥页岩;鹿寨南部有机碳含量最高超过2.55%,合山-上林一线西北部最高超过3.0%;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为主的混合型,生烃潜力较大,热演化程度高,具备页岩气藏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页岩气富集因素分析表明,南丹-天峨一线与合山附近区域页岩气聚集条件较优越,是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0.
深水水道体系沉积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是揭示大陆边缘“源—汇”过程和取得深水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发育有大型深水水道沉积,基于A区块的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阐述了中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深水水道体系的沉积特征、演化规律并讨论了其控制因素。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大体对应于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下段、中中新统上段及上中新统。深水水道体系岩性上以砂岩为主,沉积单元包括水道、天然堤—溢岸、末端朵体和块体搬运沉积等。SQ1以发育弱受限—不受限的加积型水道或末端朵体为主,SQ2主要发育弱受限的侵蚀型—加积型水道,SQ3以受限侵蚀型水道的发育为主导,SQ4多见孤立侵蚀型过路水道。构造隆升与剥蚀、冰期气候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为深水水道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物源并可能导致了该地区古地貌的坡度变化,从而影响了重力流作用的强弱并控制了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和演化,盐构造活动对深水水道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改向、限制、封堵、迁移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海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2):71-73
沉积相分析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的内容之一,是为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评价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从岩心描述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心分析和测井等资料,应用沉积岩石学、沉积物重力流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在对沉积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4层沉积成因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4层的沉积相是海洋环境下重力流沉积形成妁水下扇,从下到上为一海退一海进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2.
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是四川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油气特征复杂。在对大安寨段的岩性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时,将大安寨段划分为8种岩相:厚层块状重结晶灰岩相、块状亮晶介壳灰岩相、块状—薄层状泥晶介壳灰岩相、薄层状含泥质介壳灰岩相、泥岩与泥质介壳灰岩的薄互层相、薄层状含介壳泥岩相、黑色泥岩相、紫红色到灰绿色泥岩相。总结了大安寨段的沉积模式,划分为5种沉积微相,即滨浅湖泥、滩后、滩核、滩前和浅湖—半深湖泥。最后,通过对比不同岩性的孔渗特性并结合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沉积微相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滩前微相具有较好的致密油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维地震、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海平面升降特征的研究认识,建立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梅山组T-R层序格架,并详细论述了梅山组海底扇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认为琼东南盆地在中新世存在五期规模较大的海侵-海退旋回事件,乐东凹陷主要碎屑物源方向经历由早期海南隆起向晚期越南方向的迁移过程,在凹陷内部形成展布方向、规模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于凹陷东部,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粒度粗,分选磨圆均差,为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有利油气储集体。该时期的湖泊宽广而浅,其滨浅湖砂坝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亦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微相。储层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砂岩,位于舒善河组中段,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通过对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的分析后认为,沉积作用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而成岩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结合波阻抗反演预测了三维工区内有利砂体分布,对储层分布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板桥油田板桥油层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板桥油田板桥油层沉积时期是黄骅坳陷断陷活动最强时期,湖盆迅速扩张使得盆地可容空间远大于沉积物补给,在油田的北区、中区形成了典型的深水重力流水道沉积,而南区受古地貌控制发育浅水滩坝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及测井相研究,在该区共识别出8种沉积微相。其中,重力流水道包括主水道、分支水道、水道侧翼和水道漫溢微相,滩坝沉积包括坝主体、坝侧缘、内缘滩和外缘滩微相。受湖盆扩张、沉积物源、古地貌及古气候等多种条件控制,垂向上沉积规模逐渐减小。沉积末期重力流水道仅在北区发育,弯曲分叉现象明显;南区滩坝沉积消亡。该区沉积特征及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考库亚泥盆系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出露中泥盆统阿尔塔西群上部和上泥盆统全部,总厚797.8m。该地泥盆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浪控陆棚相、前三角洲亚相、浪控三角洲前缘亚相、海岸过渡带亚相和扇三角洲陆上平原亚相5个主要相段,显示出清楚的向上变粗层序。文中论述了一个由浪控陆棚到扇三角洲水上平原的完整的推进层序,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古地理格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云南陆良盆地新近系茨营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良盆地上新统茨营组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其中,在茨二、三段盆地东部边缘断阶带发育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测井和地震响应等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钻探资料显示在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识别出辫状水道微相、辫状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扇端泥微相和扇端席状砂微相5个沉积微相,扇中辫状水道是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结合成藏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气藏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辫状水道和扇中前缘砂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