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长期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作经验,分析其催化剂跑损主要由电网故障、仪表故障、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反应-再生系统波动导致催化剂的非自然跑损和装置在平稳运行工况下因催化剂摩擦和热崩破碎而产生的细粉造成的自然跑损。经过技术人员不断的分析、总结,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因催化剂跑损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重油催化装置在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故障进行事例分析,浅谈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催化剂的损耗是制约DMTO经济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DMTO装置运行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操作进行分析,发现催化剂流化过程中的磨损和因系统温差引起的催化剂热崩是造成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催化剂跑损对生产系统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设备、工艺操作条件等不断地进行优化改进,以减少催化剂损耗,降低经济成本,达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3.
催化剂跑损是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影响催化剂跑损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装置操作、催化剂、原料油及设备等。为全面、系统且快速的分析出催化剂跑损原因,本文介绍了判断不同位置催化剂跑损增加的方法,并基于目前催化裂化催化剂分析的普遍性和快速性,以平衡剂的粒度分布变化情况为基础,结合催化剂跑损的位置,分析催化剂是否磨损或破碎,建立了催化剂跑损诊断流程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催化剂跑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对造成催化剂跑损增加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跑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非正常跑损的原因是催化剂细粉含量超高和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差,旋风分离器效果差的常见原因是料腿堵塞,细粉含量高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操作不当和原料组成变化造成催化剂的磨损严重或水热崩碎,本文在各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实例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迪  孙立强  严超宇  魏耀东 《化工进展》2019,38(8):3534-3539
炼油厂中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跑损的故障原因分析多数来自现场工程师,在故障机理方面少有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研究FCC装置催化剂跑损机制。采用催化剂跑损为顶事件,结合跑损途径和跑损机理,确定FCC装置故障、操作工艺异常和催化剂颗粒物性3个因素作为中间事件,并通过逐层向下深入分析,确定诸如翼阀磨损等21个因素作为底事件,建立催化剂跑损故障树模型。根据FCC装置故障树风险分析,得到任何一个底事件出现都有可能导致顶事件发生,且对FCC装置催化剂跑损的贡献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TA方法可以更深层次了解装置跑剂原因,对考察FCC装置催化剂跑损机理具有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判定流程和跑剂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超 《广东化工》2016,(1):117-118
找到催化剂跑损的原因和位置,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对催化裂化装置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分析了催化剂历经分布、机械强度、重金属污染能力、水热稳定性等催化剂自身原因以及原料组成变化、生产操作不当等操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系统问题、流花分布问题、设备固有问题、设备出现异常等设备问题原因是造成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因素。同时,通过分析新鲜剂、待生剂、再生剂、三旋剂等筛分组成以及油浆固含量的数值来诊断出催化剂跑损的位置。提出了如何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滕升光 《工业催化》2015,23(7):555-558
找到催化剂跑损的原因和位置,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对催化装置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分析了催化剂粒径分布、机械强度、重金属污染能力、水热稳定性等催化剂自身原因以及原料组成变化、生产操作不当等操作原因。结果表明,回收系统问题、流化分布问题、设备固有问题、设备出现异常等设备问题是造成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新鲜催化剂、待生催化剂、再生催化剂、三旋回收催化剂等筛分组成以及油浆固含量和催化装置仪表的数值诊断出催化剂跑损位置,提出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周存辉  南云  张荣 《山东化工》2012,41(1):53-55
延安炼油厂1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1998年开工以来,多次出现催化剂严重跑损现象,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和工艺操作原因。对催化剂的分析表明,催化剂破碎是其跑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催化裂化工艺中,旋风分离器用于催化剂与油气或与烟气的分离操作,是决定催化剂跑损的关键设备。旋风分离器的入口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也是影响催化剂跑损的一个主要因素。入口速度过低或过高均可以导致催化剂跑损量的增加,但两者导致催化剂跑损的机制不同。入口速度低于设计值则离心分离能力不足,分离效率下降,跑损催化剂的颗粒粒度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入口速度高于设计值则导致催化剂颗粒的扩散反弹和破碎,分离效率同样下降,此时跑损催化剂的颗粒粒度分布表现为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催化剂、原料油、设备等方面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跑损的原因。其中催化剂方面主要包括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耐磨性能、抗金属污染能力和水热稳定性,原料油方面主要包括原料油的烃类组成和金属含量,设备方面主要包括进料喷嘴的型式、提升管出口分布板的型式、旋风分离器的运行状况以及再生器的运行状况。另外操作条件的剧烈波动也会造成催化剂跑损。催化剂跑损不仅会增加催化剂的消耗量,而且会给装置的平稳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以高纯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但其阳极容易被富氢气体中含有的少量CO毒化,造成电池性能严重降低。