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苯二甲酸催化加氢制1,4 环己烷二甲醇的专利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庆 《化工进展》2005,24(7):754-757,762
综述了国外研究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直接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的两段法和一步法的专利技术,包括各种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对苯二甲酸苯骨架加氢、1,4-环己烷二甲酸羧基加氢的专利技术和对苯二甲酸一步加氢法等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废旧PET降解单体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为原料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的方法。涉及高分子化合物降解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和加氢还原领域。以废旧PET降解所得单体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两步加氢法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第一步是在Pd/C催化作用下,将苯环加氢得到中间产物1,4-环己烷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第二步是以第一步加氢产物为原料在铜铬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侧链上的酯基还原为醇基,得到1,4-环己烷二甲醇。本发明将废旧PET降解单体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1,4-环己烷二甲醇,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也为废旧PET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4-环己烷二甲醇是一种重要的聚酯生产原料,主要用来合成不饱和树脂、聚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等,也可以用来制备线性聚酯纤维,需求量日益增大。介绍了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的研究进展。对苯二甲酸加氢主要包括苯环加氢和羧基加氢,详细总结了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三金属催化剂及多金属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加氢反应机理以及不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CuZnAl催化剂用于制备高反顺比1,4-环己烷二甲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核晶化分步法制备Cu Zn Al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应用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反应。考察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配比、催化剂中Cu含量及掺杂助剂对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床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为溶剂,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初始浓度25%,反应温度230℃,氢压4.0 MPa,V(H2)∶V(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3 000,此条件下,催化剂活性组分Cu质量分数为50%和催化剂助剂为2%Mg时,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转化率为99.90%,1,4-环己烷二甲醇选择性为96.09%,1,4-环己烷二甲醇反顺比大于3.3。  相似文献   

5.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以Ru/C为催化剂,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用量为100 m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为10. 0 g、催化剂质量为0. 5 g、100℃和4 MPa条件下反应20 mi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99. 9%,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选择性为98. 9%。  相似文献   

6.
丁蓓  崔群  褚睿智  姚虎卿 《现代化工》2002,22(11):33-37
制备了经阳离子改性的合成丝光沸石催化剂 ;以氨和甲醇为原料 ,在常压固定床上进行了合成甲胺反应研究 ,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经钙、镁离子交换的丝光沸石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良好选择性 ,甲醇转化率 >90 % ,对二甲胺的单程选择性 >40 %。自制的这种钙离子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CaHM)的催化性能优于目前国内工业化的甲胺生产催化剂 ,而且CaHM是经添加粘接剂焙烧成型的样品 ,可直接供产品的中试放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骤冷法制备改性骨架镍(QS-Ni),并将其应用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压力、DMT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DMT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异丙醇为溶剂,DMT初始浓度为1.0 mol/L,m(DMT)∶m(催化剂)=4∶1,在95℃和6 MPa条件下反应140 min,DMT转化率为100%,目标产物DMCD选择性达92.3%。催化剂QS-Ni循环使用16釜后,DMT转化率在99.3%以上,DMCD选择性为92.0%。  相似文献   

8.
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PTA法制备了CHDM摩尔分数在0-30%之间不同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CHDM可有效参与反应,且随CHDM含量逐渐提高,PETG熔点与结晶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载于无机氧化物上的丝光沸石催化的羰基化反应过程本发明涉及到在催化剂存在下二甲醚和/或甲醇与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制备醋酸甲酯和/或醋酸的过程,催化剂是H-丝光沸石,H-丝光沸石用中孔黏结剂连接,黏结剂从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硅酸镁和硅酸镁-铝中选择。  相似文献   

