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展,移动云逐渐成为分支机构和外出办公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内部系统资源的主要模式。针对用户移动终端无法准确识别、无法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等关键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移动云的虚拟化应用解决方案。方案采用虚拟化应用交付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公司内部服务器间的优化连接,进行准确安全的设备、身份认证及数据传输,按需随时随地向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最终保证企业系统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移动性对在移动环境下的IP应用很重要,底层的移动性支持保证了切换中数据传输的平滑性,而应用层移动性要保证上层应用在移动中正确收发数据。文中提出了移动扩展SOCKET,即MESOCK(Mobile Extension SOCKET)来实现应用层的移动性。它允许应用数据传送中变换数据传输的源和目的IP地址,使得数据可以直接经路由到达目的地而不是采用隧道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配合底层的IP地址切换,即终端地址一旦变化,应用层即启用新的IP地址来收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数据隧道发送数据。并在地址切换过程中很好地保持连接的持续性,从而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仿真结果证明MESOCK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TD-SCDMA网络的移动视频监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移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阐述通过TD-SCDMA核心网电路域实现点对点视频监控的具体方法,分组域实现一点对多点和点对点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分组域的两动态IP地址的点对点实现,并提出通过短消息作为控制信令,传送无线模块获得的动态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从而实现点对点移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系统移动视频监控终端平台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静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4):183-185,188
提出基于INTEL IXP425嵌入式系统的移动视频监控终端实现方案,通过CDMA1x移动通信接入网络,复用四路IP数据通道,实现了高速上行数据传输。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与强制访问控制(MAC)的终端平台安全方案。实际测试表明,此方案能够满足移动视频监控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与μC/OS-Ⅱ的GPRS数据终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工业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远程数据传输终端方案。该终端以ARMS3C44B0X微处理器为硬件平台,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采用了μC/OS-Ⅱ的多任务的软件设计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该终端内嵌TCP/IP协议,可以通过GPRS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数据传输实时性强,为用户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最终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测试,达到了预期透明传输数据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任荣 《信息技术》2003,27(3):91-93
随着Internet用户和可上网的终端数量的激增 ,IP地址空间日趋枯竭 ,IP地址的扩充需求也愈加迫切。新一代寻址方案IPv6将成为未来因特网的主流协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移动终端长时间在线,消耗了大量IP地址。运营商10网段的A类私网地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提出通过引入综合承载网关的方式,对10网段的私网地址进行复用,解决IPv6大规模商用之前,IPv4地址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工程》2017,(10):6-11
相比基于低轨(LEO)卫星的天基网络,基于静止轨道(GEO)卫星的天基网络具有空间节点数量少、拓扑结构简单和系统建设成本低的优点。围绕用户终端在GEO天基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问题,利用移动IP架构的位置管理功能定位并追踪移动用户终端的网络位置,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多地址归属特性保证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连接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融合SCTP协议和移动IP架构的GEO天基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具有良好的网络安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既消除了移动IP架构固有的"三角路由"缺陷,同时具有较高的切换平滑性,是解决GEO天基网络移动性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
移动IP技术     
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信息量的巨大需求,传统的固定IP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在移动过程中的办公需求;同时,网络向全IP 方向的快速发展和便携式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IP网络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推动了业界对移动终端在网络层接入的研究,促使了移动IP技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及其信息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IP的基本原理 移动计算、无线通信和Internet的融合产生了移动无线互联网络,它使得无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网络通信。移动IP协议就是在全球Internet和采用TCP/IP协议的局域网上实现IP终端漫游的网络协议,它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使节点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移动IP提供了一种IP路由机制,使移动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作为网络层协议,移动IP与运行在什么媒介上毫无关系。因此,采用移动IP的移动节点可以从一种媒介移动到另一种媒介上,…  相似文献   

11.
摩西  卢选民  单长  杨杰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7):101-103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中因为IP地址信息泄漏而遭受的攻击日益严重。通过代理服务器来隐藏内部网络设备IP地址的传统方式,不仅影响数据传输速率,而且其本身也易成为攻击的目标。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Netfilter/iptables模块和IP地址替换技术,在Linux环境下通过DNAT和SNAT,以及多线程系统调用的方式实现了静态IP和DHCP动态分配IP的地址信息隐藏。通过网络实验证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In th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he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GSN) provides I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external packet data networks (e.g., the Internet). Specifically, the GGSN exercises session management to transfer user packets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and external data networks. In this article we focus on the GGSN functions for IP connection including access point name processing, IP address allocation, tunneling technologies, and QoS management.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as a mobile operator, we give several examples to show how these functions can actually be implemented in a commercial mobile network.  相似文献   