富氢气体在进入燃料电池前,必须进行CO净化处理。优先氧化法是除去富氢气体中少量CO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常用催化剂主要有Pt系、Au系和Cu系催化剂。着重阐述负载A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载体调变、助剂改性以及其他因素(如反应气氛中CO与O2浓度比、水蒸汽和CO2等)对Au催化剂CO优先氧化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介绍以CuO/CeO2催化剂为典型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优先氧化反应的研究成果以及制备方法、载体和助剂改性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反相结构CeO2/CuO的催化性能。考虑利用催化剂活性组分,尤其是Au与Cu之间的协同作用,选用合适的载体,进行催化剂组分的设计仍然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突破常规无定形金属氧化物作载体,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形貌的载体,研究不同晶面和不同价态等因素对催化剂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Fe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结构与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樟能  黄文宏  林杰 《应用化工》2005,34(4):221-223
通过对氧化态Fe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相组成、晶相结构及铁比值与机械强度的关系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FeO基催化剂结构紧密,各种粒度的工业催化剂机械磨耗率都较低;机械强度随FeO相的增多而提高,纯FeO相的磨耗率最低;Fe2+∶Fe3+比值在3.47~8.43,机械强度均高于Fe3O4基催化剂,且随Fe2+∶Fe3+比值的上升而增高。为工业生产中保持催化剂的颗粒完整,降低阻力,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催化剂机械结构性能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负载在Al2O3载体上的贵金属钯基催化剂对重整重芳烃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的性能。以重整残余重芳烃油为原料,分别对催化剂载体、贵金属负载量和助剂添加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700 ℃焙烧混有2%Ni的γ-Al2O3和负载0.2%的贵金属Pd综合效果最理想。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在500 h能保证产品溴指数在200 mg-Br·(100g)-1以下,原料中萘环的损失在2%以下。  相似文献   

14.
李玉林 《化学工业》2008,26(2):9-12
重点陈述近年来固体催化剂制备的新趋势、新方法和新进展,包括纳米技术、微乳化技术、气相淀积和膜催化剂;简要阐述固体催化剂在组成和使用性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趋势;介绍分子筛催化剂开发和应用的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Th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catalytic kinetics and use as a hydrosilylation catalyst of a silica-supported Karstedt (Pt)-type catalyst are reported. This type of catalyst ha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the catalyst can be reused five times without any appreciable loss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
催化剂制备中的磨损强度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制备装置的催化剂损耗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粒度分布、磨细粉量和沸石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考察了不同工艺制备的催化剂耐磨性能和反应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e catalyst level of the ebullated-bed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dicator in operating the H-oil hydrotreating unit in Shuaiba Refinery, Kuwait National Petroleum Company (KNPC). In an attempt to use mixed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in one of the H-oil reactors, the catalyst bed expanded more than usual, and the level was very unstable. Moreover, a reduced unit performance and unstable operations were resulted, which led to the unit shut down and process time loss. In a joint study between the Petroleum Technology Department at Kuwait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KISR) and KNPC,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mixed and individual catalysts in a cold flow ebullated-bed reactor (EBR) were found to be very different, though the two catalysts had similar physical properties. Further study revealed that catalyst attrition wa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n contributing such reactor behaviours.  相似文献   

18.
苯与长链烯烃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月梅  沈健 《广州化工》2004,32(2):4-6,31
催化剂是决定烷基化反应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产品中直链烷基苯的选择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等方面评价了现有的各种催化剂,并介绍了包括杂多酸、分子筛、离子溶液等各种新型改性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杂多酸在内的符合环保要求和工业化需求的新型改性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季刚  范洪明 《化工时刊》2001,15(11):39-41
介绍离子法双酚A的助催化工艺,简要描述了助催化剂的制备,脱水及预防助催化剂过早失活的工艺方法,通过与原催化工艺比照,说明了催化工艺特点与优势,最后对助催化工艺尾造效益进行了估算,提出了全面移植助催化工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