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研究回收品质量可控背景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考虑质量投入与奖励函数2种控制变量对再制造过程中回收品质量的影响,构建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求解2种决策条件下的模型最优解,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回收品质量对各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分散决策,联合决策具有更高的经济性收益性与风险敏感性;不论是分散决策或是联合决策,回收价、供应链企业利润等都与回收品质量呈正相关;消费者强烈的绿色偏好与回收价格偏好能够对供应链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6.
研究了绿色消费者对制造商(OEM)和再制造商(3PR)再制造模式选择的影响。在无绿色消费者和存在绿色消费者情况下,分别建立了两种斯塔克尔伯格博弈的再制造模型:再制造外包与授权再制造,得到了两种模型的均衡解及OEM和3PR利润。比较分析发现,当绿色消费者比例较高时,OEM和3PR均偏好于再制造外包模式。然而,当绿色消费者比例较低时,虽然OEM依然偏好于再制造外包模式,但是,当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估价较低时,3PR偏好于授权再制造模式。此外发现,无论绿色消费者比例高低,在再制造外包模式,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总是高于授权再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献缩微品质量越来越受重视,要提高缩微品质量,应使文献整理、著录、拍摄、冲洗、检验等每道工作流程的人员都细心工作,并且力争把检验工作做在前面,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文献缩微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探讨回收产品残值对生产企业、用户和社会的影响,本文构造考虑了生产企业按生产成本的一定比例向用户提供折扣的Hotelling模型。文中研究了基于产品不同生产成本和残值回收的Hotelling模型的市场价格均衡,解决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价格相差较大而不适合用Hotelling模型处理的问题,得出了协调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众环保意识对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再制造为例,引入公众对企业产品回收再制造率的环保期望和需求对产品环保性的敏感度来表述公众环保意识,建立了具有环保意识的再制造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并分析了环保意识对再制造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当公众环保期望上升时,市场均衡产量会下降,且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企业产品回收再制造率也会下降;而消费者对企业实际回收再制造率敏感度的上升,则可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率,更利于推动逆向物流活动的开展。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具有政府回收约束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收和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中,一个第三方替制造方从用户中买回废旧产品。为了激励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政府对制造商设定一个最低回收率,并且对制造商的回收进行奖惩;同时考虑第三方的回收努力,建立了基于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多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设计了政府与制造商之间的奖惩函数;讨论比较了制造商不回收废旧产品、没有政府奖惩时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和考虑政府约束时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等3种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并且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企业收益的影响;结合国内某家电制造商废旧家电回收再制造的运作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政府与企业共同面临的紧迫难题.再制造通过修复耗损或退役零部件的尺寸与形状、恢复和提升废旧产品的性能,是实现报废机电产品重新利用的系统性活动,也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式.从政策法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等角度,分析再制造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态.以汽车再制造为例,从供应链网络设计、生产计划与调度、库存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再制造工艺等方面,评述再制造中存在的工业工程问题,分析再制造系统优化和性能改善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再制造的特点,从再制造物流网络的布局、生产计划和库存三个方面概括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并就再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绿色再制造是废旧装备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通过使用优于原始制造的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因腐蚀、磨损而失效的装备中蕴含的高附加值,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材、环保的特点.通过再制造关键技术对装备进行腐蚀控制,可提高装备防腐蚀的性能,赋予装备新的寿命,最大限度地保障装备的循环利用.为此,着重介绍了高速电弧喷涂长效防腐蚀技术、纳米电刷镀防腐蚀耐磨涂层技术、非晶态合金化学镀层防腐蚀技术、纳米固体薄膜减摩防腐蚀技术和纳米防腐蚀涂料及涂装等再制造防腐蚀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877家木业企业产品质量抽检公告资料基础上,从时空趋势、产品类别和品牌、质量问题原因三个维度分析了木质品质量问题发生的特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木质品行业产品抽检不合格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抽检不合格木质品频次具有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征,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发生频次偏高;木质品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以人造板和木制家具为主;品牌对木质品质量的保障作用并不明显,品牌企业产品中不合格者占比偏高;木质品质量问题的三大表现是甲醛超标、力学性能不合格、吸水厚度膨胀率.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