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分子筛催化剂积炭失活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重质副产物积炭堵塞孔道是造成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影响积炭的因素有催化剂的孔道结构、酸性以及操作条件.对分子筛催化剂积炭失活机理、积炭表征技术、影响因素和抑制措施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一种积炭分离方法,对分子筛催化剂积炭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德胜  陈园春 《现代化工》2014,(5):122-125,127
介绍了碳四芳构化催化剂再生方法、再生条件及再生影响因素,分析了芳构化催化剂上积炭的主要组成,并对催化剂使用的重复性和周期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乙醇羰基化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浸渍法制备了四种不同载体的镍铜双金属催化剂, 考察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筛选出最佳催化剂及最适反应条件。使用XRD 和XPS 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萍 《当代化工》2009,38(1):29-32
阐述了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影响烧焦能力的因素、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变操作条件、更换大比重催化剂、加高加大再生器、器内两段再生和前置烧焦罐再生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甲苯定向氯化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一种新型助催化剂,对助催化剂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这种助催化剂与SbCl3共同作用,催化甲苯氯化反应时,对氯甲苯的选择性由原来的46%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甲苯环氯化反应所用的助催化剂,对影响助催化剂合成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找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用合成的助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甲苯氯化反应时,对氯甲苯的选择性达到56.88%。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超强酸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分别对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对酯化过程中显著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4.5、催化剂用量2.5%、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1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5%。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二乙醇胺氧化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小君  杨高文  杨刚  徐刚  廖维林 《化学世界》2001,42(11):586-588
采用自制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二乙醇胺氧化合成了亚氨基二乙酸 ,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反应压力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超声辅助对苯甲醛进行安息香缩合,并探索不同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产率.方法以苯甲醛为原料,维生素B1为催化剂,在超声条件下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并设置了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由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得该反应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10.
铜系CO低温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催化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还原气中氢的浓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介绍了在不同的氢浓度条件下,低温变换催化剂还原时的操作及其使用效果,提出了采用低氢、低温还原工艺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可以使催化剂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直接减少催化剂消耗费用40万元。  相似文献   

11.
选取商品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催化柴油选择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XRD、TPD、Py-I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加氢裂化催化剂较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具有更多的中强酸量和较少的弱酸量,并具有更多的B酸中心。以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生产的高密度、低十六烷值的FCC柴油为原料,对商品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精制/选择加氢裂化组合催化剂进行FCC柴油中多环芳烃选择加氢工艺条件的考察,结果表明,加氢精制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370℃、1.25 h~(-1)、8.0 Mpa,加氢精制/选择加氢裂化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350℃、1.25 h~(-1)、8.0 MPa,组合催化剂的多环芳烃选择加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条件,还原过程因素(还原气组成、升温速率和还原气空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压力、H2/CO2进料比、空速和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探讨了Cu-Zn-O催化剂各组成的功能.并弄清了催化剂的反应特性,获得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A copper-silica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adding copper nitrate solution to sodium silicate. The precipitated copper-silica catalyst was washed, dried, and heat-tre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al variables upon catalys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soybean oil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precipitation at 25 to 55 C, drying the catalyst by freeze drying, and heat treatment at 500 C. The catalyst obtaine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is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active as a commercial copper-chromite catalyst. Presented at the AOCS meeting May 1977 in New York.  相似文献   

14.
强酸性树脂催化合成丙酸烯丙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了丙酸烯丙酯,实验表明:树脂催化剂用量为1.0g,反应的酸醇量比为3:2时,反应效果较佳,产品收率达68%。同时,对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树脂在重复使用6次后,其催化性能保持不变。另外,也与其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强酸性树脂在合成丙酸烯丙酯中的独特优越性。并合成了乙酸烯丙酯、丁酸烯丙酯和戊酸烯丙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对二氯苯和浓硝酸为原料、无水硫酸镁为催化剂制取2,5-二氯硝基苯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循环利用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酸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KOH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三醋酸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醇酯摩尔比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酯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0.3g(三醋酸甘油酯为0.02mol),KOH浸渍液浓度为20.0wt%,反应温度为65℃,反应1.0h,三醋酸甘油酯转化率可达到94.7%。该工艺操作简单,催化剂可以回收,过程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17.
徐华新 《辽宁化工》2010,39(12):1222-1224,1228
研究了HZSM-5分子筛催化1,4-丁二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等10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HZSM-5分子筛用量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醛(酮)与1,4-丁二醇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2.5g/mol醛(酮),反应2h,选择性在97%~E,转化率在90%以上,表明HZSM-5分子筛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尹铨 《当代化工》2014,(8):1468-1470
从催化剂性质、旋分器运行工况、工艺操作条件等方面分析了1.0 Mt/a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跑损原因,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谢宏雷 《聚酯工业》2006,19(3):36-40
介绍MPB5-HD型Pd/C催化剂的性能特点与以往使用过的其他型号Pd/C催化剂在扬子PTA装置的使用状况作了比较,分析了Pd/C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提出了延长Pd/C催化剂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使Pd/C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K-L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氯化甲苯制备邻/对氯甲苯,考察催化剂用量、粒径、重复使用次数、及溶剂等工艺条件对氯化选择性的影响。较优条件:氯化温度55℃,反应时间4h,催化剂粒径200目,K-L分子筛=10.0%,1,2-二氯乙烷=40.0%。在此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99.8%,对氯甲苯选择性为84.1%,其催化性能优于工业常用的硫铁粉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