10.
乔闪闪  丁明  王磊 《工业催化》2018,26(7):28-31
采用炭改性Al_2O_3(CCA)为载体,通过吸附-沉淀法制备Ru/CCA催化剂,以1,4-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为探针反应,考察Ru/CAA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XRD和H2-TPR表征。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110℃和4.0 MPa条件下,Ru/CAA催化剂上1,4-丁炔二醇转化率100%,1,4-丁二醇选择性88%。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炭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同时炭的加入还增强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La离子交换法对交换度为75%和100%的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通过XRD、SEM和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交换度为75%的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相比,离子交换法使离子交换度为100%的氢型丝光沸石骨架铝部分脱除,B酸减少,L酸略增;La的引入不破坏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但催化剂制备方法降低了分子筛结晶度和分子筛酸强度;La的引入可以抑制积炭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的发生,提高对二甲苯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吴志连  邰志军  裴仁彦  任晓光 《化工进展》2019,38(10):4497-4503
合成气经二甲醚羰基化及乙酸甲酯加氢路线制无水乙醇技术因具有诸多优点而备受市场关注。本文综述了该工艺的核心反应机理和最近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丝光沸石8元环与12元环对羰基化反应的作用。阐明了如何通过调变丝光沸石8元环与12元环的活性位来提高羰基化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评述了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分散度以及Cu+与Cu0的分布等特点对铜基催化剂加氢催化活性的影响。提高乙醇选择性与催化剂稳定性是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指出羰基化催化剂的优化重点是调变丝光沸石的孔道结构,加氢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是构建高分散度的铜纳米粒子,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3,4-二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3,4-二氯苯胺。比较了RaneyNi、非晶态镍合金、Pd/C等3种催化剂,采用非晶态镍合金作加氢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大于99%,脱氯率0.1%,催化剂寿命长,套用15批活性不下降,产品3,4-二氯苯胺含量〉99%。  相似文献   

14.
催化转化是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高效催化剂的构建是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催化转化的关键环节.生物质衍生羰基类化合物加氢转化为醇或酯类化合物是生物质催化转化利用过程中重要的反应步骤.由于氢转移加氢反应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因此非均相氢转移加氢催化剂在羰基类生物质平台分子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过渡金属锆、铪是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树枝状聚丙烯亚胺氰端基的催化还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类常用催化剂在催化氢化低代数氰端基树枝状聚丙烯基亚胺(PPI)的催化性能。漆原钴的催化选择性好,催化氢化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较少,还原产物1.0G PPI的产率为95%,伯胺值高达90%,比用Raney Ni催化氢化生成的产物的伯胺值提高了约10%。  相似文献   

16.
以Mg(NO3)2为镁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镁改性凹凸棒土催化剂Mg O/APT,利用XRD、BET、FT-IR和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 O/APT催化剂具有与凹凸棒土相同的晶相结构;随着Mg O负载量的增加,Mg O/APT的碱强度和碱含量显著增加,较强酸量明显减少,弱酸酸位增加。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剂气相催化转化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对1,4-丁二醇单醋酸酯气相转化反应的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酸性为主的催化剂APT上有利于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分子内酯交换环化反应生成四氢呋喃;而适量酸-碱活性位有助于实现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脱水-水解反应,生成3-丁烯-1-醇及3-丁烯-1-醇醋酸酯,过多碱性位有助于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酯水解反应生成1,4-丁二醇。  相似文献   

17.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various Pt‐modified molecular sieves were tested in liquid‐phase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and compared to Pt/MgO and commercial Pt/C catalysts. The type of support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The superior selectivity performance of microporous catalysts was confirmed; the highest selectivity to allyl alcohol of about 40 % was obtained over the beta support whereas the mesoporous MCM‐41‐supported catalyst was unselective. The highest activity was obtained over the Pt/mordenite catalys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XRD, XRF, FTIR, surface measurements) were employed.  相似文献   

18.
The catalytic liquid-phas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wax into fuel oil was studied using mordenite catalysts with various Si/Al molar ratios prepared by dealumination. The total yield of gas and liquid products showed a volcano plot along the Si/Al molar ratio of mordenite.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iquid product for all catalysts used in this study. Fast deactivation was anticipated on the mordenite catalysts with low Si/Al molar ratios such as 5 and 10, due to pore blocking by the carbon deposited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zeolite. A high activity and a long catalyst life were obtained on the mordenite catalyst with a Si/Al molar ratio of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