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52号国务院令公布实施.这是我国关于抗旱的第一部规范性法规.标志着抗旱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条例》,将推动我省抗旱减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抗旱条例).标志着我国抗旱减灾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存我国抗旱事业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抗旱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确保抗旱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是一个旱灾频发的省份,认真贯彻落实抗旱条例.做好抗旱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已经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抗旱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它的颁布.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象征着抗旱工作已经走上法制化轨道.必将更快更好的推动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5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施行,填补了我国抗旱立法的空白,标志着抗旱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规范管理的新阶段。这是我国水利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新时期我国抗旱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习贯彻抗旱条例 促进抗旱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5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施行,填补了我国抗旱立法的空白,标志着抗旱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规范管理的新阶段。这是我国水利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新时期我国抗旱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7.
落实好抗旱条例要求 开拓抗旱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6日公布施行,这是我国抗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推动和促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抗旱减灾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习贯彻好《条例》,陈雷部长在《学习贯彻抗旱条例,促进抗旱事业发展》一文中从10个方面提出了全面落实《条例》的要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311m^3,亩均水资源量208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7—1/9,每年的抗旱任务十分艰巨。多年的抗旱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去只重视农业和农村抗旱的做法已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抗旱工作必须由单一农业抗旱向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必须坚持“防抗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国家防总提出的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新思路,非常符合我省抗旱工作实际。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国家防办的要求,认真编制抗旱预案,逐步实现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全面贯彻落实抗旱条例依法促进抗旱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公布施行之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9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52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施行。抗旱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防灾减灾和应急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于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6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抗旱工作的法规,填补了我国抗旱立法的空白,对规范抗旱工作,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抗旱工作中的职责,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建立了一系列重要的抗旱工作制度和抗旱保障机制,标志着我国抗旱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条例共六章,65条。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抗旱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2012年5月15日省政府第一○五次常务会议通过,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我省水资源严重匮乏,抗旱任务十分艰巨。落实《规定》的颁布施行为抗旱工作带来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2007年起,湖北省防汛抗旱部门就着手开始了本省抗旱条例的起草工作,历经作出起草决策、确定起草机关、组织起草专班、明确立法意图、进行调查研究、拟定框架提纲、正式开始起草、征求多方意见、反复审查修改、确定最后终稿等10个步骤。在整个起草过程中,紧紧围绕体现地方特色和与上位法不相抵触这两个原则,协调解决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抗旱工作行为,以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最终圆满完成了湖北省抗旱条例(送审稿)的起草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2009年2月26日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抗旱减灾工作从此步人了法制化的历史新阶段。抗旱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专门规范抗旱减灾工作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填补了国家抗旱立法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抗旱减灾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王仕尧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2-2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已经省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通过,2010年11月25日,郭庚茂省长签署第134号政府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8.
19.
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搞好抗旱减灾工作。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也多次指示,要求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坚持多蓄水。全省今年虽然总体风调雨顺,夏季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但阶段性、区域性干旱不断发生。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利用后汛期,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积极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河北水利》2008,(3):12-13
河北是承受人口、环境双重压力的极度资源性缺水省份.干旱灾害是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十年九旱、年年抗旱是河北的基本省情。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河北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灾害损失逐年加重.其影响范围也从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生态与环境等多方面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