13.
我心目中的下一代互联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震洲 《世界电信》2002,15(10):29-33
目前互联网面临着5大挑战:提供更强的通信能力,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强势服务、实现互联网普遍服务,保证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以及形成可盈利的商业模式。为了迎接上述挑战,下一代互联网至少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具有巨大容量,具有海量地址空间,可承载多业务,提供开放式接口,服务功能与传送功能分开,允许平滑演进以及支持普遍的移动性。支撑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技术涉及:IPv6、光纤高速传输技术、光交换与智能光网、宽带接入、城域网技术、软交换技术、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IP终端。  相似文献   

14.
Gyasi-Agyei  A. 《IEEE network》2001,15(6):10-22
Realistic realization and mass acceptance of mobile data services require networking architectures offering acceptabl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attractive tariff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is goal is maximum integration of popular data networking standards and their infrastructure into wireless network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Mobile IP-based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provide IP services in DECT to support IMT-2000 applications. DECT offers micromobility within multicell subnets, while Mobile IP supports macromobility between multicell subnets. Incorporating Mobile IP into the DECT handoff mechanism in this way extends DECT micromobility with IP macromobility. Also, utilizing fast, seamless DECT handoff management reduces Mobile IP handoff delay to circumvent TCP throughput degradation during handoff and reduce frequency of Mobile IP signaling over the ether to conserve spectral efficiency. This feature seamlessly unifies DECT with the global Internet.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DECT with the Internet is crucial due to the continuing phenomenal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ubiquity of DECT systems. To achieve the above DECT/IP interworking efficiently, the architecture introduces a network entity called a DECT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which is an extended DECT central control fixed part. DECT network-level services are mapped onto those of the IETF integrated services architecture to maintain QoS provided by DECT in the backbone Internet. Mobil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an extended RSVP tailored to mobile networking, is adopted to provide the needed signaling in IntServ.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preserves traditional non-IP based services such as PSTN voice  相似文献   

15.
李永 《电子工程师》2008,34(2):71-73
研究一种基于8位MCU的嵌入式Intemet应用方案,解决一类数据通信量不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家电接入Intemet的问题。采用AT89C55作为信息家电接入Intemet的MCU,RTLS019AS控制以太网帧的收送,A/D和电平转换芯片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电平转换,实现远程PC对信息家电的监测和控制。介绍了基于8位MCU的嵌入式Intemet应用方案的系统结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对基于该方毒实现的一个嵌入式Intemet应用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套针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污企业污水排放监控系统。主要监测其排放污水的实时流量、流速等现场数据。采用485通信、无线DTU传输、因特网接入等多种通信方式,解决了远程现场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问题,实现了污水排放现场数据实时上传和排污现场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卿利 《电讯技术》2019,59(9):1020-1025
空中异构战术无线网络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无线数据链网络构成,IP通信技术可有效解决空中平台异构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给出了空中异构战术无线网络模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无线数据链网络特点,分析了端到端通信协议栈关系以及不同无线数据链网络间协议转换与适配方式。探讨了网络静态和动态IP地址分配方法以及网络的路由架构与寻址方式,提出了不同无线数据链网络间IP报文传输的打包方式。对传输的开销性能仿真对比分析表明,基于通用成帧协议的打包方式的协议开销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殷珞得 《世界电信》2001,14(11):19-21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络采用基于DVB标准的电视、语音、IP相融合的宽带多媒体技术,并应用多种回传通道实现卫星因特网接入服务。目前,这一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巳播出多态数据广播节目,并提供多个IP通道。此外,相关机构还正在利用这一平台推进“明天小学”远程教育收视点的建设,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9.
The Delay-Tolerant Network Research Group is a working group of the 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 the research sister o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standards body. DTNRG originated in discussions surrounding the inadequacies of TCP/IP for deep-space and interplanetary communications, but it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standardizing overlay technologies that address disconnected network environments on Earth as well.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下的两种GPRS网络连接方式。以某一型号的GPRS数据传输模块为例,阐述利用模块内部TCP/IP协议栈并使用AT指令进行控制的方法,和使用Linux系统下的TCP/IP协议栈及PPP拨号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评测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