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控机床空间误差球杆仪识别和补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了多轴机床空间误差的球杆仪识别方法和补偿技术。建立了机床刀尖相对工件的空间误差的误差参数模型;给出了在机床工作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用球杆仪测量圆周运动的半径误差结合机床的空间误差模型识别定位、直线度、角度、垂直度和反向间隙等误差参数的方法。补偿试验结果证明该误差识别与补偿方法省时有效。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球杆仪的摆动轴几何误差测量和辨识的新方法。通过圆弧测量轨迹测量球杆仪球心在回转工作台上3个安装位置的球心偏差,并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其几何误差的辨识模型,分两步从球杆仪测量结果中辨识出4项轴线位置误差和6项运动误差。在转摆台式五轴数控机床上采用球杆仪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比较误差补偿前后球杆仪的测量值来验证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主研发五轴数控机床进行空间圆弧误差的研究,建立了旋转轴和直线轴误差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进行误差因素分析。采用球杆仪作为测量仪器,进行空间圆度的测量,并对建模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误差项与误差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反向越冲和伺服不匹配进行误差分析,基于五轴高端数控系统,指明了一种可以通用的机床误差项补偿方法。通过进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该补偿方案效果良好。得出误差项间相互耦合的结论,并且发现调整误差项先后顺序会对总误差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五轴机床RTCP误差检测存在检测时间长、测量精度低的情况,提出用球杆仪检测RTCP误差的方法,分析可知AC双转台RTCP误差不仅有4项位置误差,而且存在4项角度误差和初始安装误差。根据机床运动链建立AC双转台RTCP误差模型,采用基于球杆仪的检测方法,并推导RTCP误差元素求解方法。通过误差补偿试验验证了误差模型和误差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几何误差是五轴数控机床重要误差源,针对传统测量方法仪器昂贵、测量周期长问题,提出基于球杆仪的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机床的平动轴误差,利用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法,建立平动轴空间误差模型,通过球杆仪在同一平面不同位置进行两次圆轨迹,辨识出4项平动轴关键线性误差;针对五轴机床的转台和摆动轴,设计基于球杆仪的多条空间测试轨迹,完整求解出旋转轴12项几何误差。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获得转角定位误差与激光干涉仪法最大误差为0.001 8°,利用检测结果进行机床空间误差补偿,测试轨迹偏差由16μm降至4μm,为补偿前的25%,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出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检测方法方便、便捷,适用于工业现场。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用于测量数控机床圆运动轨迹误差的新装置———二维球杆仪 ,讨论了该仪器的误差分析和补偿。理论分析和测量试验证明 ,该仪器不仅可以测量圆轨迹点的径向误差 ,而且可以测量角度误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球杆仪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基于球杆仪的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测试原理 ,讨论了由于角度偏差引起的误差 ,指出基于球杆仪误差补偿模型的缺陷 ,提出采用该种模型必须精确测量角度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摆动轴几何误差的辨识模型,深入分析了在误差测量过程中球杆仪磁性球座的安装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球杆仪磁性球座安装误差的分离方法,并在五轴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球杆仪磁性球座的安装误差,提高摆动轴几何误差的测量和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齐次变换理论推导出旋转轴基本几何误差辨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的旋转轴基本几何误差快速测量和辨识新方法,将球杆仪一端的中心座分别安装在旋转工作台的3个不同位置,通过联动控制球杆仪另一端球心按圆形轨迹运动,分别测量旋转轴圆周每个离散位置点在X、Y、Z方向上的偏差,并根据所建立的辨识模型,辨识出旋转轴的6项基本几何误差。同时,提出了基于系数矩阵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用于指导测量点的合理分布,减少测量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误差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圆轨迹运动误差测试仪器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可用于数控机床圆轨迹运动误差测试的二雏球杆仪。该二维球杆仪包括一根两端与精密小球相连的测量杆和一台高精度的旋转编码器,测量杆内置有可用于测量位移的高精度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用来精确测量杆的转动角度。分析了测量仪器的误差,并进行了校正。试验表明,该仪器不仅可测量出机床圆周运动轨迹精度,用于机床的精度评价,还可以测出机床圆周运动任意指令位置的定位误差值,为进一步用于对圆轨迹的误差补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新型端面拨动顶尖,它适用在数控车床上进行轴类零件的加工。该顶尖刚性强、定位精度高,能补偿由于被加工轴的中心孔误差所引起的轴向尺寸误差。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即可完成粗、精车,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陆丽丽 《机械制造》2020,58(4):77-80
从理想条件下刀具运动轨迹和表面三维形貌生成过程两个方面对数控车床外圆加工时的表面三维形貌进行了预测。介绍了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方法,对数控车床外圆加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误差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现有磨削加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发动机的需求,故提出航空发动机叶片数控智能磨削加工技术。应用参数线法规划叶片磨削加工轨迹,以此为基础,提取磨削加工余量,模拟与计算对应数值,适当处理获取的叶片磨削加工轨迹与加工余量数据,推出叶片数控智能磨削算法(数控车床转轴、直线轴与压力轴运动控制模型),以此控制数控车床运动姿态,并通过刀位点偏移补偿叶片的反变形误差,实现了航发叶片的数控智能磨削。实验数据表明:应用该技术后叶片型面加工前后粗糙度变化明显;叶片边缘加工误差保持在标准误差范围内;叶片根部粗糙度得到了大幅降低,充分证实了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胜  刘宏昭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4):1862-1868
为了得到最佳的数控车床位置精度检测和评定方法,介绍了数控车床常用的位置精度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4种评定标准;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某重型数控车床位置精度值,利用上述4种评定标准对位置精度具体指标——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反向差值和系统偏差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明确了各种评定方法的具体运用情况,从而为数控车床的生产、验收和使用中的位置精度检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于西门子公司的880T等尚没有设置悬臂梁挠度误差补偿功能的数控系统,利用其既有软件资源,通过PLC编程可实现挠度误差补偿。文章介绍了挠度误差补偿程序的编程方法以及在CKX15000立式车床上的实施举例。  相似文献   

16.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专用设备选型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机床数控改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本文介绍了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同时对数控专用设备的发展以及选型作了介绍,为进一步改造提供了一些参考,并展望了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数控车床加工精密螺纹时,在开始段和结束段会出现导程误差.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的螺纹裕量计算.在实际加工中,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数控车床的加工由程序来控制,通过预先将加工的工艺设置输入到程序中,使数控车床实现所需要的加工[1]。数控车床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加工作业,一些由人工难以实现的加工操作都可以由数控车床来完成[2]。本文详细介绍了木球数控车床加工的整个过程,包括所需要的刀具、工艺安排和程序编制,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操作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3]。  相似文献   

19.
数控车床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检测等技术为一身的自动化设备,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及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文中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数控车床技术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种国外著名的数控车床产品,指出了当前我国数控车床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我国数控车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数控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由工艺系统造成的误差不可忽视,通过对数控车削造成的加工误差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因刀具安装、刀尖圆弧、编程加工等不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首件加工控制精度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